分享

垂花门|雕花繁荣,低头温柔

 知识传承永恒 2018-08-12


 

古时候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来形容女性深居闺中。这里的“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旧时女子于来客忽至时的羞赧情状,在一扇门的掩饰下愈加生动。垂花门似门非门,却在精致典雅、玲珑小巧的外形上,恪守着“门”应有的价值和寓意。门内佳人,门上垂花,美矣!



垂花门精美雅致,有着平常之门不同的形体。一般为悬山式结构,四面不砌墙,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彩绘的木构件。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绘有花瓣形式的垂珠,故被称为垂花门。常位于古代中国四合院建筑院落内部的中轴线上,恰似一道分界线,连通着内宅与外宅,界分内外,十分醒目。内宅为主人家日常起居之所,外院则多用来接待客人。彰显了古时弛张有度的尊卑礼节之风。


 

其结构主要有四种:独立柱担梁式垂花门,一殿一卷式垂花门,单卷棚式垂花门,四檩廊罩式垂花门。


独立柱担梁式垂花门

 

一殿一卷式垂花门

 

单卷棚式垂花门

 

四檩廊罩式垂花门

 

每一种构造都堪称绝美,巧妙设计和细致装点,无不体现了古代人民高雅的审美观与博大的智慧。垂花门整体建筑虽小,但它的屋顶却要求与厢房等高,足以见其地位。不过,除了具有话别送客、界分内外等礼仪章程上的作用外,凡垂花门都有两种功能。

 


第一是要求有一定的防卫。为此,在向外一侧的两根柱间安装着第一道门,这道门较厚重,与街门相仿,名叫“棋盘门”,或称“攒边门”,白天开启,供宅人通行,夜间关闭,保卫安全。

 

第二个功能就是保证内宅的隐蔽性。于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棵柱间再安装一道门,称为屏门。平常紧闭不开,只有家族在举行重大仪式,如婚、丧、嫁、娶时,才开启屏门。

垂花门内一侧有一“屏门”


垂花门正面檐下的木构件,很是精巧美观:一排瓦当、椽头下面,雕成云头状的“麻叶梁头”,从两端伸出,伸出的梁下面又各垂下一条短柱,称为垂柱,下端或圆或方,其下有一雕成莲瓣、花萼云或石榴头等形状的垂珠(垂花),以仰面莲花和花簇头为多,寓意高贵多子等。故将此檐柱称为“垂莲柱”或“垂花柱”。


 

在垂花柱上涂绘上鲜艳的色彩,或任其带着木头最本质的颜色纹理,与上部的枋头雕饰、两侧的雀替以及后排梁枋之下的丁栱雕饰相配合,显得格外别致美观。当然,精致华丽的垂花柱不仅仅是为装饰而存在的,在建筑中也并非无用之柱,而是在梁枋之上起着支撑屋檐的作用,不容小觑。


 

据说,垂花柱在明清是有固定格式的:门上的垂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上身;一部分是垂花。上身之长为垂花门檐柱高十五分之四,垂花之长为上身的二分之一。上身见方按檐柱径十分之九,垂花的式样也多为云气纹。

 

常于民居宅院中出现的垂花门,因作为内外宅的分界,而有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低调感。不过,在清代,建筑家们发现了垂花门的观赏价值和装饰功能,把它从私人宅院请到了皇家园林里,或作框景、隔景之用,或收障景、造景之效,大大增加了园林之美。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著名皇家园林都因有这种门而增色不少。渐渐,除宅门、府邸外,宫殿、寺观、园林中都有垂花门,也因此广为熟知。


 

可以说,出挑屋檐、占天不占地、体型娇小的垂花门,却浓缩包含了中国建筑的大部分精华。它具备了构成中国建筑要素、构件、装修手法的各项条件:


垂莲柱与其他木构件和彩画连成一个整体,共同呈现垂花门之美。两条垂莲柱之间,有两条较宽的横木,称为“枋”,两枋之间有花板相连,下边一条枋之下,又有透雕花板与灵巧的三角形“雀替”。两条门枋中间部位,多以曲线界出一个半圆,里面绘有山水风景、鱼虫花卉或历史故事,俗称“包袱画”。在包袱画两边的门枋上,则用青绿颜色绘上彩画……

 

从垂花门的正面看去,上面的瓦当、椽头,其下的门枋、花板、雀替,两边的垂花柱,中间的彩绘图案、包袱画,再加上门下面的抱鼓石,这一切巧妙地组成了典雅大方、精巧灵动的垂花门。堪称我国古建筑中的精妙构成。华丽悦目,熠熠生辉。

 


旧时有“门当户对”“门第相当”之说,“门”是一户人家尊卑贫富的体现,是直观醒目的门面。大门的气派与二门的灵秀相映成趣,方显主人家的财力、家世以及文化素养的高低。



一道垂花门,美于匠心,美于智慧,带着主人家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成为中国古建上一道永不凋落的空中之花。

 

 





 欢迎读者转发至朋友圈  

也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