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系列 | 漏诊影像分析,多个环节都有份

 zskyteacher 2018-08-12

7岁女童,头部摔伤1天。

患儿于昨天晚上9时许,在家玩耍时,由床缘跌落致伤头部,受伤当时,无哭闹,无诉头痛,无头晕,无呕吐,无抽搐,仍旧继续玩耍,无特殊不适。睡至今早凌晨1时许,患儿诉头痛,并呕吐胃内容物1次,当时未予特殊处理,继续睡眠。今晨7时许吃完早餐后,患儿再次出现呕吐。



思考:

有何异常?

可能是什么?

进一步如何处理?



一脑叶性(左侧枕叶为主)皮层下T2*WI明显低信号,皮层下钙化?(如果熟悉钙化影像的话)

左侧枕叶貌似较对侧缩小,萎缩?

FLAIR皮层表面信号稍增高。


如果熟悉一脑叶性钙化、萎缩类病变,下一步我们首先需要排除的是Sturge-Weber综合征,然后再考虑其他(因为Sturge-Weber容易排除)。


询问病史:

左眉弓上至发迹内见片状淡红色血管痣。


get√


补增强、CT:


分析

Sturge-Weber综合征诊断并不难,即使有时候影像可能隐匿(如本例),但结合特征性颜面血管瘤证据,综合诊断不难。

然而,实践中,被漏诊、误诊的Sturge-Weber综合征病例也时而发生,究其原因,多环节都有份。

开单医生若未见到患者本人,或把面部血管瘤视而不见,申请单就不会提及有面部血管瘤。

若首次检查为MRI,且仅常规扫描T1WI、T2WI、FLAIR,或再加上DWI,就可能会增加病灶发现的难度。

如果报告医生观察不仔细,忽视FLAIR、DWI b0 不明显的信号变化,就可能漏诊。

本例虽然常规扫描T2*WI,但仍然被漏诊,乃报告医生经验限制。


CT发现、诊断Sturge-Weber综合征较直观、简单,但随着头颅CT逐渐退出舞台,相应病灶发现、诊断也增加了难度。

增强为首选,有助于发现并综合评估病变累及的范围。


注意,DWI b0 可凑合当做T2*WI用,详细请参阅:

头颅MRI入门系列之认识序列-4

头颅MRI入门系列之认识序列-5


综上,本例存在诸多不应该发生的地方:

患儿已经在外院做过头颅CT(报告脑-面血管瘤病),开头颅MRI申请单时并无提及头颅CT报告及面部血管瘤。

影像报告医生缺乏MRI经验,观察不仔细,致平扫漏诊。


医疗是团队性工作。

影像诊断是基于影像的临床诊断,影像、临床紧密协作,才是根本。

严重超负荷工作量、粗略检查,单打独斗,已经背离了精准影像的追求。


学习,离不开时间的沉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