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篇No.4|家长平常心,孩子也放松

 heitudi 2018-08-12


孩子人生的路很长,高考只是对前一阶段的总结而已,并不能代表将来的成就和幸福。面对高考,家长首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只有家长的心态放平了,孩子才没有压力,考试的时候才能轻松上阵。


家长平常心,孩子也放松 来自高中状元计划 05:27


part  1 


女儿上高中后,我加入了北京市海淀区一个家长群,这个群里家长的孩子99%都来自同一个年级,大家经常就孩子们各种各样的问题聊得不亦乐乎。孩子们高一和高二的时候,群里相对比较平和,大家大多时候就是在闲聊。孩子们一上高三,群里的“空气”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妈妈们开始讨论让孩子吃什么样的健脑食品,如何给孩子做保健按摩,还有的妈妈给孩子买了多种保健食品……好像孩子们原来是平民的丫头和小子,上了高三立刻就变成了娇贵的小姐和公子。

 

有位妈妈更出位,一天她在群里“绘声绘色”地讲:“我每天给儿子吃两种水果,一个星期不重样;我每天让儿子吃两个核桃;我每天早晨叫醒儿子,让他在被窝里喝一杯温开水再起床……”说得群里众妈妈一片唏嘘,许多人都觉得自己做得太不够了,下决心从明天开始就要像这位妈妈一样给孩子做这做那。虽然是在网上,我也仿佛看到了那些妈妈们个个都摩拳擦掌的样子。

 

我算了一下,每天两种水果,一星期就得14种水果,尽快在脑子里浏览了一下我经常去买水果的市场,却怎么也凑不出来14种水果来。就问那个妈妈到哪里能买到那么多品种的水果,她说普通水果市场没有那么多,得到大型超市里买些进口水果或者反季节的水果。

 

“我不会给我女儿吃这么多的。”我从心里小小地“鄙视”了一下自己的吝啬,却依然我行我素。女儿在高三期间,我没有为她做特殊的饭菜,没有给她准备特殊的水果,也没有给她买过保健品,她依然学得很好很轻松。



part  2  


如今生活质量高了,饭桌上的食物本来就很丰富,无需添加太多的额外食品。而且无论你吃什么,无非是让孩子补充他每天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物质。要想做到这一点,只要每天的饭菜荤素搭配合理,水果、坚果都有,孩子的营养摄取就应该没有问题。

 

关键是,这些额外的补充,看似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实际上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压力。吃着父母准备的好东西,享受着父母的特殊关照,孩子就从内心感受到父母寄予的过高期待,在这种期待下,孩子时常被担心、害怕、内疚、绝望等感受困扰着,这些感受交织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过度焦虑。许多高三以后有焦虑情绪的孩子认为,他们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往往不是父母对他们不管,而是父母的过度关心所造成的。

 

另外我还担心,像这位妈妈那样把孩子当“皇帝”养,孩子习惯了这种生活,等他上了大学离开父母以后怎么办。我正这么想,就有另外一个家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位妈妈说:“也就他上高中要高考我才这样服侍他,上了大学,我才不管他呢!”“就怕你儿子上了大学自己连吃饭都不会了呢!”另一位妈妈说话了。

 

这位妈妈的“唯高考”论非常过分,而且最终会害了孩子。前几年媒体就报道过,中科院博士生魏永康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被劝退回家,二十多岁又重新学习如何生活。这样的悲剧不是比考不上大学更让人心痛吗?


我承认高考的重要,然而孩子人生的路很长,高考只是对前一阶段的总结而已,并不能代表将来的成就和幸福。我们做家长的最有发言权,看看身边的朋友,有多少人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与几十年前的高考成绩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在高考这件事情上,家长首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把孩子的高考当做孩子求学路上的一次练习或者摸底即可。只有家长的心态放平了,孩子才没有压力,考试的时候才能轻松上阵。

 

另外,即便是到了高三,孩子能做的事情还是让他自己去做,家长不要包办代替。从长远来看,只有生活品质和学习品质都高的孩子,将来才会有出息,才能被社会认可,而那些“高分低能”的人终究是会被社会淘汰掉的。




陪你走过状元之路


高中状元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