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全海南落户政策来啦!只要你符合这些条件就可以申请落户海口

 昵称1360322 2018-08-12

想在海口落户?

现在外地人如何落户海口?

落户政策和流程有哪些?

今天咱们一起来了解下↓↓

4月26日,记者从海口市公安局户政处了解到,海口市公安局户政部门可受理积分落户省外迁入,往届毕业生就业迁入,居住就业省内迁入、引进人才落户这四类人员的申请。

具体申请办法、标准、流程以及所需材料可以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办证中心咨询,或登录海口市政府网站(http://www./)或海口市公安局网站(http://police./)查询。


一、本省居民落户海口


规定:本省户籍的居民,凡是在海口市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合法稳定就业且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满5年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准备材料:申请人需提供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就业、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证明材料。


办理程序


1、到合法稳定住所所在地的分局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填写《居民户口迁移审批表》。


2、提交给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的民警受理,审核,呈报值班领导审批,签发《准予迁入证明》。(备注:属农村派出所辖区的,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将审批材料转给派出所,由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落户时间:一般情况下3个工作日内办结。


二、高校毕业生在海口就业落户


规定


1、自2003年起的非应届高校毕业生,可凭与海口市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本人居民身份证,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派出所或者办证中心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2、2014年以后(含2014年)毕业且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营业执照》和本人居民身份证,到创业地所在公安派出所或者办证中心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办理程序


1、向落户地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提交申请,填写《居民积分落户审批表》。


2、民警受理审核,呈报办证中心审核,再报海口市公安局户政处审批。


3、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通知申请人审批结果,签发《准予迁入证明》。(备注:属农村派出所辖区的,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将审批材料转给派出所,由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落户时间:全程一般11个工作日内办结。

三、来琼务工经商人员积分落户


规定:在来琼务工经商且已办理《居住证》或者《暂住证》的省外人员中实施积分落户制度。凡是省外来琼务工经商人员现在海口工作、居住、生活,积分达到80分落户分值者,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到辖区派出所申请登记海口常住户口。


准备材料:就业年限、缴纳城镇社会保险、连续居住时间、住房、居民户口簿、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


办理程序


1、申请人持材料到拟落户地辖区公安派出所提交落户申请,填写《居民积分落户审批表》。


2、民警受理核准,交给社区民警调查。


3、民警在调查中初步审核,核准申请人的基础指标分值和加分指标分值两项积分达到80的,可在《居民积分落户审批表》签署调查意见。


4、提交所长审核。


5、上报办证中心和海口市公安局分别复核和审批。


6、对于基础分数加奖励分数减去扣分分数达到80分的,在互联网公安门户网站公布其落户分值。


7、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通知申请人审批结果,签发《准予迁入证明》。(备注:属农村派出所辖区的,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将审批材料转给派出所,由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注:如积分未达到80分的,申请人将得到民警的告知,并被退回申请材料。


●落户时间:全程一般21个工作日内办结。


附:积分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减分指标和一票否决4项指标组成。


一、基础指标(包含5项)


就业年限积分


1、在琼合法稳定就业累计满5年的,积10分;


2、累计超过5年的,从第6年起,每年积1分。累计不超过20分。


住房积分


1、本人或者配偶在琼拥有合法产权住房的,积20分;


2、本人在琼租住合法产权公有住房或者合法产权私有住房的,积10分。


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积分


1、在琼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累计满5年的,积10分;


2、累计超过5年的,从第6年起,每年积1分。累计不超过20分。


居住年限积分


1、在琼连续居住满5年的,积10分;


2、超过5年的,从第6年起,每年积1分。累计不超过20分。


注:连续居住年限是指申请落户人员在拟落户地连续居住的时间,可证明的材料有:公安机关颁发的居住证或暂住证,司法行政机关出具的强制隔离戒毒、犯罪羁押的时间证明;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幼儿园、中小学生学籍证明和颁发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证书》;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税务部门出具的纳税凭证;申请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其就业单位(个人)缴纳城镇社会保险的凭证(就业人员提供);缴纳个人所得税凭证(无业人员提供)等。


年龄积分


1、年满18周岁至40周岁的,积20分;


2、41周岁至50周岁的,积15分;


3、51周岁至60周岁的,积10分;


4、61周岁以上的,本项不积分。


二、加分指标


最高分值为30分(注意:没有投资加分项)

获得国家级奖项或者荣誉称号的,加30分;获得省部级奖项或者荣誉称号的,加20分;获得地市级奖项或者荣誉称号的,加10分;获得县(区)级奖项或者荣誉称号的,加5分。


三、减分指标


1、提供虚假材料:凡提供身份、就业、住房、社保、居住年限、表彰奖励等方面虚假材料的,每项(次)扣减10分。


2、不诚信守法:在积分期间有个人信用不良记录的,每项(次)扣减5分。


四、一票否决指标(存在任何一项直接取消申请积分资格)


1、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记录的。


2、有严重刑事犯罪记录或者积分期间因犯罪获刑的。


四、引进人才落户


一、 年龄在55周岁以下的,按以下类别提交相应材料后,可选择在本省任一城镇申请落户。


(一)按本省有关规定认定的高层次人才。


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高层次人才认定材料。


(二)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


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学位证书。


(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


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技术职称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四)上年度工资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且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5万元以上的来本省就业人才。


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上年度工资性收入证明资料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凭证。


(五)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在本省所聘企业以技术入股,入股估值不低于150万元、占股不低于注册资本10%的创新人才。


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的确认意见书。


(六)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其产品符合本省12个重点产业支持方向,并为所在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个人实际出资不少于150万元(不含技术入股)的创业人才。


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的确认意见书。


(七)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


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


办理程序


1、申请人向拟落户地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金盘派出所)申请,如实填写《居民户口迁移审批表》。


2、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金盘派出所)户籍民警受理、审核,在《居民户口迁移审批表》签署核查意见,呈报办证中心值班领导(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领导)审核签署意见后,报市局户政处审批。(3个工作日办结)


3、市局户政处对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上报的申请事项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在《居民户口迁移审批表》签署审批意见后,返回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5个工作日办结)


4、对经市局户政处审批同意的申报材料,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人,并签发《准予迁入证明》。


属乡村派出所辖区的,办证中心(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将审批材料转给乡村派出所,由乡村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属城区派出所辖区的,由办证中心办理落户手续。


二、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或与本省各类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经提交相应材料后,可选择在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申请落户。


(一)近3年内获得各类省级以上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创新创业奖项的人才,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个人项目奖项(不含荣誉奖)及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以上的人才。


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证书及法人登记证书或劳动合同文本。


(二)具有全日制普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及以上技术职称、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


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或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及法人登记证书或劳动合同文本。


办理程序同上。申请在实际居住地落户的,需提交本人或配偶的合法房产证明(租赁合同)。


三、 符合《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之一的人才,经提交相应材料后,可在本市县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申请落户。


(一)在引进市县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对当地产业发展起到一定引领作用的创新创业人才。


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市政府的确认意见书。


(二)在引进市县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满1年,且继续与该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符合引进市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急需、特殊才能的人才。


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市县政府的确认意见书。


办理程序同上。申请在实际居住地落户的,需提交本人或配偶的合法房产证明(租赁合同)。


四、符合《实施办法》规定的引进人才落户,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以及符合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父母可随。


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守护城市GDP的重任开始落到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才身上。今年上半年,已经有不少城市推出了人才落户的政策,像成都,全日制本科凭学历证书即可落户。


2017年7月26日,海南省政府也发布了一条重大的、将影响海南深远发展的重要人才引进政策,这个政策即将解决2010年之后来到海南的新海南人落户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也即将解决大部分人无权购买限购区域房产资格的问题,可有效的规避2年社保问题。


2017年7月26日人才落户新政是在原有人才引进政策的落户情况下的进一步放宽:


原落户政策:

2003年后本科学历+合同+三个月社保+房产证明/租赁证/单位集体户口本/派出所集体户。


新政最低门槛政策:

大专及以上学历+3年以上的合同/法人代表/职业资格证书+房产证/集体户/派出所集体户。(最低的门槛,详见下文黄底红字区域


本次指定人才落户,选择人才落户的渠道更多,门槛等级放宽,如取消了社保,可凭职业资格证书或法人身份等落户。


那么问题来了,该政策除了对已经在海南岛内的新海南人有吸引力外,如何吸引岛外的其他人才进岛?有多少岛外人会为海南岛的户籍价值买单?如何才能让海南岛从一个养老岛蜕变成新型人才岛?所以,未来海南在人才引进上或将会有以下的动作:


1、增加岛内的就业、创业机会,吸引人才前来创业和就业,提供更多的创业平台、机会和补贴(或者自贸区是个很好的机会);

2、解决人才进岛后住房需求,提供人才落户补贴、购房补贴、提供人才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指标。

3、解决人才医疗社保家庭教育等的社会需求。


户籍制度壁垒将在本轮社会性的人才落户政策之路上被打开一个缺口,区域性的限制和歧视不应该成为人才发展、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人才大战,将是新一轮的城镇化进化。


以下为本次新政源文件内容: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的通知
琼府〔201766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海南省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17726

(此件主动公开)



海南省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畅通人才落户渠道,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琼府〔2015〕113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引进人才,是指适应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从省外引进的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各类人才。


  第三条 本省新引进人才落户按本办法执行。本办法实施前的引进人才尚未办理落户的,可参照本办法申请落户。


  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制内引进(调入)人才落户,按现行调动落户政策执行。


  第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才,年龄在55周岁以下的,可选择在本省任一城镇申请落户:


  (一)按本省有关规定认定的高层次人才;


  (二)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


  (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


  (四)上年度工资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且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5万元以上的来本省就业人才。上述标准随本省人均工资水平变化适时调整;


  (五)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在本省所聘用企业以技术入股,入股估值不低于150万元、占股不低于注册资本10%的创新人才;


  (六)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其产品符合本省12个重点产业支持方向,并为所在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个人实际出资不少于150万元(不含技术入股)的创业人才;


  (七)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


  第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才,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或与本省各类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可选择在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申请落户:


  (一)近3年内获得各类省级以上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创新创业奖项的人才,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个人项目奖项(不含荣誉奖)及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以上的人才;


(二)具有全日制普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及以上技术职称、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

  第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才,可在本市县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申请落户:

  (一)在引进市县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对当地产业发展起到一定引领作用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在引进市县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满1年,且继续与该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符合引进市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急需、特殊才能的人才。

  第七条 本办法第四条第(五)项、第(六)项的创新、创业人才由市县行业主管部门受理、初审,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确认。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应围绕我省重点发展产业,根据各自领域发展需要,制定认定实施细则,组织实施本行业创新创业人才的认定工作。


  本办法第六条规定人才由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受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市县人民政府确认。市县人民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编制并公告本市县创新创业和紧缺急需、特殊才能人才需求目录及具体条件。需求目录和具体条件,可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并及时公告。


  第八条 引进人才落户,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随迁。


  第九条 引进人才根据条件要求,分别持下列证明资料向拟落户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办证中心提出落户申请:

  (一)符合本办法第四条第(一)项规定条件的人才:高层次人才认定的证明资料;


  (二)符合本办法第四条第(二)项、第(三)项、第(七)项规定条件的人才:学历证书或技术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三)符合本办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条件的人才:上年度工资性收入证明资料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凭证;


  (四)符合本办法第四条第(五)项、第(六)项规定条件的人才: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的确认意见书;


  (五)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一)项规定条件的人才: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证书及法人登记证书或劳动合同文本;


(六)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条件的人才:学历证书或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及法人登记证书或劳动合同文本;——说明:有三种最容易的途径可落户,学历证书+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法人登记证书


  (七)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条件的人才:市县人民政府的确认意见书。

  第十条 人才落户登记由拟落户所在地市县公安局(分局)按以下三种情况办理:

  (一)落户地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在实际居住地办理户口登记;


  (二)落户地无合法稳定住所但工作单位设立集体户的,在单位集体户落户;


(三)落户地无合法稳定住所且无单位或单位未设立集体户的,在公安机关设立的社区集体户落户;档案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人事代理的,也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设立的集体户落户。

  第十一条 以上各条所涉及年龄、劳动合同期限、工资性收入等条件计算的基准日为申请落户之日。


  第十二条 申请落户时伪造或提供虚假证明资料,一经审查发现,责任方为用人单位的,将用人单位列入本省不诚信企业黑名单;责任方为拟引进人才的,对该个人不予办理落户,已办理落户的,将户口退回原户口迁出地。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 各有关部门应完善人才落户工作机制,简化优化办理程序,开通人才落户绿色通道,为人才落户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不得增设额外条件和程序,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延误引进人才办理落户。


  第十四条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安厅要加强对人才落户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各市县政府、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