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读《人性的弱点》,我们该如何与人相处

 爱心传递699 2018-08-13

写在前面的话:

如果我们不能专注于它本身,并享受这种过程,那怎么生活就会变成急不可耐的煎熬。现在我觉得对书的量的追求是完全无意义的。如果我在读一本书时专注于其中,不仅可以获得远比草草翻过更深入的东西,而且还能让人生增加不曾虚度的意义。而且他可以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

在家庭的教育中,父母总想让你多读点书,给你限时间限数量,具体点就是你今天必须把这本书读完,不然怎么怎么......;在学生时代,同学之间经常的对比,说自己一天我看了多少页的书,有些人一天能读五十页,有些人读了一百页;在微信读书上有个读书的具体时间的排名,每天可以看到好友的阅读时间,这个本身是好的,可是有些会“争强好胜”,一直会很在乎。一旦引用页数,时间单位来度量读书这种行为是从一开始就错,如果你用读了多少本书来形容你的读书经历,这种思路,从一开始也就错了。如果你认真读到了书里去,是不会计较甚至完全可以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读了多长时间?

细读《人性的弱点》,我们该如何与人相处

说了这么多,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人性的弱点》——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希望可以读到你的心里。

第一点: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也就是说:要想长期采得蜂蜜,就不要破坏蜜蜂的巢穴。

卡耐基在书中这样写道:

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

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使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现实状况,一点好处也没有。

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批评、责怪更有益,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是啊,批评是一种危险的火药桶,一种能使自尊的火药库爆炸的星星之火,这种星星之火可以成燎原之势,可以会置人于死地。任何一个愚蠢的人,性情不好的人,都会常常地批评人,斥责人,和抱怨人。同时,绝大部分愚蠢的人也就是这样常常做的。

一个人犯了错,千万不要过度地指责和谩骂,点到为止就好。你对他批评的越厉害,他反抗的越顽强,对你的不满情绪也在增加,冷战也就在所难免。

试想一下,如果是自己犯了错,你希望自己被别人无休无止地批评,无时无刻地指责吗?我想肯定不会的,你也希望别人能够体谅一下你的难处,人嘛,谁还不犯点错了。

所以我们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和抱怨你身边的人,要学会好好管理自己,遇事要多换在别人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要冷静下来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重点。再说事情已经发生了。抱怨、指责和批评他人只是徒劳。而现在正好做的是少说多做,踏踏实实。

有人这样说过:“要显示一个伟大人物的伟大之处,那就要看他如何对待一个卑微的人。”

现实生活中,类似反面教材比比皆是,批评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我们尽量的去了解别人,不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的想,并能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人家为什么是这样做的,反而让事情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第二点,真心诚意地赞美他人

这个第二点用一句话总结就是:送人玫瑰,收留余香。

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位奇丑无比的女士遇见一位帅哥.那位丑女做过自我介绍后,帅哥很真诚地夸她说:“你的名字真好,通俗易懂。”丑女感到非常高兴。帅哥的朋友不解,问他为什么这么夸她。帅哥解释说:“遇到一位女性,如果她有几分姿色,那么你就称赞她漂亮:如果她算不上漂亮,那么你就称赞她可爱:如果她可爱也算不上,你就称赞她有气质;如果她连气质也谈不上,那么就称赞她有个性;如果她性格也一般,那就称赞她名字别致、脱俗;如果连名字都很一般,那么就只能称赞她的名字通俗易懂了。”

看到别人的优点,赞美和鼓励他人他人的工作热情或者生活热情,比批评好用多了,泼冷水就相当于给别人当头一棒,打击他人积极性,这是我们都不愿意做的。

学会寻找每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扔掉刻意的逢迎谄媚,发自肺腑地赞美他人。我们要学会给他人提供一些可以滋养心灵自尊的东西,从舍得说赞美的话和温和的话做起。

还是作者总结的比较好:

能让你做任何事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你想要的给你。

寻求自尊感的欲望是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我相信给人以工作的激励,就会启发他的无限创造力。所以我急于称赞,迟于找错。

在这一小节中,作者告诉我们要拿出诚心的赞赏,给人以自尊感。我们不会去说不给予他人以赞美,但是往往我们的赞美不是发自内心的赞美,首先我们应该对他们感兴趣,了解他们的内心,如果我们的赞美给予他们的感觉是阿谀奉承,这样往往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渴求就是得到他人的认可,也可以说是一种成为伟人的欲望,威廉·詹姆斯也曾经说过“人类天性中自身的本质就是渴求得到别人的肯定”,爱默生的见解给予我们以慎重的思考,思考我们自己的成就和需要,去研究别人的优点把对人的恭维统统忘掉,给予别人由衷诚恳的赞赏,人们对你所说的将会倍加重视和珍惜,终身铭记在心,即使你早已淡忘了这件事,他仍能牢牢记住你所说的话。这就是送人玫瑰,收留余香。

第三点,欲钓鱼,先设美味的饵

''每年夏天的时候,我都要到缅因州一带钓鱼。我很喜欢吃草莓和奶油,而我发现鱼儿喜欢吃小虫子。于是,当我去钓鱼的时候,我不会想着自己喜欢吃什么,而是琢磨这些鱼儿喜欢什么美味佳肴。我不会在鱼钩上挂上草莓和奶油作诱饵,而是用虫子或蚱蜢,挂在鱼钩上,垂到鱼儿面前,然后我问它们:“你们想吃这个吗?''

在这小节的开头,作者说出自己的故事,然后反问我们一句:当你“钓”人的时候,为什么不用同样的办法呢?

亚弗斯德教授在他的著作《影响人类的行为》中说:“行动实际上是出于我们本身的基本欲望……无论是在商业、家庭还是学校中,或者是政治中,对那些想要劝导别人的人而言,我所能给他们的最好的建议,就是首先要把握对方最迫切的欲求。如果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如鱼得水,否则就办不成任何事情。”

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影响他人,就是提出他们的需要,并让他们知道怎么去获得。

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你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同时,你还要兼顾你和对方的不同角度。

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了解别人心里想些什么的人,永远不用担心未来。

细读《人性的弱点》,我们该如何与人相处

威登是壳牌石油公司的一名地区推销员。他希望使自己成为最优秀的推销员,但他的这一目标却在一个加油站中受到了一些挫折。这个加油站的经理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尽管威登想尽了办法,但老人仍然不能让加油站保持清洁,结果使得这里的汽油销售量大大减少。不论威登如何劝说,老人就是不动手清理加油站。在多次恳谈和劝说都以失败告终之后,威登决定请老人去参观他所在地区的另一处壳牌加油站。

这个加油站整洁美观,给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威登再次来到老人的加油站时,只见他的加油站已经整理得干干净净,而且汽油销量也有所增加。威登也由此成为地区销售业绩最佳的员工。他以前的劝说和恳谈都没有打动老人,但他探察到了老人内心的迫切愿望,并带他去观察另一家加油站,终于实现了他的目标——他和老人也都从中获得了收益。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双赢。也可以说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细读《人性的弱点》,我们该如何与人相处

作者在这一章中详细介绍怎样地去与人相处,也从三个方面来给我们带来一些基本的技巧。都是精华所在。有些书,要用心去读。有些书,有足够的精力去读。有些书,是要绞尽最后一粒脑细胞去读。有些书,是一辈。作者从上个世纪写起的书,影响了好几代人。现在时代已经日新月异,但是没有改变它的热度,这需要我们一生去读。

我们不仅要看作者写的什么,还要琢磨的最后的意愿,那些弦外之音,以及在各种细微之处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是更重要的是,以上的这些分析对你自己的现实和精神世界都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引导改变。所以,一本值得读烂读透的书,就需要你去读五遍,十遍去读烂透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