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郭嘉不死,汉末历史是否改写?

 虞思桐 2018-08-13

汉末三国故事是国人永远的话题。虽然那是中国豪强兼并的混乱年代,但乱世中的英雄依然被后人争相议论膜拜,关于那个年代的争论一直都是热门题材。

魏蜀吴三国,刘关张,曹操,孙权,周瑜……在这些叱咤风云的国度和英雄堆里,有一个名字很少被人提起,就是曹操的谋士郭嘉。因为他的生命太短暂,只活了38岁,与他有关的故事到征伐乌丸后就基本结束了。

最近在写三国有关故事,所以去查了郭嘉。

 
 

他是曹操的另一位谋士,具有“王佐之才”的荀彧介绍给曹操的。在他之前,还有个叫做戏志才的,据说也是天才,但似乎寿命更短(天妒英才?),史书里只有他的名字,其他一概看不到。这三人都是颍川人士。看来这个颍川(河南禹州)当年确实是人才辈出之地。

他先到袁绍麾下当过谋士。想当初袁绍名声与势力在诸豪强中位列第一,又因具有讨伐董卓联军首领之名(最终联军并未讨伐董卓而只是内讧,仅有曹操和孙坚二人与西凉军作战,各自还都吃了败仗),当时被称为天下英雄故许多谋士都投到他名下。

郭嘉21岁的时候,也在朋友田丰等人鼓动下投奔到袁绍帐下。袁绍对郭嘉等人极为敬重,厚礼待之。但数十日一过,郭嘉便看出袁绍不懂得用人之道,非成大事之人。于是他就退隐回家了。直到荀彧请他出山辅佐曹操。

曹操,这个汉末三国故事里最具争议的人,历来褒贬不一。我认为他的功过最起码是七三开。他有凶狠残暴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为统一中国(已统一了北方)所做的突出贡献。

曹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聪慧如郭嘉,一见面就感知了曹操的能量和雄才大略。于是,他立即对袁绍和曹操二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十胜十败”的详细结论,说明了袁绍为何没有前途的理由,让曹操顿时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曹操一听郭嘉的分析勇气倍增,正能量爆棚。他不禁感叹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而郭嘉离开曹操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对旁人说起曹操真吾主也”。
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的参谋军师——司空军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郭嘉的天才,主要表现在军事谋略和对人的心理分析方面。让我们看看他的功绩吧:

曹操三战吕布,士卒疲倦准备撤军时,郭嘉却力主再战,而且断定此战必胜。结果吕布被擒。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时,传言孙策准备偷袭曹操在许都的根据地,消息传开曹军不少人已开始准备投敌。但郭嘉却断言孙策会死在刺客之手。而事实证明果真如此。曹操征战袁谭和袁尚时,所有的人都主战,而郭嘉却主张退兵。结果袁谭、袁尚两兄弟为夺权而内斗得头破血流,最终曹操不动一兵一卒坐收渔翁之利。 征乌丸,很多人都不同意。然而郭嘉却认为应去且必胜。第一,乌丸正因为远,他们必定恃其远不防备,我们一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第二,若乌丸和袁家联盟,我们将面临巨大的危险。第三,刘表定会因刘备有才而防范他,不必有后顾之忧。事实证明郭嘉判断完全正确,曹军大胜。

都说曹操凶狠,其实他常常心地很软。就因为他不听郭嘉的话,放走了刘备,故为今后三分天下留下了伏笔。杀吕布也是刘备的提议,曹操其实还想留着他为己所用。

这一切都说明郭嘉确有过人之才,他在曹操集团中的重要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甚至曹操的戎马生涯也按郭嘉之死分为前后两部分。生前郭嘉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郭嘉死后,曹操除在西北与马腾、韩遂等草寇的战争中取得战绩外,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

208年赤壁之战后,更留下一个三分天下的无奈结局。对此曹操本人亦深有体会,不然他不会在赤壁战败后的退却路上,发出这样一声孤猿泣血般的哀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如此想来,我们不禁会思考:假如郭嘉不死,那么汉末的历史是否会重写?

官渡之战曹操还会大败吗?三分天下是否能改成曹操一统天下呢?

历史当然不可能假如。但我们不得不思考。

郭嘉一死,周瑜虽说也是天才,但他也英年早逝。智慧明显不及郭嘉,且无法说服孙权放弃刘备。如此,三国的军师好戏唯独剩下诸葛亮了。据说他被传得神乎其神的一些精彩片段,有不少是罗贯中杜撰的。

假如郭嘉不死,他与诸葛亮分别辅佐曹操与刘备。那么,郭嘉与诸葛亮哪个会更胜一筹呢?

相传水镜先生——诸葛亮和庞统的老师司马徽,曾经告诫诸葛亮、徐庶、庞统三人:“奉孝锋芒太盛,他死之后,你们方能出山。”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郭嘉的盛名是在诸葛亮之上的。

一言以蔽之:郭嘉乃汉末第一谋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