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为啥他能闯红灯?'当周围人不守规则,如何教孩子遵守

 妖里妖气不是我 2018-08-13

作者:千寻麻麻
公众号: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


带小孩出门,经常会遇到这种尴尬事。


经过红绿灯路口,牵着千寻的小手走到人行道口,她指着红灯跟我说:“妈妈,红灯,不可以走哦!”我表示很欣慰,“千寻说得对,红灯停,绿灯行,我们要等绿色灯亮了才走。”结果话还没说完,身边一对年轻情侣,看着没有车,就不顾红灯穿了过去。小孩抬头看着我,小眼神里满满都是迷茫。


夏季到了,小区傍晚遛弯的人多了起来,物业也十分应景地开放了音乐喷泉。有一次我们在喷泉旁边玩儿,千寻问我可不可以摸水,我说不可以,然后把旁边指示牌上的字,指给她读:“水中有电,请勿靠近”。千寻听完很乖地点点头,表示明白了。没过一会,一个小男孩跟着他奶奶走过来,看见水一副好兴奋的样子,上去就摸,他奶奶不但没阻止,反而乐呵呵地拿出了手机给孙子拍照。千寻就纠结了,皱着眉头很不高兴地质问我:“妈妈,为什么那个小朋友可以玩,我不可以?!”



再说说她四岁时发生的一件事,生日朋友请吃自助餐,现烤现吃的芝士焗龙虾最受欢迎,大家排队领取,一人一份。我带着千寻乖乖排队,结果,旁边两胖小子愣是从我们身后钻过去,华丽丽地完成了插队。我故意问朋友:“不是大家排队领取吗?”琢磨着站一边聊天聊得正欢的胖小子家长听到,就会把小孩拽出来。事实证明,是我太天真,这两位妈妈直接选择了把我屏蔽,待胖小子端着龙虾走出来,两家人开开心心地离开了。其它人虽然也不满,但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比较内敛的缘故,大家都只把不满挂在脸上,没人用行动表示。


多等几分钟是小事,孩子受影响是大事,千寻一副三观尽毁的表情,小声嘟哝:“妈妈,你看,人家插队还先拿到,为什么我们还要乖乖排队……”


好吧,这真是一个难题,当周围人不遵守规则,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遵守规则。我好不容易给娃建立起来的规则意识,难道就这么毁于一旦?


仔细想想,这个状况目前来说是很难避免的,长期的资源匮乏让大家随时心里都是慌慌的,好像不抢不插队就没自己啥事,我们公司楼下的麦当劳等餐,明明地上有等候划线,很多人还是会努力往前凑,其实凑前面也并不会提高多少效率,就是一种习惯吧。可能只有整个社会资源相对丰富了,不守规则的状况才会有真正的好转。


于是乎,这个当务之急的解释重任,还是落在了家长身上。




我试过“坚持自我法”,语重心长地跟娃讲:“人家是人家,你是你,你坚持自己的就好了,不要管别人怎么做。”


效果不佳。


为什么不佳?因为3-6岁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还理解不了“坚持自己”的含义,他们的自我尚处于从弱变强的过程中,想要一下子达到卓尔不群的级别,太为难他们了。


而且,这个阶段孩子,本来就是通过观察、模仿来建立世界观、价值观,同伴、他人的行为会带给他们巨大的影响,一句单薄的“坚持自己”,还不能解决他们内心的困惑。


想了很久,我觉得还是应该从“不遵守规则会带来什么后果”讲起。


因为,孩子最关心的,也是最不爽的,不外乎就是那谁谁谁明明不遵守规则,却比我得利更多,而我乖乖遵守了规则,为什么还更“吃亏”?



于是,再遇到闯红灯的,我就会告诉千寻:“制定红绿灯,就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你想想,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车就可以随便乱开,所有行人都在路上随便乱窜,车很容易撞到人,人也很容易挤在一堆互相踩伤,后果不堪设想。闯红灯的人,看起来这次没受损,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遭遇不测。”然后,现身说法用手机搜出车祸图片给她看,她立马坚定跟我讲:“妈妈,我是不会闯红灯的!


同样的“后果演绎法”屡试不爽,千寻再遇到摸喷泉水的小孩,还会主动去劝人家:“小弟弟,不能摸的,有电,触电了会死哦……”要是人家充耳不闻,她就摇摇头,一副孺子不可教的表情。


再大一岁后,胆子也壮了几分,遇到被人插队,她也会理直气壮地声讨:“你们这样不对,我妈妈说了,如果大家都插队,都不遵守规则,就乱套了,乱套的结果就是谁都吃不到,谁都玩不了!”还真有熊孩子被她这一身正气给唬住,乖乖缩回原位的。主要是每次她这么说,都会有大人站出来叫好,夸她说得对,极大地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别看这招数简单,背后隐藏的却是规则最本质的逻辑。制定规则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惠及更多人,维护整体的公平和效率。规则是一条“具有长远性的捷径”,不遵守规则,当下看似得利,长远来看却是要承担后果,付出代价的。


把破坏规则的长远后果讲给孩子听,对他们理解规则的本质很有帮助,而且,孩子本来就是潜在的“结果论者”,比如孩子不想刷牙,你给他看牙齿坏掉后拔牙的图片,就会有效果,他们对“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的在乎程度超乎了你的想象!




《和甘伯伯去游河》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绘本,这个有趣的故事,没有很说教地要求孩子学会遵守规则,而是把不遵守规则的后果,用活泼生动的方式呈现给了孩子,让孩子们很自然地Get到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


 

甘伯伯有一条船,他的家就在河边。

 


有一天,甘伯伯正要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儿说:“我们跟你去好不好?”甘伯伯说:“好是好,只要你们不吵闹。”



野兔说:“甘伯伯,我也一起去行不行?”甘伯伯说:“行是行,但是你不能乱蹦跳。”



猫说:“我很想坐一回船。”甘伯伯说:“好吧,但是你不能追兔子。”



狗说:“可不可以带我一起去?”甘伯伯说:“可以,但是你不能招惹猫。”


接着,又来了猪,猪说:“甘伯伯,我能去吗?拜托拜托。”甘伯伯说:“来吧,但是你不能来回晃。”


绵羊也想去,甘伯伯说:“空位有,但是你不能咩咩叫。”



鸡也说:“我们也去行不行?”甘伯伯说:“行是行,但是你们不能扇翅膀。”


当牛问可以腾个位子吗,甘伯伯说:“可以啊,只要你不乱踩东西。”

……



一开始,大家都很高兴,但刚过一小会,山羊乱踢,牛踩东西,鸡扇翅膀,绵羊咩咩叫,猪来回晃,狗招惹了猫,猫去追兔子,兔子乱蹦乱跳,小孩大吵大闹,船就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了。


甘伯伯跟山羊跟牛跟鸡跟绵羊跟猪跟狗跟猫跟兔子跟小孩儿,一起游泳到岸边,再爬上岸,让太阳把身子晒晒干。


甘伯伯说:“我们只好穿过这片草地,走路回家了。我请你们到我家喝喝茶。”

 


喝完茶,天色已晚,大家纷纷往家赶。甘伯伯说:“再见啦,下次再来游河吧!”




我猜,下次如果再游河,大家应该会严格遵守规则了吧,不然,只要其中一个人不遵守规则,船就会翻掉,大家就都不能开心地游河了,这就是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其实,除了事后把破坏规则的后果解释给孩子听,大人的态度也很重要。


我常常看见,有粑粑麻麻被孩子问到:“凭什么别人不遵守规则,我们要遵守规则?”时,态度显得很含糊,我猜大概是因为破坏规则的当事人还在场,有些话不太好说。这里有个文化的问题,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倾向于含蓄,即便对方做错了什么,也不太愿意指出,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但孩子会根据父母的态度,来判断事物的对错,父母模棱两可的态度,会加重他们的疑惑。当我想到这一点,想到我的看法、我的观点在潜移默化构造孩子的价值观时,我选择了明确表达出对规则的态度。即时不遵守规则的一方有不满,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毕竟,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三观比较重要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