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励我一生的座右铭

 存法书斋 2018-08-13
我把“知止、知让、知足、知恩 八字作为激励我一生的座右铭。

  知止者乃中庸之道。一切行为都得有度,凡事不极端,中庸才是人生之道。我信奉真理向前多跨了一步就会变成了谬误, 人间世事万物无不如是。

  食,不可不饱,不可太饱。不饱对不住美食,太饱对不住身体。饱中略饿,饿中微饱,乃养生之道、健康之本,少吃二成饭,多活二十年。
  事,不可不察,不可太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察,若遇上坏人,难免上当受骗被人利用。但是,太过精明会没有朋友,太过苛求会找不到伙伴,太挑剔永远无法快乐满足,有道是人生难得糊涂,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还得糊涂。
  行,不可不傲,不可太傲。做人要有骨气,有个性。当然也不可太傲,要随和、大度,于浩然正气中透出温情敦厚、质朴无华。
  心,不可不圆,不可太圆。做人三分傻,不可太圆滑,但也不可太固执。外圆内方,方圆有度,才是处世之道。

  知让者就是要有一颗博大的包容、宽容、忍让之心。

  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包容。包容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包容不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
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认他人,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在包容的背后,蕴含的是爱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
若要计较,世间便没有一个人、一件事会让你满意。常言道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世上你我皆过客,何必计较那么多。
给事留一个机会,给人留一份尊严,给己留一方空间。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包容别人,就是宽恕自己。
做人处事一定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对一些我们看不顺眼的人与事,我们能做的就是面对、接受,调整好自己内心,用善良、爱心感染生活,感染人生。
包容的心态就是善良人品的升华,是人性至美的沉淀,是崇高精神的凝结。

  知足者就是在物质条件、名利地位、生活待遇上要知道满足。有道是,华屋千间,只卧一床;稻菽万担,仅食一碗。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做人要知足,首先要选准比较的参照系,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有人说,人比人气死人。那是你比较的参照系选得不对,总是拿比你有出息的人比。殊不知在你的周围总可以找到一个比你差的人作比较的参照,这样比出来的将会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人比人乐死人。
当你感到“心理不平衡”时,不妨去两个地方看看:去贫困的地方看看,比一比那些没有完全解决温饱的人群,你会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感到知足;去火葬场看看,比一比那些不幸的先逝者,你会对自己健康地活着感到知足。
知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我们的祖先就把 ‘’唯、吾、知、足‘’ 四个字巧妙地铸在钱币上。此古钱币从右向左读是“唯吾知足”,从上向下读是“吾唯知足”。不管是“唯吾知足” 还是“吾唯知足”都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朴素的心愿、寄托和追求,不但构思巧妙有趣而且寓意深刻。

  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欲望这不奇怪,但必须节欲知足,必须有‘’唯吾知足‘’的大气和“吾唯知足的”执着。我们只有这样才能自得其乐,知足常乐。

  知恩者就是受人之恩,当有相报之心。懂得把别人对自己的恩与爱反赠给别人、反馈给社会,让真情在人间传递。

很多时候,受到别人的恩惠,总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从而淡忘了感恩之心。
滴水之恩当湧泉相报。人们常说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其实,“善小” 不是微不足道,“善小” 也含有大义。行虽微小,而善心乃大,不可忘却其可贵之处,应常念滴水之恩,把别人爱心的涓涓细流汇成知恩感恩之不尽长河。
  一个人若拥有一颗感恩乐善之心,就拥有了生命的光彩。人活着就要心怀感恩之心,生命因为感谢而精彩,心灵因为感恩而美丽。

  年轻时我立此“四知”为座右铭,而今年近古稀,践行几许? 静思自问,还算强差人意,但严砺德行还深感不足,今后的岁月虽不会很多,然不忘初心,砥行到老才是正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