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学霸大调查:多数就读普通中小学,5大现象颠覆你的认知

 昵称4390489 2018-08-13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

学霸为什么会成为学霸?

是天赋异禀还是后天养成?

学霸的家庭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们的父母做对了什么?

最近,有新闻网站对2018全年国各地的高考学霸做了问卷调查,其中不仅涉及学霸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包含他们的家庭教育方面。

据团长了解,这已经是这个新闻网站第四年做高考学霸的调查了,这些调查结果或许能回答家长的疑问,也让我们能窥探“学霸”都有哪些共性?

多数就读普通中小学, “赢在起跑线”可能错了

与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没有“赢在起跑线”“胜在每一步”不同,大部分受访“学霸”在义务教育阶段并未没有比其他同龄人有更高的起点。调查中,“学霸”们81.48%上的是普通幼儿园,66.66%上的是普通小学,44.45%上的是普通初中。

至于高中阶段,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国家级示范高中仍然是学霸的“主产地”,接近一半受访考生来自这类学校,仅有14.81%就读于普通公办中学。

学霸天生爱学习? 父母往往也是高学历

拥有高学历父母的孩子通常在学校成绩优秀,这颠覆了“寒门出贵子”、“穷人的孩子早担家”这类刻板印象。不仅如此,这个现象在近几年的调查中愈发明显,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个说法:

2018年的调查中有超过16.67%的“学霸”父母为硕士以上学历,2017年这个数据还是11.25%,2016年是8.33%。2018年,父母学历为本科学历的比例是43%。

大部分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要求孩子努力学习。然而,如果父母本身不擅长学习,“干瘪瘪”地告诉孩子要努力学习、考好大学外,往往适得其反。

拥有较高学历的父母更懂得教育的方法,并且,他们自己在长期的受教育阶段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比如一个爱阅读的妈妈会让书成为孩子的玩伴,一个精通数理化的老爸更能帮孩子解答一些日常现象的科学原理。

云南文科学霸陈曦(化名)从小就受到了家庭文化的耳濡目染。她说:“小时候我妈妈就会给我讲哈佛教子枕边书里的故事,和我说,长大后一定要去考哈佛,平时还会给我买各种各样的碟片在家里放。”此外,陈曦的爸妈还特别喜欢阅读,这使得陈曦也很喜欢安静地看书,“家里所有人都在看书会特别有氛围”。

“我们家人从来不说脏话。我和爸妈比较关注国家大事、舆论热点,有时会争吵但还是很和气。”来自教师家庭的李梓韬,在父母学历和职业对自己的影响方面感触颇深。他说,父亲在电子技术方面“很厉害”,曾获得过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平时父亲也会和他经常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学霸父母从哪儿来? 教师和公务员占比最高

在学霸父母们的职业调查中,教师和公务员职业并列占比最高。不只是今年,多年调查显示高考学霸考生中,父亲职业为公务员的占比偏高,而母亲职业为教师的占比偏高。

来自天津的文科考生彭雨心(化名)就来自“双公务员”家庭,在她看来,父母工作规律,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她。

同样来自“双公务员”家庭的广西文科考生周君柔,在今年高考中考了676分的好成绩。她认为,父母在学习上对她最大的帮助就是陪伴和安慰。“我平时在学校住校,只有每周六放假,但每次放假我爸妈都会带我出去看电影、逛街,让我放松一下。”

天津理科考生周言则来自一个“高学历+双教师”的家庭,“我爸爸是南开大学的化学教授,妈妈是中学的化学老师。”周言父亲的学历是博士,而母亲的学历为硕士。

周言说,尽管父母平时对她的学习几乎不过问,但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父母的工作经常涉及一些实验,每次面对学术研究他们都非常严谨,这也慢慢影响了我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

都身为教师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也更有一套方法,“我觉得家庭氛围很重要,我们家的氛围就比较宽松,我和爸妈就像很密切的朋友,每天放学回来,我就会和他们分享当天不愉快或者很愉快的事情,这样对于心态的调整非常好。”周言说,父母的教育很民主,这样的家庭氛围也使得她养成了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接受调查的所有考生的母亲都不是“全职妈妈”,这与2017年调查数据形成鲜明对比,2017年调查中“学霸”拥有“全职妈妈”的占比为7.5%。

从上面这两个数据,团长觉得,与其说父母的学历和职业影响孩子的成长,不如说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很重要。无论学历、职业如何,父母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家庭教育。

学霸父母怎样对学习 ?不过度关注

我爸妈对学习完全是放任,可以说是‘佛系父母’,学什么内容、做什么题、上什么课外班统统不管,每次都是我追着告诉她成绩,他们总说考第几都行……”

来自天津的文科考生彭雨心(化名),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到了701分的成绩,她坦言,高分的背后有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但父母却没有给过她一点学习上的压力,“我妈妈始终认为,孩子越大家长的作用就越小,小时候习惯养成了,大了就不用怎么管了”。

这样的家庭模式,在学霸考生的家庭中并不少见。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学霸考生与父母关系更趋向“朋友”,近四成父母对孩子成绩“几乎不关注”。

在“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干预程度”一问中,有62%的考生选择了“时常关心但不干涉”这一项,代表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基本处于关心却不过度的状况,更多靠考生的自觉性。

在“父母对于学习成绩的期望”一题中,接受调查的考生仅有一名选择了“父母很看重成绩,对我成绩要求高”,59%的受访者选择了“父母重视学习过程,不重视成绩高低”,而“父母对于成绩是放养型的,几乎不关注”的选项则有37%的受访者选择。

辽宁文科考生史天乐也认为自己的父母很“佛系”。“从小到大他们从来不过问我学习的事情,更不用说成绩了,每年成绩单的签字都是我代签的。”史天乐觉得父母比较关注自己的成长过程,对于结果往往很“佛系”。

广西理科考生曾楷徽说,平时在学校日程安排得很满,唯一能玩游戏的机会就是周日下午。“所以每次周日下午在家玩游戏的时候,我爸妈也不阻拦我,他们也觉得我在学校很辛苦,只要平时学好了,偶尔放松一下对结果没什么影响。”

从对孩子的学习和成绩的态度来看,这些学霸对父母们的评价用得最多的是“佛系”,不少考生都指出父母的教育方式偏向于“放养”。

学霸父母怎样对孩子? 谈恋爱也OK

在“平时与父母沟通的程度”一项中,与父母关系很好,时常交流自己的想法,“沟通顺畅”占比高达93%。

值得一提的是,综合四年的学霸考生调查,参与调查的100余名考生中,无一人与父母出现“几乎无沟通”的现象。

在学校与专业选择上,有约八成考生没有和父母产生分歧,认为“父母尊重自身的想法”;只有不到两成考生和父母有过不同意见,但“协商后达成一致”。

与2016、2017年相比,前者占比呈递增趋势,后者占比则逐年递减。数据也表明父母越来越懂得尊重孩子,与孩子间的分歧和矛盾逐渐减少。

在调节负面情绪的方式上,学霸考生们首选“自我调节”的方式(占比约93%),除此以外,有超一半的考生都选择了“找父母或老师开导”。

广西文科考生周君柔表示,每逢大考自己都会主动将成绩告诉父母,“尤其是考完,感觉自己没考好的时候,会给我妈打电话,说我考砸了”。她觉得偶尔出现负面情绪、有压力时跟父母发泄不是一味的依赖,而是彼此信任后的“有难同当”。

“我和父母的相处就像很密切的朋友一样,父母的教育很民主,很尊重我的想法,支持我的兴趣爱好,这样的家庭氛围也使得我在平时学习的时候比较独立自主,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天津理科考生周言来自一个高知家庭,尽管父母学历都很高,却从来不会强迫她一定要听父母的话,而是互相尊重,平等交流。

即使在颇具争议的恋爱问题上,周言的父母也很宽容。“他们和我聊了一下,认为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就可以,当然前提是对方真的适合自己。”周言说,自己在高中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恋爱经历,但并没有影响学习,“就是可以有个人来跟你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算是学习上的一种动力吧”。

学霸考生们对父母的信任度普遍越来越高,也是父母充分尊重孩子,努力与孩子“交朋友”,平等交流的结果。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父母的倾听和陪伴或许比给他讲一大堆方法论更加有效。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通过连续几年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而是拥有像朋友一样值得信任的父母和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

可能有家长会说,无法决定自己的学历和职业。但团长从“学霸”们的分享看到,真正能让孩子受益的,是父母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和行动。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想让孩子成长为什么样,自己就先努力成为那样的人。

文丨阿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