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名著《复活》经典20句话,学会宽恕,让心灵与道德觉醒

 yh18 2018-08-14

文/马小拾

世界名著《复活》经典20句话,学会宽恕,让心灵与道德觉醒

本书简介:

《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杰作,是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复活》是托尔斯泰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代表了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高成就。本书通过地主家养女卡秋莎·玛丝洛娃的受辱、堕落以及被下狱、被流放的悲剧,表现了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对沙皇俄国的专制国家机器、官僚制度、教会、法庭、监狱以及土地私有制等等的无情嘲讽、揭露和批判。它鲜明地体现了托尔斯泰'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把人的精神复活看作社会根本转变的起点,这种思想集中地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的描写表现出来。

经典名句:

1.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整个的他,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的。

2.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

3.要永远宽恕一切人,要无数次地宽恕别人,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无罪的,没有一个人不需要宽恕,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有权力去惩罚或者纠正别人。

4.说来奇怪,这种承认自己卑鄙的心情,固然不免使人痛苦,同时却又使人快乐而心安。

世界名著《复活》经典20句话,学会宽恕,让心灵与道德觉醒

5.相信自己,意味着处理各种问题都不能考虑追求轻松快乐的肉体的自我,而且几乎总是同他作对;相信别人,意味着无需处理任何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解决问题的原则总是不考虑精神的自我,而只考虑肉体的自我。

6.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罪恶,后来,他在《圣经》中找到了答案: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 。

7.我们活在世界上抱着一种荒谬的信念,以为我们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人生在世就是为了享乐。这显然是荒谬的。要知道,既然我们被派到世界上来,那是出于某人的意志,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是我们断定我们活着只是为了自己的快乐。显然,我们不会有好下场,就像那不执行园主意志的园户那样。主人的意志就表现在那些戒律里。只要人们执行那些戒律,人间就会建立起天堂,人们就能获得至高无上的幸福。

8.唯独人,唯独成年人,却一直在自欺欺人,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这春色迷人的早晨,不是上帝为造福众生所创造的人间的美,那种使万物趋向和平、协调、互爱的美;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发明的统治别人的种种手段。

9.人性中可怕的存在着兽性,如果这种兽性没有袒露出来,而是深藏在所谓的诗意外表之下时,则更加可怕

10.人过生活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思想,在多大程度上顺从别人的想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重大区别之一。

世界名著《复活》经典20句话,学会宽恕,让心灵与道德觉醒

11.如果喜欢回忆,那就只回忆让人愉快的往事。

12.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地方,都是一片翠绿,生意盎然

13.那时侯他觉得世界是一个秘密,他怀着喜悦和激情千方百计要解开这个秘密,现在他觉得现实中的一切既简单有明了,一切都是由他所处的现实环境所决定.

14.凡是男人,不管是年迈的也罢,年轻的也罢,中学生也罢,将军也罢,接受过教育的也罢,没有文化的也罢,都是一样的,都认为最大的幸福就是和富有魅力的女人性交,所以所有的男人尽管伪装在忙其他的事情,其实却只愿意干这种事。

15.一种坏行为只是为其他坏行为铺平道路而已,可是坏思想却拖住人顺着那条路走下去,一发而不可收拾。

世界名著《复活》经典20句话,学会宽恕,让心灵与道德觉醒

16.他所谓的灵魂的扫除,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往往经过很长一段时期的间隔以后,忽然,他感到他的内心生活疲沓了,有时甚至停顿了,就着手把堆积在他灵魂里面成为这种停顿的原因的垃圾统统清除出去。

17.这个人的智力(作为分子)是大的,但他对自己的评价(作为分母)却要大的无可比拟,早已超过了他的智力。

18.昨天的诱惑就像一个酣睡得过久的人,他虽然不想睡了,但还是躺在床上,想再舒服一会,尽管他也知道应该起床了,有重要的愉快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19.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本性的胚芽,有的时候表现这样一种本性,有时表现出那样一种本性,有时变得面目全非,其实还是原来那个人。

20.两年没记日记了,以为不会再回到这种小把戏上来。然而这并非小把戏,而是一种同自我,即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的真正的、神圣的自我交谈。这个我一直在沉睡,因此我无人可以交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