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的真迹书法作品,却被丢到了废品站

 wyj剑神卓不凡 2018-08-14
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满足普通大众“亲近艺术、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间!集书画交流、研讨、鉴赏、养生、文论于一体,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宣传高端书画人才,打造优质的书画艺术交流平台。


王羲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作,而且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并有“书圣”之称。

但他流传下来的传世名作更是寥寥无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流传下来的一幅字,据传是王羲之生前流传下来的最后一幅字,而且这幅字的流传经历更是有趣。

这幅字即《寒切帖》,现藏天津博物馆。


寒切帖

释文: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具。羲之报。

释义:

十一月二十七日王羲之答:得到十四、十八日两封来信,为你的问候感到欣慰。天气寒冷日深,近来各位都可好?心内忧伤辛劳,长久挂念悬心。我服食很少,不是很好。费力回应谢司马书,不再多叙。羲之答。


寒切帖(局部)

“寒切”的意思是好冷,切骨的寒冷之意。此帖是纸本墨迹,全书共5行,50字。

从内容来看,这幅字是王羲之晚年的作品无疑,因为作品中他提到了一个人,谢安。“谢司马”,因为谢安是在公元360年出来做了司马官职,所以这是在谢安做司马后才有的这样一个官名称呼,然而,王羲之在361年去世,所以可以推断这幅字是王羲之去世前一年冬天所写。

这样算起来,《寒切帖》应该写在360年的冬天。也就是说,这是王羲之流传下来的最后一张手帖了。


寒切帖(局部)


寒切帖(局部)

信的内容描述的是王羲之残年情景,他当时过得并不是很好,但那些字却神采飞扬,没什么锋芒,也没什么大的起伏,似乎一直在做“减法”,但流转顾盼间,书圣的老辣一览无遗。


寒切帖(局部)

《寒切帖》现在天津博物馆,据说,这幅帖子是在文ge期间,被一名叫刘光启的河北人在废品站旧纸堆中发现的。


刘光启13岁的时候就在琉璃厂做学徒,所以见过很多好东西,他甚至被文物收藏界誉为“神眼”。当看到这幅字的时候也是兴奋又哀叹。传《寒切帖》曾经由溥仪带出宫,到东北后遗落民间。但后来却在天津被发现,而且溥仪去东北前曾住天津的静园,所以它们多半在天津时就被末代皇帝出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