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神油和滴落的沥青

 读书作乐 2018-08-14

印度神油和滴落的沥青 来自古哥古点旧版 08:14

一种文化用了几千年,去流传一个神话,却从没人想起去挑战,另一种文化用了近100年,甚至还要用一百多年,只为完成一个挑战,直到把它变成一种神话。今天讲述关于两种类似的矿物背后截然不同的故事,敬请收听。


印度神油喜来芝


1994年,电影破坏之王上映,其中一个片段提到了一个在中国男性群体中知名度颇高的产品,那就是印度神油。提起印度神油,有很多错误说法,比如佛教高僧发明说,帝王宠幸妃子发明说等等。




实际上一个笑话可能更接近真实情况:


世界人都用阿拉伯数字,但阿拉伯数字是印度发明的;

中国人都用印度神油,但印度神油是香港发明的。


当然,说印度神油是香港发明的,也许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在印度的确有着长久的历史来使用精油类物质进行身体保健,这里面也不排除有所谓的性保养意涵在内。但是印度神油作为延时上乘外用药品的品牌定位倒的确是在香港地区完成的。在印度本地,你是很难买到香港地区所出产的那种印度神油的。



在传统的按摩油中,印度人一般采用的是芝麻油。


这就不得不提到印度古老的一个医学体系叫阿育吠陀(Ayurveda)。可能许多人不知道这个词汇,或者少数知道的人应该是通过SPA会馆等保健养身场所了解到的。比如很多会馆里会介绍一种“艾薇乌达”瑜伽,其实就是这个名词。准确的说阿育吠陀是指一种主要在印度地区存在和流行的,有完整详实书籍记录,有几千年医疗临床实践传承,有成套的医疗哲学理论指导的古老印度医学体系。到现在其影响力都无处不在,比如瑜伽就是阿育吠陀留给我们最重要的遗产。



古老的阿育吠陀


如果和我们熟悉的中医药比,阿育吠陀比中医古老的多,它延续了五千多年。其影响力比中医大的多,阿育吠陀几乎影响了古希腊古罗马、阿拉伯、汉医学等几乎所有已知的古代医学分支。由于印度与古波斯邻接,而波斯又多次通过战争的方式与希腊地区产生交流,所以西方医学和阿育吠陀在很早就存在相互的影响。例如有人认为世界医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一些医疗方法,就有可能来自阿育吠陀。而古印度的阿育吠陀很早就分为两支:内科学派阿提耶和外科学派昙梵陀利。外科学派所产生的一些基础的外科手术理念和解剖学可以显示阿育吠陀在科学性上比中医也要先进。当然两者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中医讲究阴阳二元平衡,而阿育吠陀讲究瓦塔、皮塔和卡法三元平衡。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而阿育吠陀讲究水、火、土、气四者合而为一,这也和古希腊学说非常吻合。中医里讲究食物和草药调理疾病,阿育吠陀一样。中医里重视推拿,有时候配以药酒,阿育吠陀也擅长按摩揉捏,并且经常配合精油使用。这可能就是大家想象中神油和印度能够产生连接的一个潜在原因。



阿育吠陀中的眼部护理


不过,印度有没有本地区认可的真正的印度神油呢?有,这就是喜来芝(Shilajit)。Shilajit是阿育吠陀养生学中最重要的药物。未加工前它是草本植物、有机物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组成的胶粘样物质,口味苦涩,气味类似母牛尿。它的颜色从黑色到棕色不等,并且可以据此划分成金银铜铁四类。有时在融化雪水或者地表水的浸润下,Shilajit也呈现黑棕色液体形态。简单说,在化学上它是一种由几十种酸类及其他类成分构成的混合物,在外貌上,它就和沥青差不多。



喜来芝


这种“印度沥青”经过提纯后,就成了可以口服和外用的神油。据说它可以提升脑力,消炎止痛,尤其是可以延时壮阳。不过这些说法更多的是千百年的流传,而没有科学实验提供佐证,但是它在印度确实接受程度很高。当然所有的人也都不傻,全世界范围包括印度在内,真正销售量最高的治疗ED的药物仍然首推万艾可。可见这种历史流传的经典在市场竞争的客观压力下还是会现出原型。但是伟哥只能让全世界人民站起来,却管不了站多久。如果要获取延时效果的话,部分精油倒是可以提供帮助。不过其中的原理不过是轻度的麻醉,以牺牲快感换取时长。这种情况下还不如试试加压的安全套。


沥青滴漏实验


神油相似与沥青,但是真正的沥青其实也曾经被当作过药物。比如著名的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就曾经研究和记录过沥青的药物用途。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可以去看看到今天都还很出名的普林尼钻石。



安德鲁普林尼


在他的名著《自然史》中,就记录了很多含有沥青的药方,可以治疗白内障,眼睛发炎等。导致很多中世纪的欧洲人还去偷木乃伊吃。不过,沥青的医疗功效很明显被严重夸大了,所以到了后来沥青的主要功能还是回归到了工程粘合剂和铺路时候使用。近代科学发展之后,沥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路面铺设的主要建筑材料,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对其研究也就越来越透彻。这就产生了一个全世界著名的,科学史上最漫长的,到今天都还没有完成的沥青滴漏实验。



沥青


1927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托马斯帕内尔教授想向学生们证明这样一个理论:沥青等一些物质看上去虽是固体,但实际上是粘性极高的液体。沥青可以抵抗金属锤头的冲击,然而其实它是可以流动的,只不过在室温环境下它流动速度极为缓慢。帕内尔将沥青样本放入一个封了口的漏斗内,三年后,即1930年,他将漏斗的封口切开,让沥青开始缓慢流动。第一滴沥青于1938年落下,之后又陆续滴下了七滴,第八滴于2000年11月28日落下。但是之前的八滴沥青滴落的瞬间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以及其他各种原因都没有能拍照记录下来。因为虽然我们可以知道大约每10年,烧杯会滴下一滴,但是由于沥青成分的复杂性,它的滴落不存在严格的周期,所以很难准确预测。后来科学家用围成一圈的高速相机捕捉这个过程。经过耐心的等待,2013年7月11日下午5点第9滴沥青终于滴落,并被高速摄像机清晰地记录下来。人类第一次记录到了一滴沥青的滴落过程,为此两代人用了整整69年。研究人员通过这个实验估计,沥青的粘性大约是水的1000亿倍。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这项实验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的实验,而漏斗内的沥青仍足够使这个实验再持续几百年。



某沥青滴落实验记录的一个瞬间


实验的生命已经超过了科学家的寿命。现在掌管实验的科学家,帕内尔的学生梅因斯通也到了晚年,他也指定好了自己的继承人,一位昆士兰大学物理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梅因斯通从前的学生。梅因斯通说:“我觉得帕内尔家族应该把这个装置作为他们的‘传家宝’。”



梅因斯通教授


科学家们求索的恒心在经过89年的坚持之后,让这个当年看起来简单而古怪的实验装置已经有了点“见证历史”的价值。1927年,当实验装置设计完成的时候,人类刚刚发明了电视,并且发射升空了第一枚火箭;1938年第一滴沥青掉落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正一触即发;2013年,第9滴沥青滴落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用了不到1个小时,将这个消息传遍世界。人类的现代生活虽然已经天翻地覆,而整个实验装置还静静地立在那里,等待着下一滴落下的沥青。


一种文化用了几千年,去流传一个神话,却从没人想起去挑战,另一种文化用了近100年,甚至还要用一百多年,只为完成一个挑战,直到把它变成一种神话。


对此,我们应该思考些什么吧。当然我不想鸡汤,因为文化的形成和个人的素质无关,回到一个个个体时,其实我们都一样。2007年伟哥之父,诺奖得主美籍意大利裔的伊格纳罗说访问中国。有记者打趣他会不会用伟哥,他很得意的说:“我是意大利人,所以我不需要伟哥。”什么是诺贝尔奖得主的气质?那就是装逼的时候也要保持民族主义。



伊格纳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