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在线小程序: “我要考大学”欢迎使用! 各科知识总结 学习方法技巧 各类招考政策 每月热点资讯 全国高校介绍 各类招生章程 高校投档分数 专业录取分数 按成绩或排位查往年可报学校 交流、咨询、互助、共同进步 写计划、定学习目标、比毅力
点击下图马上使用 我要考大学 大学,我来了 小程序
1、戒骄戒躁,认真上每一节课,做每一道题
一直以来,我非常认可一种说法,即“心态会极大地影响高考成绩,它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6月7-8日那两天,而是在整个高考复习阶段。”
从我个人高三经历来说,我非常认同这个说法。我是一个很容易紧张,心态调整能力一般的人,但只要想到备考的每一天我都尽全力去努力,就觉得不管结果如何,都不留遗憾。
认真地上了每一节课,认真地完成了每一道题,就比别人多一份淡定和从容,高考答题时也能保持沉着冷静,更好地发挥水平。
另外,平日的练习和各种资料切不可忽视,了解一些时政背景资料有时还可以节省做题的时间,加深的理解无形中会提高正确率。 2、整理归纳知识点
现在讲得比较多的是“能力立意、立足设问”,但是课本内容仍然是重中之重,各个知识点是答题最重要的依据。在这方面,我认为跟随老师的脚步就好。
当然自己也要注意:第一、二轮的复习覆盖面要广,除了重点知识要重点掌握之外,要注意抓小细节。
对于书本上各个链接和知识窗提及的内容都要有所了解,厘清不同概念词语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每一课的知识体系(即讲了什么、各内容之间的联系)要清晰地掌握。
第三轮复习时要学会从一个知识点发散思维,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常识中可以联想财政作用、拉动内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想的时候要尽可能多角度),这种思维运用于论述题有助于拟分论点,也有助于简答题的多角度答题。
此外,我以前曾整理过哲学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基本上把它们浓缩成三句话的形式作为分析说明题的第一段(形式基本为:大概念原理+小概念原理/两个对象的相互关系+方法论)。
3、多反思总结
题目做了很多,那么不妨试一试分类,可以自己尝试分一下简答题设问的方式、不同类型简答题的答题模式、答案的组织布局、分析说明题不同的类型(理由是否支持观点/措施与建议是否一致等)。不盲目做题,让自己做的每一道题都有价值。
针对平时小考大考的状况,学会分析自己的试卷,分析自己哪部分失分,原因是什么,再针对原因做适当数量的题目,在做题的过程中逐步反思改正原先不对的地方。
比如在一模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分析说明题做得不好,12分只拿了6分,所以特意找了很多建议措施类的题目,尤其高考题,自己先做一遍,做完后研究答案,把答案分解,尽量还原思考路径。
其次是要注意细小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课本内容和题目有机结合。
最后是思维要缜密,做题要细心,语言表达要有逻辑。经过这样一个过程,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的能力会有所提升。
一、选择题 1、注意主体是否一致;
2、四个选项之间的区别,不要混淆(注意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等);
3、注意提问什么,看问题与整个材料还是部分材料有关;
4、在确定整个材料都与设问有关时,要注意整体理解,适当猜测出题者意图。
二、简答题
1、仔细审题,辨明主体,问什么答什么;
2、立足设问,往前推一步,往后推一步,答案最好能够有一定逻辑性,形成因果链条;
3、看分值选择答题角度的个数,分值大则多角度答题;
4、组织答案时要清晰明了,不同得分点之间最好换行,或者留一个字空隙,也可加分号隔开。
三、分析说明题(哲学)
1、原理搞清,大知识点会概括,小知识点不遗漏;
2、第一段概括要既全面又简短,这个可以事先准备整理;
3、这道题就是考逻辑思维,做出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答案是有风险的;
4、要把课本原理和题目非常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论述题
1、先读材料,再结合题目要求,概括归纳核心内容/中心词;
2、由核心内容阐发联想,结合材料中涉及到的对象,确定分论点;
3、在确定分论点的基础上,着重围绕论述中心,确立总论点;
4、注意:拟分论点时,整合优于取舍!拟分论点时,整合优于取舍!拟分论点时,整合优于取舍!(重要的事说三遍)
5、在分论点后面进行论述时,要注意逻辑环节不要太多,三段论式即可,多则容易显得逻辑不清,且当中的逻辑环节越多说明分论点与总论关系越远。
6、例举事例要简短明晰,注意回证分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