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累心性和心量,去体会生命是一个美好的现象——《道德经》第3期第65课(总963天)

 美文阳光 2018-08-14

上个周五的课程中,老子告诉我们:“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我们可以从经典当中找出太多太多的美言,把这些语言化做行动就是尊行,自然转化成受人尊敬的行动。当一个人受人尊敬,口吐莲花,自然就会产生影响力。

 

老子还告诉我们:那些外在的荣耀都不如坐进此道,都不如我们静下来,都不如我们在一起交流交流关于道的话题。因为道并不是我们要得到多少外在的土地、财富、荣耀,而是引领我们能够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

 

我们每个人都有太多的不足,但是没关系,常常念叨道。道会护佑我们,道会原谅我们。道原谅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大的心量能够承载别人,能够容得下别人,能把别人的过错真正的接受和原谅。

 

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在这里定格一下,给自己一个呼吸的空间。在经典的学习过程当中,要常常给自己呼吸的空间。当呼吸的空间越来越多的时候,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开始真正地启动。是不是呢?我们听老子怎么说。

大·小·多·少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中是主旋律

 

经典的逻辑、圣贤的思维:一以贯之,两两相对,三者相参。这十二字心经是打开任何一部经典的神奇的钥匙。它是我们“黎明即起,读圣贤书”群体的宝贝,这个知识产权属于我们这个群体。

 

一以贯之,用什么来贯?当然是用“道”来贯。我们对于老师有很多职业素养的要求,但归根结底最核心的还是传道。首先要自己上道,然后才能传道。在我们的十二字心经中,始终以“道”来贯穿。

 

中华文化之奥妙,中华文化之所以比其它一切的文化高一大节,中华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华文化,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在这么一个“道”字,我们好好的来品品它。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两两相对,道开始在为和无为之间,在事和无事之间,在味和无味之间转化。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为无为,什么时候为?什么时候无为?它们本来没有大小多少的区别,但在老子的思想体系当中,“无为”比“为”重要。这是为什么?无为是什么都不做吗?

 

在《道德经》中,“无为”出现了很多次:“无为则无不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等等……

 

在为和无为之间,事和无事之间,味和无味之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在它们之间怎么三者相参?三者相参就是它真的来到我们生活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回过头去学文化,回到圣贤书当中。学文化的人一定要从事教育,只有遇到事情的时候,只有到了具体的生活当中,才能真正明白经文当中讲的是什么。

 

道行进的规律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请问是难还是易? 是大还是细?是大事还是小事?

 

如果在二十多岁刚入职的时候就能够知道难易的关系,每一天按点上班,按点下班,把最本份的事情做好。我们认为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刚工作做的基本上是最简单的事。

 

可就在它简单的时候,我们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它?能把这些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吗?能不能持之以恒地去做?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去做,真的是“为大于其细”。

 

如果能够把简单的事、小事做好,慢慢地我们的心量就会增大,会变得越来越能够承担责任。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就是因为他能够承担、安排、组织、计划、决策,他还能够兜底。所以他就成了领导。做领导比做下属要难,领导承担的风险和压力,真的只有到这个位置才能够体会。

 

怕的是在年轻的时候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不肯把小事做好。干工作稍不顺心就辞职,一次次把工作清零,变得没有积累。我们说的没有积累不仅仅是工作技能上的积累,最可怕的是终极还是没有心性、心量上的积累。

 

当没有心性和心量的积累的时候,就不能够承担。不能够承担的人最好不要当领导。当领导不是为难别人,会为难自己,会自己都受不了。所以生活也很难有本质性的飞跃。

 

按理说工作的第一个十二年,到三十四岁左右的时候,真的是风华正茂,完成了一个阶段的积累,已经可以有一个呼吸的空间,然后在呼吸的状态下再迎接下一个十二年。因为已经有了一个呼吸的空间,心量也长起来了,在35岁到47岁再承担上有老、下有小,就能够接得住。

 

怕就怕在第一个十二年中没有找到自己,“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总是走到偏路上去,本应该完成的积累没有完成,到了35岁该面对的又不能不去面对,都没有了呼吸的空间。所有有不少人出问题。

 

反过来说,如果35到47岁明白这些也还好,苗荒了抓紧时间补种,也还是来得及的。总之这一关是过不去的。这个道理我们早晚有一天得把它搞明白,早晚有一辈子得把它搞明白。搞明白就什么都顺畅了,搞不明白就总是很拧巴。

 

夫轻诺必寡信”,轻易做出承诺的人很难保持他的信用。我们所有做的承诺都是面向未来的。未来就是没有来。没有来,那会不会来?不知道。老子没有说一定会来,或一定不来,但他说不来的概率很大,因为明天、未来是会变化的。

 

所以说当下最重要。而当下不需要承诺,当下只需要我们全然地融入,自己去做就可以了。不要对未来承诺,现在去做。因为任何一件事都是这样的,现在做比较容易的,现在做比较简单的,不要拖到明天。

 

多易必多难”,总想着事情很简单。今天睡一觉,明天早起读经典,这个还不简单吗?这件事情很简单吗?老子说的好,“圣人犹难之”,我们总是很慎重地去面对每一个当下,对每一个当下真的是诚惶诚恐,会“故终无难矣”。

 

可能我们学东西会慢一点,也可能把事情搞得很复杂,这些都不怕。不怕慢一点,不怕搞复杂了,因为我们必须要经过这个阶段。复杂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不下功夫根本就弄不明白,因为经典它不简单。但简单是为了让人家明白。实现从复杂到简单,从简单再到复杂,在不停地“故终无难矣”。

 

为什么要为无为?


生命不是一个难题,不是总要解决难题,而是要被经历的秘密可能是一个美好的现象。老子之所以要给我们讲“为无为”,之所以很多人认为生命分明是那么多的难题,它并不是一个美丽的现象。为什么?

 

因为我们总是很容易把今天应该做的事拖到明天,总是延缓。我们总是把早上应该做的事拖到下午。因为延缓而没有延续。所以为无为告诉我们的是:去延续,而不是延缓。

 

延缓会把一个很美的现象拖成了一个问题。问题在初级阶段还比较小,我们又拖,就把它拖成了难题。所以说不要找借口,不要拖延,因为生命当中没有一样东西是不会成长的。惰性也会长,并且它们长得会非常有力量。

 

同样的道理,延续、积累、一念恒定、美成在久,它也会长。不长这边就长那边。为无为,长哪边呢?我们在可以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念恒定,美成在久。我们的选择是延续,不是延缓。

 

为无为,为,就是我们要延续,无为就是我们不要延缓。

 

向上仰望,不切断和我们祖先的联系。

向下扎根,不切断和一方水土的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