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三国最厉害的俘虏,假意投降,刺杀敌国丞相,造成敌国覆灭

 小小独魔 2018-08-15

熟读三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那个乱世中,人们对忠义的要求并不是特别得高,大多数诸侯,不会特别在意属下的身份,甚至有些诸侯不会在意属下投奔敌人。因此,很多降将在新主公麾下,混的很不错,比如张郃、张辽、徐晃。还有些降将能得故主谅解,例如黄权在夷陵之战后投降魏国后,人家刘备却说道“是我辜负了人家黄权,人家黄权并没有辜负我”。

当时有一个降将,也很有意思:这个人本来呢,在曹魏,后来呢投降蜀汉,却受到了曹魏的追封。他是谁呢?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人名叫郭脩,字孝先,曾在曹魏担任中郎将。这个人虽名声不怎么样,但是他平时有功德,在西州那边很有名。不过,在那样一个乱世中,仅有功绩德行,是远远不够的,可能是因为他缺乏一些军事才能,或许是因为什么其他原因。

在某一次战乱中,他成了姜维的俘虏,被迫投降了蜀汉,并且被拜为了左将军。可是,不管是姜维还是刘禅,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人不但刺杀了诸葛亮的接班人,还为蜀汉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也许有喜读历史人会说,诸葛亮的接班人是姜维,而他并非死于刺杀。其实,诸葛亮的接班人呢,不仅姜维一人,而死于是郭脩之手的,是姜维的上一任:费祎。



裴松的《三国志》上有写:“脩欲刺禅而不得亲近,每因庆贺,且拜且前,为禅左右所遏,事辄不克,故杀祎焉。”意思就是,郭脩迫降之后,一直想刺杀刘禅,只是苦于寻找不到机会。每次刘禅大宴群臣的时候,他想趁机向前,但总被刘禅的人阻拦。



而大将军费祎,却非常喜欢亲近新降之人,而且没什么戒心,公元253年的岁首大会上,当费祎沉浸在美酒中时郭脩发难刺杀,费祎死于非命。因为这件事,他得到了故主魏帝的褒奖和追封,因为费祎当时是一人之下,也是蜀汉的顶梁柱。

那么郭脩为蜀汉灭亡埋下伏笔,又是怎么回事呢?在很多人脑海中,费祎是一个平庸之人,因此大家会认为,他的死不会对蜀汉的存亡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我们忽略了,他与蒋琬、董允等人主张韬光养晦,反对北伐,为了避免蜀汉穷兵黩武限制了姜维的兵权。

但是他前脚被刺杀,姜维马上就开始准备北伐,开始不断的与曹魏交战。虽然他胜多负少,但是蜀汉因为战略物资和兵力的损耗,一步一步走向了衰亡。如果费祎不死,姜维掌握兵权的时间则会延后,可能蜀汉的灭亡时间也会被推迟,也可能结局又会不一样。可是,过去的事不能重来,郭脩的刺杀,导致了费祎的死亡,也为蜀汉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只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他这个小人物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