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臣找到日本天皇:下跪!天皇不肯跪,大臣直接走人,日本还护送

 昵称37471631 2018-08-15

公元670年之前,日本不叫日本,叫倭国,公元670年后才开始叫日本。而且天皇这个称号来自于李治,李治称天皇的时期是公元674年。现在要说的事情发生在公元632年,但以方便起见,就直接称日本和天皇。

公元630年,是日本第一次出使唐朝,唐朝经济繁荣,国风宽容,是个很开放的朝代。所以当时唐太宗对于日本使者的到来十分高兴,让人带领着这个叫犬上三田耜的使者,在都城长安里参观学习了几个月之久。

有来访就必定有回访,所以贞观七年的时候,唐太宗让当时的新州刺史高表仁作为唐朝的使者,和犬上三田耜一起去日本回访,宣扬大唐国威。

大臣找到日本天皇:下跪!天皇不肯跪,大臣直接走人,日本还护送

高表仁是隋朝宰相高颖的儿子,出身名门,才华出众,个人形象也是非常潇洒英俊,唐太宗让他作为使者出使日本,就是让他作为唐朝的脸面,让他在日本人面前一展唐朝的风采。

当时,日本的舒明天皇知道唐朝派了使者来,感到荣宠至极。所以用了最隆重的礼仪来欢迎高表仁。32艘船在港口挂满了彩旗,等待唐朝使者一行人的到来,高表仁才到港口,立刻鼓声乐声大振,高表仁也感到非常高兴,虽然这个国家是个弹丸之地,但没想到也懂礼仪文明。

高表仁一行人作了调整以后,便来到了日本天皇的朝堂之上,想要表明来意,宣读唐太宗的旨意。但是要求,日本天皇走向自己的宝座,面朝北给唐朝皇帝下跪,接受唐太宗的意旨。只是这个要求,立刻遭到了日本朝廷上下的反对,他们认为自己国家跟唐朝不是附属关系,所以唐朝没有资格要求他们的天皇下跪,这样做是在折损他们的颜面,想也别想。

大臣找到日本天皇:下跪!天皇不肯跪,大臣直接走人,日本还护送

高表仁认为日本不过是个弹丸之地,竟然还敢跟唐朝叫板,所以当即发了大火,直接就拂袖而去,连圣旨也不读了。而且不在日本做片刻停留,执意要回到唐朝去,而日本方面也畏惧唐朝,不敢有什么说词,也不敢威胁高表仁,只能派人将高表仁一行人护送到马岛。

高表仁回来以后,唐太宗得知此事,知道他并没有完成自己下达的意思,很是生气,认为高表仁没有能够平定远方的才能,不过是个庸才而已,所以直接把他的官职撤掉了。

这是历史上,唐朝第一次出使日本,结果两方面闹得都不开心。所以在这以后的20多年里,唐朝跟日本再无来往。唐高宗善战,所以唐高宗时期,唐朝的版图扩到最大,当时唐朝的军队和日本军队在朝鲜半岛发生战斗(唐新罗战役),毫无意外,国力强盛的大唐把日本打趴下了。

大臣找到日本天皇:下跪!天皇不肯跪,大臣直接走人,日本还护送

而日本这个时候才正视到自己跟唐朝的差距有多大,想要向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所以派了很多使者,还有学生到唐朝来学习。而唐朝一向是包容的风气,所以也就很愉快的接纳了他们,当时长安城里就有很多日本人。

而后来唐朝为了显示出自己大国风范,也多次派使者回访日本,但是这些使者从来没见过日本天皇,日本天皇每一次都对这些使者避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呢?

大臣找到日本天皇:下跪!天皇不肯跪,大臣直接走人,日本还护送

​ 因为见到了唐朝使者,下跪吧,有损日本的颜面,不下跪的话,唐朝使者这么要求了,他们又没办法拒绝,谁让败给人家过,而且输得那么惨,唐朝国力强盛,他们那时不过是个小国,万一唐朝皇帝生气了,他们拿什么跟唐朝战争。

所以为了不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每次唐朝使者出使日本的时候,天皇都会假托一些说辞,不见使者,因为跪不跪都会引发很大的麻烦,所以干脆就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