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拉奇 (456) 并没有任何东西阻挡障碍着你的解脱之路,障碍能够当下发生,只是因为你对其它事物有着更大的兴趣和热情。你不可能压制你的兴趣热情。你必须和它们相伴同行,然后去看穿它们,留心观察它们,它们会自我暴露出它们只不过是在“价值观念鉴别和评判”上的偏斜和错漏。
(351) 当你看穿了没有任何现象是真实存在,并没什么事物能构成真实伤害,所以没什么可怕的;此时毫无恐怖畏惧的状态就自发到来。当你行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你只是不断的绕开人群。有些你会对面相遇,有些你只是朝他们瞥了一眼,但你不能停下。如果你停下来逗留在那儿,就会在人流中形成阻塞瓶颈。继续前进!完全无视各种“名相”,别沉溺在对它们的爱慕中;你的依恋和黏着,就是你的束缚奴役。
(344) 撕开那些---由“记忆”和“自我身份认同”纠结起来的种种束缚,那么“个体”的外壳就自发的被它自己打碎。这有一个“中心点”,它提供现实的一切感知,无论它感知到什么,都把事实真相传递给它。你所需要做的全部,只是去彻底了解到,你是现实的源头,是你在营造现实,而非现实营造你,是你投射给出现实,而不是接受现实的给予,从现实中真的有所得;事实上,你无须任何支撑和认可。事物能显现成它们那个样子,是因为你接受并承认它们是那个样子。停止接受和承认它们,它们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无论你考虑什么,只要带着欲望或者恐惧,它们就以你认为“真实”的样子,呈现在你面前。毫无欲求,没有期望和恐惧的去审视事物,它就会失去它纠缠束缚你的力量。欢乐和苦痛都是随时会发生的,短暂的,并且会很快消失。无视它们,完全不介意,不在乎它们,要比采取行动来对治它们,来的更简单,轻松和容易。
(144) 放下欲求!在欲求后面跟着一个冗长的欲望队列,是一个看不到尽头的无休止的进程。把各种欲求,期待和恐惧都扔一边,无视它们,把你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主观主体上,对这主观主体来说,他自身就在“欲求,期待和恐惧”的各种体验背后。问自己:“谁在欲求?谁在期待?谁在渴望?谁在恐惧?”这一问就使得每一个欲望和恐惧,都能把你带回你的真实自我。
(338) 通过简单的放弃,自由解脱就到来。所有占有物都是束缚奴役。倘若你没有把它们放下的那个力量和智慧,就单纯的审视观察你的占有物。你纯粹的单纯观看,就会把它们看穿。倘若你能够以超越心智的位置,站在心智外面,你会很快发现,最明显的有效做法,就是直接的,完全放弃占有物和各种渴望诉求。你营造了这个世界,随后你就挂念它,对它产生担忧和焦虑。颠倒了你自己本来的普遍一体性,而把你看到的局部现象认同为“个体”的你,于是你对这渺小的个体自我,产生匮乏感,追逐个体利害得失让你变的虚弱无力。 假如你认定你拥有优势,拥有力量和胆量去满足你的欲望,这仅仅是因为你还年幼,毫无挫折体验。对目标的渴望和期待,始终在破坏“去获得它的手段”,并且随后它自己也枯萎消失,从期待和渴望变成失望和绝望。这样的遭遇是最好的教导,因为它教导你,避免陷入欲望的牢笼。 放弃---没有任何动作要做。只不过远离你的心智,这就够了。欲望渴求,纯粹是心智固着在某个概念想法上,执着在某个观念上。通过拒绝对它的关注,就从这概念的丛林里脱身而去。无论什么样的概念都可能导致欲望或者恐惧(你并不是被这些概念弄糊涂的,颠倒的是你把这些概念当成了你),用不着研究它们是什么。它们散布在各处,你有时一不留神又掉进去,这没什么,无所谓的。收回你试图对治修理它们的企图(回溯并看穿你的动机---你要修理对治它们就是在认同它们为真,把它们认同为你自己---它们不是你,你要对治谁?你所要做的全部就是认清你自己,看穿它们非你),直到你可以完全自发的,不假思索的,轻而易举的无视任何渴望期待和恐惧,不介意,不在乎任何反应。
(349) 无论何时,出于欲望或者恐惧的某个想法或者情感,突然出现在你的心智里,仅仅“无视他们”,转过头去不理它们。我没告诉你去镇压它们,抑制它们升起。只是不理睬它们;拒绝关切,根本不把它们当回事。
(211-2) 让你的渴望变的更宽广浩瀚巨大,一直大到只有“真实存在”才能满足这渴望。一般的愿望,并没什么错,只是它太狭窄,太小家子气了。渴望就是热爱。务必把全部热爱投入在“真实存在”上,投入在那无限的“存在”,那恒常中心上。你所热望的喜乐就在那儿。为什么?因为你热爱你自己。全力的充满智慧的热爱你自己。愚蠢的爱你自己就颠倒了,所以才给你带来苦难悲惨。充满智慧的爱你自己。无论是放任还是严格,其实都出于同一目的---去带给你快乐。放任是愚蠢的方式,严格是智慧的方式。一旦你已经完成了某种经历的全部体验,就不去再一次的重复经历它,这就是严格。回避任何毫无必要的体验,这就是严格。不去过早的预测和期待喜乐,不去过早的预先设想痛苦,这就是严格。时刻留意自己,控制自己,不去认同各种事物现象,这就是严格。欲求渴望本身并没什么错。错在你认为---这些选择和决定是“你做的”,错在你认为你是“做者”。误认为某些小事情---饮食,性行为,权力,名望---会带给你幸福快乐,这就是你对你自己的自我哄骗。(这些事物都只是感知到的现象,把这些现象认同为自己,以为是这些现象带来快乐)唯有你那浩瀚而甚深的“真实自我”,能够使你真正恒久的幸福。
(487-8) 你真正的真实家园是“空”,是“无”,空无内容,不可知,无智也无所有,无所得。当你睡觉时,沉入无梦深眠,是你面对它,最欢乐最愉快的时候。让你自己找到这个清醒的睡眠状态,那么你就会发现这状态和你的“真实本性”完全和谐一致。言辞表述只能带给你间接概念,这样的间接概念并不是直接体验。所有我能表达讲述的,就是指“真正幸福”没有前因,它无须任何理由和肇因,凡是无须任何理由和肇因的,才是犹如金刚,不可动摇,坚不可摧的恒常。这坚不可摧犹如金刚的不动恒常是“不可知觉的”,因为它不是现象。根本不意味着,它如同喜乐那样是“可知觉”的。可被知觉的都是变动现象---是苦乐这样的现象;对于免除“烦恼苦痛悔恨”,从烦恼苦痛中解脱的状态而言,凡能被形容和描绘出来的,都依然只是抗拒性的。(二元性的,试图保留一方面而抗拒另一方面) --本文节选自心灯一盏照彻明新浪博客的翻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