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毫米以下肺结节,不需过激干预(图)

 勇良人 2018-08-15
5毫米以下肺结节,不需过激干预
5毫米以下肺结节,不需过激干预

每周二上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大连大学国际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伍建林教授的出诊时间。这天,众多希望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拿着片子慕名而来,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来看肺结节的,很多患者都跑了多家医院,最终,还是希望找专家进一步明确诊断。

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作为小肺癌的早期CT诊断领域的专家,伍建林明显感觉到大家对肺癌筛查的重视,出门诊看到的早期肺癌病例明显增加,而一旦发现小病灶,患者就处于焦虑中。肺结节是孤立病灶,还是周围有很多卫星灶?肺结节到底从何而来,需要做手术还是观察?每一次影像学诊断,都要集结多学科知识,也为未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多层螺旋CT

让小肺癌无处藏

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原位癌的治愈率接近100%;I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为60%~90%,III~IV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仅为5%~20%。

伍建林表示,现代肺癌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肺癌与吸烟有较大关联,但也与环境因素、心理压力等综合因素有关;从患者性别上看,女性肺癌的比例在上升;在病理类型中,肺腺癌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在过去肺鳞癌的发病率是第一位的。“以前肺癌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多数都中晚期,现在这样的情况明显减少了,大家的体检意识加强了,现在医院影像科多层螺旋CT已经非常普及,对肺部早期癌的检出率明显上升,为治疗争得了时间。”

多层螺旋CT是发现和检出肺部小肺癌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随着大家对体检的重视及多层螺旋CT的普及,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也不断提高。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肺癌早期诊断率还不高,仅为15%左右,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尽管很多人每年都体检,但为何也错过了肺癌早期发现?“虽然X光片拥有价格便宜、辐射剂量低等优势,但它也有缺点,对早期病变不够敏感,而且有20~25%的区域是前后重叠的,容易漏掉病变。多层螺旋CT是全覆盖的,对小肺癌的发现率为71%~100%,对直径一二毫米的小病灶也特别敏感,在我国三甲以上的大医院中,对胸部进行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的使用越来越多。”伍建林说。

当然,CT检查是不能随便用的,一定要有它的检查原则和适应症。“对于大家关注的剂量问题,医学界也考虑到了,现在多层螺旋CT都有低剂量扫描功能,可以降到常规剂量的六分之一以下,相当于两三张X光片。一年做两三次,对人的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在日本和欧美,用低剂量CT对高危人群做筛查,已经很普遍了。”

5毫米以下的病灶

CT随诊半年一次

伍建林告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CT图像上,肺上出现磨玻璃样结节(GGN)日益增多。但直径小于5毫米的肺结节并不可怕,其中大部分可能是良性的。“如果第一次发现磨玻璃样影,我们建议半年随访一次,把两次CT结果进行比较,如果病灶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两三年以后再随访。我的意见是对于直径5毫米以下的病灶,不要采用过激的干预办法,只要注意观察就行了。早期发现的可能是病灶也可能是准病灶,对这些影像的解释也不统一,容易造成患者及家属的迷茫,也是对医生最大的考验。”

“临床实践证明,很多肿瘤并没有那么可怕,治疗手段也没必要太过激。现在对肺内小结节甚至小癌的发现已经非常容易也非常早了,好多患者在病灶很小的时候就做手术,开胸后肺就瘪了,要想准确地找到小病灶并不容易,有的病灶甚至是良性的,找起来更困难,效果并不好。”伍建林说,“我还有一个观点,在目前的条件下,人生活几十年,肺里面很难清清爽爽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小结节,它可能就是良性的,会伴随我们一生,根本不用过分在意。”

目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对肺癌患者采用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如果体检筛查肺部可能有问题,要首先到医院影像科进一步检查,医生会根据病灶的大小给出建议,如果病灶比较大(直径8到10毫米),且具有恶性迹象,会请胸外科医生会诊,根据病人的情况、病灶的位置,决定做常规手术还是微创的胸腔镜手术,术后需要病理科配合,对特殊患者还会请病理科、胸外科、呼吸内科、肿瘤科一起商讨治疗方案。

伍建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肺癌的早期诊断、微小病灶的检查以及治疗策略。有人形容影像科医生是用眼睛工作的,不放过几毫米的模糊点。伍建林认为,影像医生也是用心工作的,需要用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充分有效地跟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学会如何对待肺癌,甚至对于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这,可能比用药更重要。文/关军

…连线医生…

伍建林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大连大学国际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近30年,在肺部疾病的影像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小肺癌的早期CT诊断等方面更具专长。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4部,各类教材10部。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十余种专业杂志编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