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汉朝民歌演变而来的《古诗十九首》,虽然他们具体的作者和所作年代,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些著作却在我们几千年的汉文化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叙事质朴,抒情自然是这些诗作共同的风格;叠字的使用生动传神,又展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的感情,滋养着历代的文人骚客。 刚刚看到江苏省2018级高中新生的“新课改”通知,新课标更注重语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贯穿语文课程各部分,并设置学习专题;要求诵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并将古诗文背诵的推荐篇目从14篇增加到72篇,这其中就有一首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来自于《古诗十九首》。 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中,看到“胡马”,你是否会升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气?“衣带”二字又会有种莫名的伤感:“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下一句“浮云蔽白日”,则不免会有世王安石的雄心壮志与喷薄勇气:“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游子”何人不解其意呢?古往今来,母爱就是一个久唱不衰的主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早就涌上了心头。 还有一首《东城高且长》里,“逶迤”,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有句诗就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如果这个有点陌生的话,说个每个人都熟悉的,那个说大美女的词“颜如玉”,大家都知道吧!专门代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宋代赵恒的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想必是童叟皆知的。最后一句里的“双飞燕”更是不得了,“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不光用在诗词里,商业上如今更成了家喻户晓的大品牌了。看到“衔泥”的燕子,刘禹锡更是吟出了心里话:“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再讲个个人的猜测吧!《青青河畔草》一诗里有一句“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解释为:“倡,乐也,就是指歌舞妓。”也就是现在的文艺工作者;荡子指的是即“游子”,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这个可以追溯到《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於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荡子妇”原指游子家的夫人、妇人,可如今已演变成一个妇女同志都唾弃的贬义词了!至于其他的成语诗句,请各位有兴趣时自己去发现一下吧! 《古诗十九首》寥寥数语,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只是冰山一角,却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挖掘不尽的宝藏,初高中学生以后的语文功课里,会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古诗词,因此建议大家尽早从《古诗十九首》开始读起、背起,对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也必将为自身文学修养打下宽广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