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宋的观音像唐宋时代阿嵯耶观世音:唐宋时代云南曾建有南诏国与大理国,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这个白族人民所建地方政权的国度里,观音菩萨地位不凡,有独特的化现与形态,梵僧与阿嵯耶观世音可称为其代表。 大理崇圣寺出土《阿嵯耶观音》金像(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两宋因理学勃兴,士人崇尚义理而淡化宗教形式,大唐雕造佛像的风气渐走下坡,比较精华的作品大都借着笔墨挥洒,以发抒作者胸中逸气,不过在敦煌莫高窟及四川大足仍然可以看到观音菩萨的创作,兹仅就唐、宋二朝在观音创作上的不同略作比较: 1.性别上:唐代观音造像男、女相并行,一到宋代则趋向女性婉约之美,并出现中国人的面目。 2.形像上:中唐后的密教仪轨造像渐形消逝,正襟危坐之姿已不复见;代之而起的便是怡然坐卧之姿。 3.装饰上:大唐艳丽粲华,宋代简、淡、清、逸。 4.绘事上:唐人写真,有写实倾向,宋人重写意,淡色泽,去铅华,以白描画,反朴归真。 5.雕塑成就:唐代雕塑在造型上较为繁琐富丽,其神情界乎「人」「神」之间,无论颈项、臂饰、腕钏、璎珞等均亟尽豪华之能事,如莫高窟千佛洞盛唐的胁侍菩萨群像便是一例;反观宋代观音造像在宋人儒雅之风的洗礼之下,造像渗入了绘画性,使原本精雕细琢的装饰构件,成了趋近图案式的造型符号,如大足崖雕宋代之作。 宋代观音菩萨呈世俗化:宋代观音逐渐呈现民间世俗化的特点,其鲜明的标志就是作为观音传记的妙善公主传说的产生。北宋时期著名的寺庙有河北正定隆兴寺,俗称大佛寺。寺院大悲阁建有铜铸大悲观音像,其造像与寺庙在佛教史上极有地位。另外,宋代木雕铁铸观音像已颇流行,多为自由自在的游戏坐姿。
正定隆兴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