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雨吞平野,余寒勒早春。未增豪饮兴,先著苦吟身。 幽径萱芽短,方桥柳色新。闭门非为老,半世是闲人。 堂主一直喜欢陆游的这首《春雨》,特别是最后两句「闭门非为老,半世是闲人。」意思比较浅显,「关上门,与年老无关,只是因为经过人世沧桑的打磨,我已变成悠闲散淡之人,只想着,将尘世的喧嚣和烦扰,也关在门外。」 其实,陆游在闭门之前,门外的景色,早已变作清晰的底片存留记忆之中,幻化成精神田园。 觽堂生活家李巍巍就有着诗中意境的“闲人”生活。 钟情盆景的画家 李巍巍,又名李嵬嵬,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53年生于北京,潜心研究并致力于中国花鸟画艺术,师从于著名国画家刘继英先生、尹瘦石先生。 三十年前李巍巍开始玩盆景,最开始买盆景书自学,或者请教朋友,现在已经玩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盆景语言。 在院子里展示的盆景,加上培育温室里的盆景,大概有上千株,改天堂主将会跟大家详细分享。 李巍巍搬过几次家,不管到哪里都要带着自己的盆景,「有不少盆景,已经跟了我三十多年了,每一盆都是我得意的作品。」大概五年前,他离开闹市来到京郊,为这些心爱的盆景安了个家。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李巍巍在这方圆4亩的土地上,构建了一方安顿自我心灵的精神田园,在这方田园里,享受简约、平和、散淡、悠闲、自由、随意的生活。 ![]() ![]() 茶室:约50平米 ![]() 位于两间屋之间的阳光房待客区:约10平米 ![]() 版刻间:约40平米 ![]() 画室:约100平米 ![]() 阳光房养鱼观景池:约80平米 ![]() 厨房:约60平米 ![]() 厨房、茶室、版刻间、画室、阳光房大都是木材简易搭建起来的,并由一条条木质通道连接,在院子里形成半包围状。 ![]() 露天鱼池 ![]() 廊架上的藤蔓植物长出来会是一个非常好的纳凉场所 院子中间建造了露天鱼池以及夏天纳凉休闲的地方。 画画圈里的“老顽童” ![]() ![]() ![]() ![]() 李巍巍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遛狗、喂鸡喂鱼…… ![]() ![]() ![]() ![]() ![]() ![]() 除了摆弄盆景,李巍巍还喜欢收藏烟斗、古董、赏石、玩壶品茶……李巍巍几十年的好朋友,已故的泰州市书画院副院长俞振林曾这样评价他:「他在花鸟市场、古玩商店到处转悠,聊一会儿青花瓷、侃几句古家具,在圈里大家称他为“老顽童”,标准一个玩家。」 开始一种爱好容易,长情却不易 ![]() 李巍巍院子里的一花一木、一石一砾、一鸟一兽都是他五年来亲手栽植、铺排、养育的,每天跟它们相处,日积月累,无声无息,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最后它们就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可能正是因为这些习惯,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思考和选择,它让繁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让人不自觉的长情。 ![]() 李巍巍每天的生活非常充实,却不会刻意安排自己在固定的时间一定要干什么事情,而是心之所向,听从内心。 看到从小养到大的乌鸦把垃圾桶里的垃圾叨的满地都是,埋怨它几句,让它收敛一下自己的顽皮。 ![]() 把器皿里加满水招呼养了18年的猫咪过来喝水「它是我们家的长辈,非常有脾气,不是新水它不喝,水加不满也不喝。」 艺术是玩出来的 ![]() ![]() 李巍巍其实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作画。 孔子曾说过“游于艺”,大概意思为:艺术是玩出来的。李巍巍把所有爱好都玩到画中来了,可以说,他发展的所有爱好,都是为画画服务的。 ![]() ![]() ![]() ![]() 李巍巍非常喜欢从盆景上找画画的灵感。「其实盆景和画画之间都是相通的,盆景艺术贵在达到“平中求奇、稳中求险”的效果,这也正是画画追求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美。」 ![]() ![]() ![]() 「我比较擅长画花鸟画,不是画画需要的东西我不玩,我的画上出现的所有鸟,几乎我都养过,它们的举止神态都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 俞振林给李巍巍的画册写过的一篇文章中也曾提到:「他把盆景的造型、石头的形态、家具的雕花、钧瓷的窑变玩到一起,把现代的拓印、喷绘、冲水、泥浆和笔墨玩到一起,玩出了花样,玩出了面目一新。」 ![]() ![]() 「对于画画,我不属于那个勤学苦练的类型,是不择手段追求效果的人,只要能表达出色彩,不管是毛笔还是画油画的刷子,齐上阵。」 ![]() 李巍巍最后总结自己的生活方式时说,「其实我的生活很简单,我喜欢做减法,就像喝茶,用来解决饥渴才是茶的本意,很多人反而被一些茶艺的繁文缛节所累,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这让堂主想起宋代慧开禅师《颂古四十八首》的一句诗: “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李巍巍的闲,应该是内心的清闲,如果一个人的心头,不再为碌碌尘事所累,以一片清朗明撤的心境,品味四时更迭,遍观春秋代序,是不是可以算得上生活的最佳境界了?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