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古代曹氏四大家族,曹家人必看!

 曹国书馆 2018-08-16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蓝色字“曹氏大家族”,再点击“关注”,即可成功加入中华曹氏大家庭。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曹氏文化,传播曹氏正能量,结识天下曹氏宗亲!

曹氏,一个显赫的传奇家族,在华夏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卓越的成绩,曹氏家族人才辈出,创造了不少的家族传奇,以至于至今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曹氏家族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等领域,都踊跃出许许多多的人才!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些古代名声显赫的曹氏家族吧!


三国曹氏家族
1
家族背景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增强,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割据自立,一时间全国又陷入内战混乱之中。曹操初据有兖州,复收编了青州黄巾军三十万,势力渐强。他又将洛阳的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优势。建安五年(200),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大败袁绍,成为北方最强的军事集团。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军南下,占荆州,与在长江中下游的孙权对垒。孙、曹大军在赤壁会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刘备得以占据荆州,后入成都。从此,曹、孙、刘三大势力成鼎足之势。

1
家族人物

第一代

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国的缔造者和奠基者。中华民族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丕代汉后,曹操被尊称为“大魏武皇帝”,庙号“魏太祖”。


第二代

曹丕:魏武帝曹操次子,字子桓。沛国谯县人。曹操次子。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二十二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世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曹丕继位为丞相。年十月,立刻逼迫汉献帝禅位,改国号魏,自立为皇帝。

曹植: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字子建,沛国谯县人,生于东武阳,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冲: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东汉豫州刺史部谯县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第三代

曹叡:文帝曹丕子,220年被封为武德侯,次年齐公,再次年平原王。 公元226年5月丁巳日文帝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太和”。

曹奂,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宁之子本名曹璜,字景明,从260年继位到265年禅位于司马炎,此后被废为陈留王,谥号为元帝。


第四代

曹芳:为魏明帝曹叡之养子,封齐王,后立为太子。


曹髦: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曹芳被废,曹髦被立为魏国皇帝。

明清制墨名家
1
家族背景

明清两代,制墨业发展到了空前绝后的境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代制墨名家曹素功。


曹素功在清代是早期的在突出业绩的制墨家,他是接手的明代制墨名家吴叔大的墨肆“玄粟斋”,是曹氏制墨家族中首屈一指的始创者。

2
家族人物

第一代

曹素功,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卒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15-1689),歙县岩寺镇人,经历明清两代。名圣臣、字昌言、号素功,清顺治十二年秀才(1655),在曹素功四十五岁时成为贡生,身居官场。清康熙六年(1667),曹素功辞官,开始做制墨之营生。 曹氏生产的应市之墨,品种之多,造型亦繁杂,工艺精益求精。 他的活动年代是跨越明清两朝,从他成年算起,是从明代崇祯至清代康熙。从他辞官制墨到其去世(1667-1689),此时所造墨应为初代墨品,目前世面极为难得。

第二代

曹孝光(字永锡)(1632-1695),从明崇祯年间生活到清康熙年间。、


第三代

曹定远(字西侯),生活时代是从清顺治晚期至清乾隆早期,


曹霖远(字雨侯),它比曹定远岁数小九岁,但比曹定远早去世十二年。


第四代

曹士悦(字階立)和曹士恂(字鹤亭),生活时间是从清康熙中期至清乾隆年间。


第五代

曹锦(字旦中)(1719-1781)。曹世家族前五代所造之墨世面亦不多见。至此,曹氏家族的制墨还是主要以徽州歙县为主。

第六代

曹尧千和曹德酬,而曹引泉依然在歙县经营墨肆。第六代传人的活动时间是在清乾隆早期至清嘉庆年间,而此时,也正是整个清代制墨业的一个转折点。从清代中后期整个制墨业已逐渐开始出现不景气之征兆。各个制墨名家开始大量消减墨模,工艺水平、材料配制亦不如往昔。这与整个清代社会大背景是息息相关的,个人无力回天,当然曹家墨肆也不例外。

第十代

曹月舫(字乃桂),已到清朝末期。此时,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制墨所用原料漆和桐油被大量掠夺出口。随之而来进口到中国的炭墨,使中国传统的制墨业受到极大冲击。大的社会背景如此,也不能一概而论。各个时期也有精品墨出现,只不过量远不如从前。


第十一代

曹裕炳:曾为于右任“鸳鸯七誌斋”制墨,非常精致,亦属墨之精品。

清代曹雪芹家族
1
家族背景

曹雪芹的先祖中的一支在明代末年时,是清正白旗的一名包衣(奴隶)。清军入关后,隶属内务府,世代为奴,出身“下贱”。

康熙幼年生母早逝,全靠一位保姆抚养,康熙对此终身感恩不忘,这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母。康熙即位后不久就派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到江宁任织造监督,每年轮换的江宁织造到了曹玺任上,由改为终身任职,就连曹玺的子孙也特许继任,可谓显赫一时。


到了曹雪芹的父辈这一代,曹家已经显露败迹。康熙不忍其慈母之家如此衰败,就特许曹寅弟弟曹宣的孩子曹頫过继给曹寅,继任江宁织造。此时曹頫尚小,曹家的命运岌岌可危。


康熙驾崩后,雍正皇帝即位。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上谕着江南总督范时绎查封曹頫家产。所以历史上认定的曹家被抄时间应该是在雍正六年正月。而对于被查抄的原因,则众说纷纭,结论不同,成为曹学谜案之一。

2
家族人物

第一代
曹锡远:又名曹宝、曹世选,明沈阳中卫指挥使,降清为正白旗包衣。

第二代

曹振彦:曹锡远之子,任浙江盐法道。

第三代
曹玺:曹振彦长子,又名曹尔玉,曹家第一位江宁织造,工部尚书衔,生年不详,卒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夏。

曹鼎:曹振彦次子,又名尔正,原任佐领。

第四代

曹寅:曹玺庶长子,官至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生于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卒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八月二十三日。

曹荃:曹玺嫡子,原名曹宣,避讳康熙玄烨的“玄”字,故改名曹荃。南巡图监画,司库,生于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花朝节,卒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

第五代
曹顺:乳名赫达色,曹寅原配顾氏所生,过继曹荃。采办龙江、淮安、临清、赣关、南新五关铜筋,号雪芹,写作“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的《红楼梦》,生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卒年不详。

曹颜:乳名珍儿,曹寅继室李氏所生,是出生在曹家的康熙皇子,生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卒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

曹颙:乳名连生,曹寅与继室李氏所生,江宁织造。生于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卒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正月初八。

曹頔:乳名骥儿,曹荃次子,即为曹顺“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红楼梦》作序的“棠村”,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卒年不详。


曹颀:乳名桑额,曹荃第三子,任二等侍卫,兼佐领。约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至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之间,卒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之前。


曹頫:曹荃第四子,曹颙死后,出继伯父曹寅名下,奉养曹寅之妻李氏,江宁织造。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被革职抄家,也是《石头记》的批书人“畸笏叟”,约生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


第六代

曹霑(曹雪芹):曹頫长子,乳名“天保”。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江宁织造曹家抄家时从阴沟逃出,后出继在叔祖曹宜支系。约生于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石头记》,因书中“碍语”有悼明之亡祈盼汉族复兴的寓意,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除夕诈死,隐姓埋名消逝他乡期间续书后四十回。


曹頫次子:曹霑之弟,庚辰本批书人“鉴堂”。

第七代
曹顺之孙:《石头记》第二十四回,邢夫人骂贾琮“哪里找活猴儿去!你那奶妈子死绝了,也不收拾收拾你,弄的黑眉乌嘴的,哪里像大家子念书的孩子”,贾琮原型就是曹顺的长孙。曹顺长子的童养媳是太子胤礽养在曹家的私生女“秦可卿”,因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故又续娶生子。

明清太谷曹家
1
家族背景

曹氏原住晋源县花塔村(今属太原市晋源区),明洪武年间迁至太谷县北恍村。曹氏发迹,始于明末清初人曹三喜。当时三喜为谋生,随人至东北三座塔(在今辽宁朝阳县),租地种菜、豆类。辛苦经营多年,日渐发达。这时,原合伙人提出分开各自经营。三喜独立经营后,由磨豆腐、养猪,又发展到用高粱酿酒,进而开杂货铺,后又兼并了原合伙人的生意。此后,曹三喜又将商号开办到赤峰、凌源及建昌等地,经营范围也扩展为杂货业、典当业、酿酒业。后来又在沈阳、四平、锦州等地设立商号。这样,曹氏已成为关外大商。

2
家族人物

第一代

曹邦彦:原籍为太原县花塔村人(今属太原市晋源区),世代务农,兼以卖砂锅为生。


第十一代

曹晋卿:明代洪武年间,曹晋卿从花塔村迁居到太谷县北洸村,“专务耕作于村东”。农闲时,曹晋卿以点豆腐、发点豆芽贴补家用,遇到灾年还得忍饥挨饿。


第十四代

曹三喜:曹三喜使曹家由一个农民走向一代巨商的关键转折性人物。他不满现状,独闯关东到了原东北热河省的三座塔村,曹家商业发展到鼎盛时期,商号达640多座,资产高达1千余万两白银,曹家总雇员达三万七千人。


第十六代

曹兆远运用股份制形式,将家族中的七份财产,各家出资白银10万两,集股合营,组成专门的经营机构“曹七合”,不久因其三子过继曹兆鹏,改为“六德公”,各家以股取利。

第二十代

曹中美:曹中美继任第四任专东,曹家经商地域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也从蒙俄发展到德国、英国、日本、朝鲜等国家,此时的曹家已经拥有商号640余座,从业人员3700余人,总资产达1200余万两白银的巨型“跨国公司”。


第二十二代

曹师肃:曹家留在东北的最后一位大东家,也是建国后公私合营中曹家出资最多的民族资本家,曾多次担任辽宁开原市政协委员,1992年去世。“我所知道的曹家后人,多从事文教类工作,只有年轻一辈才有人在逐渐开始经商。

华夏历史长河中

曹氏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传奇!

曹家人顶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