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娱乐方式极其有限,不像现代的信息时代,脑洞够大,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对对联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趣味娱乐方式,也是古代高端人士的消遣方法。对联又叫对对子,往往要求上下联对仗工整,如果能够前后照应,那就更妙了。在对联这种文化中,历来就有很多有趣的才子佳话,他们留下的很多优秀作品,至今还让后人拍手称赞。 历史上也有很多文人和对联结下了很深的渊源,因此还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在今人读来,仍能感受到当时的浓厚人文气息。其中不乏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对联,还有一些双关类型的对联,让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也直接说明了对联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代有很多对对子名家,比如乾隆,纪晓岚,苏轼,佛印等人,这些都是历史上比较有名气的角色。自然,除了古代的“公众人物”,民间也有不少不知名的对对子高手,这些之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总之,对对子是一件积极健康的事,所以古代人都非常热衷。 在清代的江浙地区,就曾经有一位才女,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还很漂亮。她曾经和一位富商喜结连理,两人婚后非常幸福,但好景不长,富商便染了重病去世了。 年纪轻轻的才女就这样成了寡妇,自然不太甘心。她受不了独守空房的寂寞,而且周围的人都劝她再找一个,于是就下定了决心“征婚”。 才女的想法就是和一般女子不一样,这个女子为了征婚,出了一个上联: 很容易看出,才女是在抱怨和感叹自己的命运悲惨,丈夫早早地就离开了自己,而自己只能独守空房。她还放出话,说只要谁对出了让自己满意的下联,便会嫁给那个人。 原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为自己征得一个英俊潇洒同时又学富五车的大才子做相公,但事实却是残酷的。果真没过几天,就收到了一个极佳的下联: 对仗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水平也很高,姑娘暗自高兴,一位捡到了一个风流大才子。结过终于见到了对方,却把自己给吓了一大跳,还迅速羞红了脸,原来这对出下联的人居然是一个八旬老汉。 才女很是尴尬,陷入两难,一方面自己不愿嫁给这样的老头,另一方面自己又不能失信于人,该怎么办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