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部之仲景条文

 鉴益堂 2018-08-16
我以前读伤寒的时候曾写过一篇通读伤寒感觉仲景太阳病分上中下三篇,背为阳腹为阴,觉得既有仲景三篇之安排又有经络之统一的观点。今天把仲景提到背的条文集起来再读结合临证又有新的感悟。病人常提到背寒背冷、背沉如背磨盘、背热如背鏊子、背痒。至于肩胛骨处(病入膏肓扁鹊)疼、搭背疮(很少见)、背部纤维肌瘤等,这些都好像仲景的血痹虚劳之侠瘿,虚劳,人老先老腿,其实有时先反应到背。背部发热学府逐瘀丸的影子。背部痤疮与肺胸部瘀热有关,白虎汤人参汤有背微恶寒,临证虽没有见到,但把它扩充至背部或腰部疾病从胃等腹部治疗提供了很好的针灸思路。有的人胃有毛病伴随背恶寒的例子。心下有留饮、附子汤、膈上病痰的喘咳引发的背痛腰疼、目泣等的伏饮,这个见风流泪,你在辨证基础上加一味车前子的经验往往有效。这说明腰背与停痰素饮有关,肾着汤虽然只提到腰,肾着汤也是治疗水饮的。把腰背归于肾是现实中脏腑辨证普遍存在的,但是也不是万能的。背与表大体上牵扯到后脑勺头疼恶风,这样你按太阳病葛根汤或加羌活都是可以的。可是很多不是表证,你像这个痉病、独头摇、背弓反张、面经等,虽然仲景提出了柔痉和刚劲痉的瓜蒌桂枝汤和胡老提出的葛根汤,这些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这里收录了痉湿暍的7和16两条,基本上是否定寒和下发的。独头摇的你看见头热之、头汗出、恶寒你发汗是不行的,汗后脉如蛇形就是津液虚了,发汗前没有查到津液虚的指征;你看见口燥烦欲饮,你用下法也错了,因为他欲饮水而不得就像有留饮,虽然有汗但还想靠近火暖和一点。头汗出我们原来有虚的解释,这里说有湿。这个是仲景的思想,实际中从肝风来处方也大有人在,效果呢鬼知道。
背不仅联系肺更、胃,还与心有关,背疼彻心也好,心痛彻背也好,都与心有关。
总之你与背腰相关的不论你从脏腑的胃肺心肾,还是表,还是虚劳,还是从痰饮,仲景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广阔的思路,至于方证的取得那只能找仲景的思路举一反三了。灯笼热的血府逐瘀丸也是很好的补充思路。这样理解也完全没有偏离胡老的六经之经痰血食之韦的辨证总纲。至于脏腑经络也不是不可借鉴。
葛根:表证的背有桂枝加葛根汤14,葛根汤31;
熨背:古代一种发汗法110;
背恶寒:白虎加人参汤169,附子汤304,心下有留饮
家金匮痰饮8;
腰痛背强:表里脉分
金匮脏腑9、金匮痰饮喘咳11背痛腰疼目泣 伏饮
痉病:金匮痉湿暍7、16;
马刀侠瘿:金匮
虚劳10;
胸背相连:金匮胸痹3、4、9、五脏9;
宋板伤寒论
搜索“背”结果:
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2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一作二日内烧瓦熨背。大汗出。火气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发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3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7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30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金匮要略1
脏腑经络先后病
9、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金匮要略2
痉湿暍
7、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16、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金匮要略6
血痹虚劳
10、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宋本、赵本作苦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
金匮要略9
胸痹心痛短气
3、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
4、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楼薤白半夏汤主之。
9、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金匮要略11
五脏风寒积聚
9、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金匮要略12
痰饮咳嗽
8、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11、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