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完这首诗,不禁为安静而孤独的李白伤心

 仙人洞主晨曦馆 2018-08-16

天才,总是孤独的,被贺知章直呼为“谪仙人”的李白应该也是孤独的,只是他那光芒万丈的耀眼才华,还有那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称号,把他的孤独严严实实地遮挡在他身后,让人无法察觉。

因为孤独,所以他爱酒,尽管他知道“借酒消愁愁更愁”,但他却时时用酒来销那“万古愁”,“但愿长醉不复醒”,只因为他相信“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也因为孤独,所以他爱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在他眼里,只有天上的那轮照尽古人又照今人的明月才是他的知己,因为只有月才会时时伴着他,只有月才会在黑暗的夜晚给他光明。

所以,李白写酒,写月,更多的是在写他的孤独,只是真性情的李白,却把那一层薄薄的孤独被他巧妙地掩盖了,人们看不到而已。

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再看独自坐在敬亭山下的李白,也是孤独的,但是,这时,历尽所有悲欢的李白,却是真正地孤独着,他不再故意制造点热闹出来安慰自己了,或者,是那颗苍老的心,再也无法制造出热闹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在敬亭山,鸟都飞走了,完全不见了踪影,天上的云也慢悠悠地往别处飘走了,它们仿佛也如那凉炎世态的人们一样,都离李白而去了。倘若是以往,天上的鸟和云,此时肯定是要来和李白共耍的,然而这时整座山里,就只剩下李白一个人,只有孤独的李白安静地看着孤独的敬亭山。

李白安静地看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也安静地看着李白,他们就这样安静地互相看着,总也看不够。或许,李白这时还是想证明自己并不是孤独的,毕竟,有了一山,一人,也不算孤独了。可是,此时,我却再也无法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心情来读这时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尽管只是一动一静的区别,但是这是这一动一静对比,反而更突显出李白晚年的苍凉孤独,也让我更加增添了难以名说的伤感。

读了前者我会为李白的天真烂漫而会心一笑,读了后者,只觉得心里被千斤锤压着,沉重得透不过气,两行泪,不知何时已开始在脸颊上流淌了,莫名地为这个安静而孤独的李白伤心。

热闹了大半生的李白,而今却是孤独无人与说,只能对着这不能语、不懂情的敬亭山,默默地在这无言的相望中寻找安慰。读着这样的李白,怎能让人不落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