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收藏的几本黄埔军校同学录,兼谈不同时期同学录的制作与变化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18-08-16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五——各时期的黄埔军校同学录

民国时期,各学校在毕业季编印同学录蔚然成风,黄埔军校也不例外,无论条件多艰苦,每期都有同学录,久之自成体系,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黄埔军校同学录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我将根据自身的一部分收藏略加讲述,通过本文,读者朋友可以看到一些不同时期黄埔军校同学录的风貌,对此产生大致了解。唯个人能力有限,所藏的在浩瀚黄埔历史中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范本还是非常有限。

黄埔同学在校期间通常会成立同学录筹备委员会,负责相关事宜。制作一本同学录,其实是挺复杂的,需要经过诸如文字资料收集、照相、校对、制版、印刷、装订等多道细致的工序,非数月之功不能成也。即便是搁在今天完全实现电子化,操作起来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虽说照相技术已经比较普及,但制版却不是寻常作坊所能为之。一本同学录制作的好坏,从中大致可以看出一所学校的地位和实力,再往深层次看,则又是当时国力的体现。

抗战爆发前的黄埔同学录,多是右侧打孔以铁环或钉扣精装,内页采用道林纸印制,这种纸张全部仰仗进口,可谓当时最好的材料。一期的神物只在军博有,但四到八期的我都曾见过实物,可谓非常精美。下图是武汉分校第七期同学录内页,照片效果非常清晰,时隔近90年,纸张状况依然良好。
 图1:武汉分校第七期同学录内页

然而到了抗战时期,对外口岸被日寇封锁,各种物资奇缺,军校学生有时连肚子都填不饱,再想要制作一册精致的同学录,便成天方夜谭了。抗战时期黄埔同学录大体的趋势,是开本越来越小,纸张越来越糙,制作越来越简。以本校18期1总队、19期1总队同学录为例,虽然勉强维持了小16开精装本,但为了节省纸张,同学照片被压缩成了指甲盖大小,一页上排列大几十人,效果自然很一般。这两期同学录形制相近,除少数印刷照片的页面采用略好一些的纸张,其余均为土纸,甚至连页面都裁剪不齐。即便是这些略好的纸张,经过时间的洗礼,也变得很酥脆,特别容易掉渣,与战前的道林纸差距明显。 
图2:19期1总队同学录封面 
图3:18期1总队同学录的照片页

相比各分校,本校这还是算好的。且来看看西安第七分校的同学录,在大后方的七分校规模最大,条件还算相对好的,但16期15总队只制作出一册64开的小本子,照片效果非常一般,有些同学的五官都无法看清。在一些条件更艰苦的分校,有时甚至连收录照片都已无法实现。二分校17期21总队、五分校16期18总队同学录便是例子,后者除了封面的木版画,内页是一张照片也无。 
图4:第七分校16期15总队同学录
图5:第五分校16期18总队同学录

第二分校位于湘西武冈,虽然偏僻山城的物质条件较差,但照相并不是问题,学生毕业证书和登记证上都贴有标准照可佐证。同学录不能收录照片的原因,还是在排版印刷环节。正如上文所说,这个环节对于承印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关于这一点,桂林第六分校17期17总队同学录的编后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当年该总队在编印同学录时,也同样因为制版困难而一筹莫展,正巧湖南一家大印刷厂来桂林筹建分厂,让事情有了转机,最终同学录从筹备到付梓用时三月,一千多名黄埔生的英姿得以留存世间。 
图6:22期3总队同学录

抗战胜利后,20、21、22期同学录的制作水准有所恢复,但纸张质量与战前还是有些差距,毕竟八年抗战对国力消耗太大了。前年我曾在西昌采访了毕业于西安督训处的黄埔21期刘志祯老先生,他正好担任过该期同学录的编委,全程参与制作。据他回忆,当时是从西安请来照相馆的师傅来校为同学们一一拍照,在最后的付印阶段,刘志祯住在印刷厂负责校对、监印工作近一个月。时隔70多年,他还清楚记得看到精美的同学录成品出来时的激动之情。下图是1949年7月的22期3总队同学录,其封面为皮质烫金,上面还嵌有精美的暗纹,制作非常讲究。只是好景不长,随着国民政府的全面溃败,黄埔军校同学录在大陆终成绝唱了。

值此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特发此文,致敬黄埔前辈!



静思斋 于岳

2018年8月1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