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声有新人》节目里,一对交大博士夫妻火了,原因不是相声讲得有多精彩,而是他们怒怼评委郭德纲犯了众怒。 不妨一起来看看这段视频👇 虽然研究君不是郭德纲的粉丝,但不得不说这两位选手在郭德纲面前一开口就已经输了。 01 不会说话的人 一开口就已经输了 这对博士夫妻张口闭口就是自己的博士学历,放佛有着这个学历,做什么事情都能倍儿自信。 一上场就找存在感,食指对着郭德纲挑衅一般的发问:你不认识我是吧? 而这还不算完,拿着自己出的三本书硬要送给郭德纲,还嘲讽地来一句:我估计您能看懂这本差不多。 而且赠送的书里留言:看懂难,应用难,咀嚼咀嚼。 且不说这位博士缺乏一个晚辈对行业内知名前辈基本的尊敬,单就这剑拔弩张的开头和嚣张的气焰,淘汰你就已经有了充分的理由。 不过,尽管这两位博士大开嘲讽技能,郭德纲的回应却配得上其“大师”的身份,在面对“你不认识我是吧”这个问题的时候,打个太极“那你让我认识认识”;在被嘲讽看不懂书的时候,回答“好的,我努力”,还顺便幽默一句“人家不空手来,太好了”。 尽管郭德纲凭借自己的幽默功底打了不少圆场,但这两位似乎并没有感受到郭的良苦用心,在被淘汰甚至放狠话:我们走着瞧。 如此嚣张跋扈,如果有拿的出手作品倒也能理解,但这两位博士的相声到底讲的怎么样呢?不知道是不是研究君笑点高,反正我一丝也笑不出来,题为《好浪漫啊》的相声,不是在嘲讽高学历的人“书呆子”形象就是嘲讽其他相声演员讲老段子……整个论调就是:我博士生讲相声就是比别人高级。 而台下观众的表情,或许都比他们的相声搞笑。 实力一般,一开口就毁掉了第一印象,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获得成功?可惜的是,这两位博士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在节目之后的微博里将自己的淘汰归结于“门户之见”,字里行间全是委屈。 02 不管能力强不强 好好说话都是一种教养 抛开相声水平高低,无论是不是博士身份,好好说话都是一种教养。相反,学历高,而说话素养低,更加让人讨厌。 职场上,好好说话绝对是一个人的硬实力,而不会说话往往就是在砸场子。 研究君举个HR校招的例子。 去年10月苏宁校招HR负责人在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进行宣讲,一般套路无非是夸夸学校夸夸学生大家投简历吧,可苏宁这位HR偏偏不走寻常路,我们看看她都说了些啥: 好岗位比如管培,只留给985、211,如果给了你们,中大华工怎么办? 不管是广工还是广金,你们二本都一样,人家华农还是省211呢,人家都没说话。 你们和好学校的待遇肯定不同。 这样说话,摆明着是在找茬,当场就有听宣讲会的学生离席。后来这位HR也被批评得体无完肤,同时也被苏宁免职。不想要广工的学生不来校招即可,又何必跑到人家的场子公开嘲讽呢? 类似的例子,还有前两天研究君发布的买奶茶迟到30分钟,HR扣工资的事情。就事情本身而言,HR没有做错。但HR有点居高临下的说话方式,很多敏感一点的员工都无法接受。 这个职场就是这样,会说话的人能把事情办简单,而不会说话还要拼命乱说的人,将处处受阻,就算做正确的事,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03 永远别秀身份优越感 会说话的HR才更受欢迎 研究君今天说的三个反面案例人物,其实都有1个特点:他们有着强烈的身份优越感。 说相声的博士夫妻,张口就是自己的博士学历,就连相声里也全是博士怎么样怎么样,放佛博士说相声就是高人一等,其他相声演员都是土老炮!苏宁和扣工资的HR,同样在秀身份的优越性,对于应聘的学生和员工而言,他们制定着规则。 开口之前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种秀优越感的方式,无非是想通过贬低别人来提高对自己的自信。然而,一个人的价值从来不是贬低别人体现出来的,你真正几斤几两,说相声的请用观众的笑声说话,职场上请用业绩说话。 一个优秀的人,根本不需要靠言语上的攻击性来获得自己的优越感,更不需要靠贬低别人获得存在感,他们明确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可以不必做什么。 我们见过诸多企业高管,尽管事业有成却保持谦卑,说话有礼有节;而太多的小生意人,虽然兜里有钱,说话却有失涵养,一起聊天聊不到几句,就聊不下去了。 生活是活给自己的,与别人无关。但很多时候,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也能决定你的人生高度。HR更是如此,这份天天需要与员工打交道的工作,“会说话”简直可以写到HR的岗位说明书里,无论何时,与员工交流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真诚,少一点敷衍,少一点身份距离感,HR的工作才会更容易推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