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治疗大师斯科特·派克说: 自信必须从幼年开始培养,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事倍功半。 在孩子小时候,能够帮助他做到这4件事的家庭,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1.建立外表自信 得体整洁的衣着、发型、外貌重要吗? 很重要,那是孩子身体自信的基础。 仔细观察,穿上公主裙的女孩,穿上白衬衫、吊带裤和皮鞋的男孩,是不是比平时更有活力和自信?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对美毫无知觉。 有个著名的实验。一个6岁女孩穿上不同的衣着,进入同一家餐厅。 当她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时,餐厅里的人热情地跟她搭讪、聊天,甚至抚摸、亲吻她。 当她换上邋遢破旧的衣服后,所有人都对她露出怀疑、嫌弃的表情,甚至请服务员将她赶出去。 方才自信满满的女孩开始难过,哭泣着跑出去,导致实验中断。 得体的外表妆扮不仅是一种幼儿审美培养,更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判断:我是可爱的、受欢迎的、值得信赖的,从而反馈到内心的自信能量上。 所以,请给孩子穿干净、合身、色彩和谐的衣服,穿合脚又整洁的鞋子,保持干净、顺畅的发型,修剪整洁的指甲,这是孩子自信最初的来源。 外表美美的孩子,才能带着一颗美美的心,奔向美美的未来。 2.建立体能自信 近日,我国首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出炉,中小学生普遍有超重、近视和睡眠不足等健康问题。 专家称,这背后是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对美育、体育的忽视。 我们只顾让孩子好好学习,却忽视了自信心的全方位拓展。 在欧美国家,体育运动是精英教育的一部分,孩子每天运动的时间超过3小时。 运动不但能让孩子身体健康,还能让他体验到对力量的掌控感,激发出「体能自尊」。 一个体能自尊高的孩子,会把对身体掌控的自信,迁延到学习、生活和社交中,面对困难时会更有勇气。 前不久,泰国少年足球队12个孩子和教练被困山洞10多天,他们靠着强大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勇渡难关。 被搜救员发现时,这群孩子没一个痛哭流涕,反而面带微笑,积极回应。 这就是「体能自信」带给孩子的能量和奇迹! 3.建立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心理学家说, 孩子对成年人的需求无非是被激励、被承认,肯定和积极回应。 在培养孩子自信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用言语、行动,让孩子认识到「我有优点」「我的努力被看到了」 「我能行」,帮助他建立起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意大利有位爱唱歌的小男孩,却常被老师嘲讽:「你五音不全,声音像风吹百叶箱一样难听。」 男孩沮丧极了。 母亲安慰他说:「其实你今天的歌声比昨天好听多了,每天都在进步。」 男孩的沮丧一扫而空,又找回一点自信。 后来,他成为了著名的歌剧演唱家。 他说:正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孩子如此渴望自己的表现被肯定,因为那是他们发展自信心的重要方式。 4.建立群体中的自信 除了需要大人的肯定,孩子也需要得到同伴的认可,稳固自信。 同事家儿子,刚上一年级。 本来在幼儿园是佼佼者的他,突然发现有些同学成绩更好,更受欢迎,而他一下子默默无闻,有种被孤立的感觉,自卑、消沉了很久。 同事和老师沟通后,特意让他在同学面前展示了强大的纸模手工能力,惊呆了的同学纷纷找他来学习。 得到了同伴的认可,他又重拾自信,变得乐观开朗。 心理学家说,孩子需要在群体社交中获得接纳、认可,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群体中的「首领」。 当孩子感觉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是被需要的,是被了解、被肯定、被羡慕的,自然会产生愉悦感和自信,从而甜暖一生。 自信的孩子是饱满的,充盈的,有活力的,像灿烂的七色堇,昂首傲然向阳。 没有自信的孩子是干瘪的,无趣的,没有生命力的,像垂头耷脑的枯草,苦闷潦倒。 毁掉孩子的自信,太容易: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不留神。 而呵护孩子的自信,也很容易: 爱他、接纳他、鼓励他, 永远有智慧地爱着他。 唯此,吾儿才能叶茂于冠, 鹰击于空,悦享余生。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 |
|
来自: 昵称52216650 >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