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灵遁者:人性的人格发展理论
2018-08-27 | 阅:  转:  |  分享 
  
人性的人格发展理论

——灵遁者

前面两个章节我们围绕人性的公理,展开讨论,形成新认识。本章就是要在新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人性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人格不单包括性格,还包括信念、自我观念等等。

为了让大家在读本章的时候更好的理解内容,我还是将人性的10大公理和两个推论拿出来。

人性的10大公理:

公理一:意识产生的生物学机理别无差别。

其他表述:此意识和彼意识无本质差别。

公理二:意识是由先天力量和后天力量共同驱动的。

公理三:生命体体征存在时,意识时刻存在。

公理四:社会中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

公理五:概念性的东西,必须是后天建立的。

公理六:真伪的概念存在,但无法界定。

也可以这样表述:人是具有矛盾性意识的,即人的意识一定有非理性的一面。

公理七:意识产生于行为之前。

公理八:记忆机制表明遗忘是不可避免的。

公理九:潜意识内容的提取具有不确定性。

公理十:从遗传和发展角度共同来说,意识总服务于如何更好的存在。

两个推论:

第一个是:选择是博弈的结果。

第二个是:理性是后天建立起来的。

关于人格的发展,依然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先天因素,一方面是后天因素。我在上一章提到过,不赞同佛洛依德人格发展理论,因为他夸大了先天性欲望因素,即性对于人的发展影响。但他的人格结构理论,值得借鉴。

在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在晚期,他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人格学说,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其中蕴含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性的冲动。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指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本我和自我之间,监督自我,予以适当满足。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相应地发展为研究这三部分的内容和相互关系。

我们经常说,到了一个年龄,就有一个年龄要干的事情。这是人根据人发展的经验,所以说的俗语。到了上学年龄,就上学。到了结婚年龄,就结婚。到了工作年龄,就工作。我其实不太清楚,其他心理学家是怎么发展人格理论的。但还是认为用年龄来划分合适。

我知道佛洛依德是以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来划分的。就是以“性”的主线来发展人格理论的。我还是要以年龄来划分,作为人格发展理论的阶段。

大概思路是这样的,以年龄来划分,不同的年龄段,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同。而主要矛盾,就是主要驱动力。所以这对于人格的发展,起主要作用,是主线。也就是我把分析哲学的方法,拿到这里来,作为分析人格发展的武器。同时其实在分析人格发展理论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后天教育,和文化区别。所以我在此书中的划分,以我国的基本情况来划分的。可能不适合一些西方国家。因为按照公理五:概念性的东西,必须是后天建立的。也就是理性是后天建立起来的。而概念性的东西,就是约定成俗的东西。不同国家会有不同。所以我们会说,入乡随俗。

我的划分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是0——2岁,是婴儿生长期。此时孩子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过大脑神经高速发展,此时的一切外在刺激,对于之后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就是身体发育和求知欲的矛盾。所谓的求知欲,是说孩子对周围刺激信息的反应。对于一切都是好奇的。这个时期,健康营养很很重要。

第二阶段是2——10岁,2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就是可以认识到自己是自己。这个实验是有的。就是对着镜子,给孩子脸上贴个小红点。基本两岁之后的孩子,会意识到镜子中的孩子,就是自己,会用手拿开脸上的小红点。2岁之前,很少有这个意识表现。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了初步教育,开始与除自己父母的人,广泛的接触了。概念性,社会性在这个阶段萌芽,并随时间飞速发展。但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还孩子子与父母矛盾。因为这个阶段,父母对于孩子接触是最多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所以这个阶段的教育,我要告诉所有的父母,一定不要让孩子过多的满足自己的欲望。也就是抑制他为所欲为。这个是很重要的。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形成了自我意识,但自我剖析和认识能力,辨别能力并不高。也就是他所接触的教育,都是最基本的概念多。

同时有自我意识的孩子,就一定开始有自卑,害羞,怯懦,好表现等等情况。这是很正常的。家长要注意引导。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主要教育任务其实不在学校,而在家庭。这个时候,孩子也依赖家庭。再次强调,引导行为非常重要。

举一个例子,孩子的童年生涯,基本就是这个时期为主。所以孩子有快乐还是悲惨的童年,就主要在这个阶段。上面说了,孩子虽然自我意识有了,概念性,社会性意识大大发展,但分析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还是不足。所以家长必须做正确的引导。

比如你体罚孩子,不是不可以。但你体罚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体罚。因为孩子多数有时候分析不出来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你的体罚太过分。就觉得自己的父母残暴,打压自己,慢慢变的自卑,怯懦。

不让这个时期的孩子为所欲为是家长的责任。但奖罚分明,给予孩子足够的玩乐的时间和正确的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个时期,学习不是主要矛盾。如果这个时候,学习变成主要矛盾,那这个孩子的学习压力会非常大,会抑制他天性发展。其实对于长远学习,是不利的。哪怕这个时期,学习成绩差,也问题不大。这个时期,家长和学校应该以培养学习和阅读兴趣为主。这样才是对于长期学习的有力保障。

同时6岁之后的孩子,就开始对异性有吸引和关注了。就已经会萌发自己和异性是不同的。会关注异性的行为点滴。

第三个阶段10——20岁。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习,所以大多数驱动力和抑制力都是以学习为主线展开的。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膨胀,要脱离父母,开始有逆反心理的行为增多。要求有更独立的空间,隐私的空间。所以与父母的矛盾,也是最多的。

孩子人格发展的第二阶段,如果处理不好,父母和孩子关系不融洽,那么这个阶段,就很棘手。随着他的身体的发育,受教育程度的加深,是自我意识膨胀的原因。会想表现出不一样的自己。这样吸引老师,同学,异性的关注。也是我们经常,回忆说那个时候的我们最傻,也最真。这个就是其中原因。异想天开,思维活跃的时期。

这个时期,由于身体的发育,性的刺激,也开始生长。所以对于异性渴望,会表现出来。开始更加注重仪表,体征等等。

这个时候,最好的教育还是引导。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恋爱观。其实恋爱倒是也不要过多的去阻碍。早恋是一个问题,因为主要矛盾是学习,所以精力应该放在学习上,这点没有错。但孩子如果认识不到这个点,需要巧妙的引导。

但还有一种是恋爱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的。所以这样可以减少各方面的压力和冲突。对于孩子也是健康的。

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是积极乐观,最好热衷于体育,音乐,来分散精力,来分散学习压力。这是一个点,是一个释放压力的点。

关于叛逆,其实引导方法简单,给予他施展自己的想法的时间,也关注他。但杜绝被不良事物诱惑。因为这个时期,好奇心和表现欲会很容易,被人利用。

第四个阶段20——30岁。这个时期是身体,颜值,学习能力的巅峰。也是最为激荡的岁月。因为这个时期,矛盾的方面各种交汇。婚恋孩子,工作,对于未来的担忧。这三大矛盾无可避免,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压力非常大。又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属于初入社会。开始对于社会认识加深。

所以这个时期会迷茫,自卑,自闭,当然也有自恋,敏感。有句话叫,谁的青春不迷茫。有些早熟的孩子,在第三个阶段,就会表现出这些。也是正常的。因为人的发展轨迹和快慢是不一样的。

我本人正处于这个时期,或者说这个时期刚刚过去。我今年是31岁。回顾我自己,这个时期基本上是远离家乡,在他乡四处奔走的感觉。每天都是新的东西,但好像很多新的东西,只是看着是新的。很多人在都市中会有这样的感觉。很正常。就像我在上一章说的,人活的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在这个时期的迷茫和无助中确立自己,确立自信,确立处事风格,确立真正的独立。这样的你,无论是有钱,还是没有钱,都是难能可贵的。

所有的交汇,就化成了压力。压力所导致的各种心理不快。这个时期很多人会出现失眠,焦虑,无助,失望,自卑等等问题。当然你如果都没有这些问题,是乐观,是自信的。那我恭喜你,你活的成功。

记住这样一句话,所有的精神压力病患者,都活的不算成功。不管他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有多少钱。就好比,有人是明星,不缺钱,有颜值但还是自杀。为什么?比如乔任梁,张国荣,李晓,陈百强,本兮,陈琳等人。所以活的有名,有钱,不一定就成功。活的坦然,活的自信,活的独立才叫成功。做到这点之后,你就不会去攀比,因为那些东西,不是你的追求了。那些东西,只是你的工具。

很多人把那些东西当作成功,背着那样的东西越多,越疲惫不堪。就像明星,你感觉混的累,为什么不闲闲呢。因为他害怕闲下来,自己就没有名望了。懂了吗?送给每个人这个观点。一定要记住。

所以在你有精神困难的时候,你有恐惧的时候,你要找到出口。自己找也好,找心理医生也好。我自己虽然不是心理医生,也开导过不少人。其实知识是最好的心理医生。这种知识是很广的,比如佛学,道学,散文等等。一个佛可以顶一万个心理医生。如果你不喜欢这些,你可以运动,跑步,跳舞,唱歌,和朋友聊天等等。

给大家一些建议:

对于情,勇敢但不固执。

对于工作,最好是找喜欢的,感兴趣的,然后坚持下去。哪怕薪水微薄。

对于朋友,找对口味的,能聊的来的。不讲究,不迎合,互相鼓励,互相学习的那种。

对于父母,要开始理解,并开始关心父母,孝顺父母。

对于孩子,让他快乐的生活,而不是富裕的生活。

第五个阶段30——50岁。

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事业和健康。同时孩子也成为了次要矛盾。最突出的是事业矛盾。即生存的压力。因为这个时候,来自长辈的帮助和扶持,开始没有了。并且长辈成为自己的责任,儿女更是责任。夫妻双方,也会围绕责任而存在。夫妻双方矛盾,也会增多。很多人会觉得生活变的索然无味。自己是为别人而活。所以这个时期,有中年人的生存的困惑。

这个时期,人的颜值,体力会下降。这个时期,一个人过的快乐与否,其实全在脸上。懂相学的人一看,就明白了。

第六个阶段50——70岁。

这个阶段,健康是主要矛盾。身体机能的急剧下滑,使得健康问题突出了。同时孩子成为生活的矛盾。这个时期,人有被岁月“抛弃”的感觉。所以孤独感与日俱增。尤其和家人之间的联系,在这个阶段,是很重要的。如果长期没有家人的联系,这个阶段的老人,就孤僻,难以相处。

第七个阶段70岁之后。

很明显,70岁之后老人,主要矛盾是健康问题。药不离身,身体经常不舒服。开始有对死亡的种种幻想和恐惧。就我自己身边的亲人。我奶奶和外婆最明显,嘴上都是不害怕死亡,都很明理。但经常说看见这个了,看见那个了。

这个时期的老人,有的很敏感,就像小孩。其实这是脑结构发生变化和思维发生变化的结果。

以上就是我对人格发展的七个阶段的解读。其实性便随着这七个阶段,但我不认为起的作用非常大。如果一定要量化,我给出20%的量化。

其实你会发现,每个阶段的划分,不可能明确。年龄是明确的,但是人格发展的阶段,是不明确的。希望你每个阶段,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最后简单来说一下,描述人格和性格的一些词汇。比如焦虑,狂躁,紧张,不安,抑郁,自卑,愤怒,高兴,快乐,兴奋,刺激,豁达……好多好多的词汇。很多人会问,焦虑症是如何产生的?其实这些词,都是属于概念性的词汇,而且都属于伦理词汇。

所以任何一个心理学家试图找到一个确切原因的做法,都是徒劳的。必然是徒劳的。因为其实我们无法对焦虑意识和紧张意识的划界限,焦虑意识和愤怒意识划界限。有时候他焦虑是因为他愤怒,有时候他愤怒,是因为他焦虑。所以仔细读过我上面的十大人性公理的人,就会知道,这种界限是无法确定的。所以分析这些性格,无法做到量化。那么他的焦虑症是如何产生的,就不能有确切方法检测。

那有人会说,那么抑郁症是如何产生的?其实很简单,所有的精神负能量,都是主体体验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助。也就是他在现实中是不愉快的,不顺心的。但这是他的体验!有和他同样境遇的人,别人可能很快乐。

出现抑郁症,不是一天而就的。就像好像剥夺一个人的睡眠,一个小时,这个人不会崩溃。但剥夺睡眠3天,这个人就崩溃了,意识就不能像正常那样了。同理,一个人抑郁,比如是长期的负能量的积累,比如焦虑,不安,睡眠不好,敏感等等。最后导致他有抑郁行为,我们说他抑郁了。任何时候,人的非理性有时候是个“坑”,人自己走不出来。所以在非理性的意识中竖立一些人生信念,观点,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导向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不打算,挨个分析“这些词汇”产生的原因。但其实每个人对这些负能量词汇的产生,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希望你既然有认识,既然我们有约定成俗的概念,就应该按照这些正能量概念的指示来引导我们自己,对抗生活中的挫折。

好了,这就是我对于人格心理发展的分析,显然还很粗浅,显然还不够深刻,不够面面俱到。但我相信,你已经有了一些启发。从这些启发出发,你会明白人性的成功是什么?你会明白自己要如何活。

人性难以言说,但人性的成功是人在社会中的自我确立,你一定要这样去活。祝大家学习愉快。

摘自独立学者,科普作家,国学起名师灵遁者心理学科普书籍《探索生命》

献花(0)
+1
(本文系探索之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