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方政府主要集中于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招商引资,而对于招商过程中的风险管控问题很少有详细地论述。今天我们一起来系统分析地方政府在招商项目管理过程中会带来哪些风险问题,以及如何产生这些风险的,通过对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阐述,概括出风险管控的对策,从而提高地方政府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对于招商引资的风险,传统的定义是指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通过引进资金和项目带来的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方面的负面效应,而这种负面效应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是不可避免的。 招商引资项目中的风险探究 1、项目提出中风险 项目是招商引资的基础,提出项目是开展招商引资的首要工作。地方政府在上项目时,往往只是强调“大”、“速度快”等特征,而忽视前期的实地调研、考察、选址、可行性论证、经济效益分析、生态效益分析等步骤,匆忙上项目的后果只会导致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的浪费,并且很多县级以下地方政府为了项目能快速审批获得配套资金,不惜弄虚作假伪造可行性报告。很多项目进行一半,才发现漏洞越来越大,于是为了掩饰一个小错误必须犯下另一个更大的错误,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豆腐渣”工程才会越来越多。面对如此缺乏质量保证的项目,又怎么能保证引入好的投资企业,又怎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持久地发展。 2、项目对接中风险 项目的对接洽谈是招商引资的关键步骤,洽谈过程中涉及成本、收益、税率、费用、法律等许多专业知识,需要一支配合默契、专业化的团队,稍有不慎都可能出现重大风险损失。在项目的对接过程中,政府最容易犯的错误: ①主体错误,政府替代企业成为真正意义的招商主体; ②成本效益不平衡,前期宣传、协商成本高,但真正落实的协议和合约少; ③缺乏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或团队; ④对投资缺乏全面了解,投资者资金不到位,存在欺诈和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如:圈地现象、非法集资、骗取施工单位资金、抵押贷款后携款逃跑等,这些烂摊子到最后只有政府来买单。 3、项目审批中风险 项目审批是项目落地建设的最后一道工序。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贿赂”的丑恶现象发生,如果项目审核出现“放水”,它会导致如下后果: ①容易引入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明令淘汰的项目和产业,容易导致该产业继续消耗当地的大量资源,不利于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在招商引资合同中缺乏对投资进度、资金到位期限、整体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硬约束,没有严格、完整的管理控制制度,容易导致投资者的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 4、项目实施中的风险 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往往采取先建好 区,然后在吸引一个大的知名企业,最后借助知名企业的声誉优势,吸引一些小的配套厂家,逐步发展 区。但是在工业园区或厂房的实施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土地的拆迁与补偿问题。由于恋乡情节和利益损失等原因,很多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长期生活的土地,政府在拆迁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引发较高的社会风险,譬如:群众集体游行示威、抗议,堵政府大门等不理智行为。
|
|
来自: 昵称5857313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