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练习
2018-08-16 | 阅:  转:  |  分享 
  
2济南的冬天

1.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茶馆》等。

2重点突破

(1)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提示:最突出的特点是“温晴”。分别写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写山依次写了阳光照耀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以及城外远山。写水主要写水藻之绿和水的清澈透明。

(2)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束语有何妙处?

提示: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明了主题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3考点链接

拟人

拟人指把物(物体、动物或抽象概念等)当作人写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法。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赏析是考试中常出现的考点。

【典型例题】“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

【技法点睛】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更富有情趣;让读者对所描写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作者的强烈感情引起共鸣。

答题格式: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

【习题链接】见“课内精读”T10。01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贮蓄(zhù)chéng(澄)清xiāng(镶)边

着落(zhuó)狭窄(zhǎi)水藻(zǎo)

2.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温晴:阳光和煦不冷不热气候温暖宜人。

(2)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

响亮:十分明亮。

(3)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晴朗无云。

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D)

A.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待着!”

B.公交车司机对一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摔倒了,我可不负责啊!”

C.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同学说:“你以为这是你家呢,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

D.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老舍纪念馆是位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温晴的济南,使济南人民带来了欢乐。

C.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解析:A.语序不当,将“一座”放在“普通”之前;B.用语不当,将“使”改为“给”;C.关联词搭配不当,将“即使”改为“虽然”。)

5.选出下列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C.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6.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最合理的顺序是:①③②⑤④⑥

①绿是生命的颜色。

②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

③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

④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

⑤到了夏天,大地一片葱茏。

⑥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7.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以“寻找冬天的足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古人有很多写冬天的诗文名句,请根据你的积累或查阅相关资料至少写出连续的两句,含作者和篇名。

[示例]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开。

(2)班级要组织一次户外跳绳比赛,同桌王宁觉得很冷不想参加,你该怎样劝说她参加呢?

[示例]王宁,冬天本来就很冷,如果不运动的话会更冷的。跳绳既能活动筋骨,锻炼身体,还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让我们一起参加比赛吧,好吗?

02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4段,回答下列问题。

8.选段围绕一个“妙”字描绘了雪后的山景,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到山坡、山腰依次描绘,突出了雪后小山秀气的特点。

9.“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中的“顶”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

好。因为一个“顶”字点明雪少和位置高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下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10.“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腰薄雪惹人怜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1.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究竟“妙”在哪里?

“妙”在雪光、雪色与雪态:①松的青黑与雪的白相映生色。②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③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④薄雪似害羞的少女,在阳光的斜射下微微露出粉色。

03拓展阅读

(原创)

秋的济南

付秀莹

①到济南的时候是十月底秋已经深了。

②朋友说到南部山里看月亮数星星。心想好雅致的念头便兴头头去了。当时节山间层林尽染斑斓绚烂是秋的极致了。有各色奇石在山里随意散落着不言不语。柿子树上还有柿子一盏盏小灯笼似的在秋阳里晶莹耀眼。有朋友忍不住淘气起来爬上去摘柿子。不一会儿果然捧了柿子过来给我们吃。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阳光里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群山寂静天上有几块闲云悠悠飞过来不知什么时候又飞走了。

③晚饭后月亮升起来了。山里的夜晚已经有十分的凉意。夜空深邃月亮圆圆的好像是女子皎洁的脸。星星稠密却不太耀眼许是被月亮的光芒比下去了。月光汹涌仿佛能听见汩汩流淌的声音。夜风拂过林木萧萧飒飒有无限的秋意。群山越发幽静了。月光满山月色满怀。整个人好像都变得澄澈清明起来。我们都不说话生怕惊动了这清清的月色。不知道是一只什么鸟叫了一声半晌又叫了一声。

④这么多年了在生活的泥淖里深陷有多久不曾看过这么好的月亮了?

⑤小时候乡下的月亮好像是金黄的。熏染了炊烟和鸡鸣狗吠有人间烟火气是可以亲近的。这山里的月亮或许是因了泰山余脉嵯峨另有一种高洁清越教人不免有悲怀直想把凡心俗念都覆手抛了在这山林间隐居或者随了嫦娥到广寒宫里去。

⑥次日回到市里泛舟大明湖上。湖水清澈更见深沉了。秋水长天岸边的芦苇飞白同满池残荷呼应着别有一种寥落之美。岸上的杨柳倒是依然碧绿依依垂下来参差披拂在风里蹁跹不已。隐隐有丝竹之声穿林渡水而来同啁啾的鸟鸣交织着教人不免恍惚这尘世间竟然有如此闲雅所在济南人实在是有福了。

⑦弃舟登岸来到芙蓉街则是另一种味道了。据说芙蓉街以街中芙蓉泉得名。早年间这里曾是济南府的繁华之地商贾云集多深宅大院。岁月变迁而今这里已经是颇有名气的小吃街了。然而芙蓉泉她还在吗?一路询问到底是找到了。芙蓉泉藏身在民宅里一个小院的墙根下。泉里倒还有鱼活泼泼游动着好像是芙蓉泉旧年的信物又好像是生活的某种隐喻。时光如逝水。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

12.选文围绕“秋的济南”重点描绘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概括内容】

山里看月亮;泛舟大明湖;芙蓉泉寻踪。

13.选文描写秋天济南月亮的同时,在第⑤段又写到小时候乡下的月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语段作用】

对比,将小时候乡下的月亮与济南的月亮作对比,用小时候乡下的月亮的亲近来衬托济南月亮的高洁清越,让人不免有点悲怀的特点。

1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叶子落下的情态比作“一场金色的急雨”,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在秋天的阳光下,阵风吹落叶子的情景,表现作者对济南秋天的喜爱。

15.谈谈你对选文结尾“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一句含义的理解。【结尾的作用】

芙蓉泉里的泉水见证着济南的历史变迁,济南历史变迁中“变”的是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风景”,“不变”的是济南厚重文化的积淀。



郁达夫《江南冬景》

04写作创新

16.老舍《济南的冬天》运用了大量的拟人,使得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请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有什么特点。(15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写法分析】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行为。这段话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小山以人的行为和情感形象地写出济南冬天的暖和。在写景抒情类的文章中若能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可将景物描摹得更富有动感更亲切感人。但使用时要注意一定要抓住与比拟事物特征的契合点。

【例文】乡村的冬天田地蒙着一层薄薄的霜透过那层薄薄的霜可以看到下面僵化的土地硬冻而干裂。田里刚刚出土的麦苗是那样怯弱原本嫩绿的叶子显然已被冬天贴上了自己特有的标签像孩子在冬天被冻坏的脸。冬天田野里北风的呼声更盛了让单独走在路上的人心里发毛。那掉光叶子的老树却被风摇曳得吱吱地响像在悲泣又像在疯狂地舞蹈。



赏析对比的表现手法

对比就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的一种表现手法。

【典型例题】《济南的冬天》的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把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无风的特点;把济南的冬天与伦敦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把济南的冬天与热带地方的天气相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进而强调济南是个宝地。

【技法点睛】对比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答题时一般采用“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突出了……”的模式。















































献花(0)
+1
(本文系百眼通学习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