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长激素有哪些不良的反应呢?

 昵称58707916 2018-08-16
很多家长会谈“激素”色变,一提到激素就想到身体发胖,骨质疏松,肝肾毒性等副作用,立即表示拒绝治疗、放弃治疗,他们觉得“生长激素是激素,小孩子不能用”。事实上,人体内激素有很多种类,人们通常所说的“激素”一般是指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这类激素确实不适宜长期给孩子使用。生长激素虽然也叫“激素”,但无论从来源、化学结构,还是从生理、药理作用上来说,都与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完全不同,也不会产生糖皮质激素或性激素样的副作用。

生长激素通过刺激肝脏等组织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发挥其生理功能,促进骨骼生长,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利用使血糖升高。青春发育期时,生长激素在性激素的协同作用下,更进一步引起身高快速增长。正常情况下,生长激素呈脉冲式分泌。GH的分泌受下丘脑产生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生长抑素调节,也受性别、年龄和昼夜节律的影响。正常人平时血液中GH含量极少,只是在夜间深睡眠时才会出现数个高峰。因此长期熬夜晚睡的孩子身高会受到影响。GH缺乏与否是不能通过单次采血来判定的,必须通过药物刺激试验(即GH激发试验),才能测出GH的分泌峰值。从峰值的高低来判断GH是否缺乏。

当孩子患有先天或后天性的疾病,引起生子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时,可造成身材矮小,甚至是侏儒症,全身各种组织器官的生长也会迟滞。所以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的身高异常,应尽早就医。
 
临床应用至今已有30余年,现有数据表明生长激素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低。目前报道的GH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局部一过性反应(红肿或皮疹)、体液潴留的症状(外周水肿、关节痛或肌痛、良性颅高压),这些副作用发生早,多随用药时间而降低,罕见影响日常活动。另有引起血糖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多在停药后能缓解。
 
生长激素临床使用规范指出,生长激素治疗矮身材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治疗时间越长,身高改善越显著。生长激素疗程通常应至少在一年以上。药用生长激素自从1958年上市以来,一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中真正使生长激素的品质得到本质提升的是第三个阶段,即由粉剂向水剂的转变。生长激素从粉剂到水剂的转变,首次实现了空间结构与天然结构完全一致,也就是水剂与人体自然分泌的生长激素几乎无差异。赛增水剂零抗体。可配合赛增电子笔进行注射,赛增电子笔隐形针头设置,让孩子不恐针。同时也能减少晃动,有效规避自行注射过程中的断针风险。赛增笔还特有温度探测功能,显示药品即时温度,可减少温度敏感引起的注射疼痛。在注射过程中可以调节注射速度,减少注射过快引起的疼痛。可以提高孩子的用药依从性。使用生长激素除在治疗前需要经过专科医生全面评估,治疗过程中也要定期随访,监测生长发育指标、骨龄、甲状腺功能及血糖、胰岛素等,以保证生长激素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性。同时再配合充足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态,是完全能达到理想身高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