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琢璞堂 |七夕诗会

 WENxinHANmo 2018-08-16

  风儿轻,月儿静,天上银河流景。鹊仙驾,斗星移,经年不忘期。

  蛙正鼓,萤乱舞,小院残蛩低语。诉不尽,说还难,夜长人未眠。



【杏花点评】上片写景,大处着眼,创设氛围,尾句转而抒情,点题。下片回归小处,声形交错,结以幽人未眠,含蓄地表达对双星的同情,情深味永。

  “鹊仙驾”,不如用“鹊鸦驾”,“蛙正鼓”,似乎不确,已过时。


【盖涵生评】上片说天上,下片说人间,基本脉络清楚。流景、不忘期,尚可斟酌打磨。


【楚家冲评】这首词好像四个镜头,用蒙太奇的手法组合在一起。词的结构层次分明,天上人间,依次而写。关键是作者的语言稚嫩,缺乏表现力,穿透感。





鹊桥仙·七夕感怀


作者:李如英


 知音难觅,佳期凭会,一度风流乞巧。秋光澹澹水云间,相携处、清欢多少!

何怜梦短,何伤缘浅,惜取眼前为好。长情不必暮和朝,却应是、与天齐老。


【杏花点评】上片入手擒题,“秋光“一句点染景物,直击双星心灵最柔软处。下片集中抒情 ,虽也沿用秦郎词意,但却充满了现代意识。评价极高,口语入词。

  上片第三句有点不确。


【盖涵生评】词韵流畅,取秦观词意,珍惜眼前,不计较朝朝暮暮。“佳期凭会”用“佳期难会”似好些。


【楚家冲评】这首如题目所示,感怀色彩很强。上片以七夕起兴,第二拍情境深情浪漫,让人神往。


下片感怀,稍弱些。模仿秦词的痕迹太浓。艺术手法可以模仿。如思想意思也模仿,那就是剩饭了。




卜算子·七夕


作者:明月清风


河汉月光清,天皓苍穹皎。织女牛郎久别离,今夜相依好。

天有鹊虹桥,地有缠绵鸟。一世红尘坎坷多,可在天涯老?


【杏花点评】上片概括尚好,第二韵很有情韵;下片首二句过度也还不错 。


但整体不太成功,前两句竟有三字是白的意思,未免纠结,歇拍意思不甚明了,并未概括出双星特征。


【盖涵生评】整体略平。月光清,七夕的月光还不能算清吧。天皓苍穹皎,有点繁复。缠绵鸟指什么鸟?


【楚家冲评】月光清,天皓,苍穹皎。取一个词足也。多达三个,白白浪费,而且语言也拖达不干净。第二拍陈述,手法瘦硬味薄,此处当状境方得味。

下片意思散乱,每句一个意思,文气滞塞。




高阳台·七夕


作者:龙定安


半月生辉,双星引露,银河牛女相逢。鹊架云桥,拼成绮艳重重。悠悠遥岸珍华夕,便一时、长泪飞空。诉幽怀,难免唏嘘,更恨匆匆。

人间此际穿针线,向天庭乞巧,自得精工。祝愿频频,好教两处情浓。借来七夕多情夜,把相思、分付苍穹。待明年,草绿花妍,长与君同。



【杏花点评】上片写女牛相会,首韵入题,第二韵特写鹊桥,渲染足气氛,第三韵特写双星悲喜交集,也用了夸张,尾韵进一步深化,也是抒发共鸣。下片从乞巧落笔,首韵着“精工”二字概括乞巧者心思,可谓准确之极,第二三韵忽发奇想,点明七夕神话是人间的恩爱上升到天庭,尾韵祝愿年年有七夕,语带真诚,情绪饱满。

此词比较成功,扣题紧密,抒情饱满,虽是长调,意象却单纯明朗。

“草绿花妍”,虽有象征意义,但毕竟不合清秋季节。


【盖涵生评】惯常的套路,章法尚分明,表达基本到位。“待明年”用“待年年”才与“长与君同”更配吧。


【楚家冲评】此词相对成熟。层次井然,气脉通畅。上片一二拍叙事,三拍状境,结拍抒情,启领下片,自然浑成。

下片写人间情。紧吉七夕,亦见手法。恨此题做得太多,无新意,亦无精彩句读。




七 夕 会


作者:洗浊斋


白发谁怜桥下影,银河曾照泪中欢。

转身三万六千日,月似当时两处看。



【逍遥点评】首联以对仗形式直面七夕相会主题,倒也利落。转句三万六千日大体合人间百年之数,此处不必坐实,结合上联理解,人生不过百年而已,欢会更觉时短。一回头已然白发照影,月似当年,人各两处,不禁想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之意境来,感慨万端,悲从乐生。这首绝句下笔看似平淡,心理与时空对比较为强烈,“成如容易却艰辛”。当属可读。


【何革点评】从“白发”可见守候日久;“月似当时两处看”可知初心未改;“泪中欢”写出了相聚时的复杂心态,真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情味皆具。若能“为时而著”,书写当下,或许更能动人。


【莽原点评】七夕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可以说是中国的情人节。历代有大量的诗词吟咏她。“情”是这个节日诗词的永恒主题。或为悲怜之心,或为欢悦之情,或为坚贞之志。洗衣浊斋先生之《七夕会》当是吟叹有情人难得欢聚之情。而其独到之处是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慨:人至白发,伴侣仍未得长聚:“转身三百六千日”人生一眨眼就是百年之期,两情还是“月似当时两处看”,这可谓人之至悲者。




七  夕


作者:樵夫


银河今夜双星渡,千里夫君未返家。

尘世无关王母事,只缘生计隔天涯。



【逍遥点评】这首绝句颇类唐时宫词,藉女主人之口生出几分怨恨,道出些许希冀。有典也似无典,皆因人人可道。行文直截了当,不劳口舌分解,“只缘生计事,夫君未返家”之意旨十分清晰。不足处,全诗几近口语,略嫌直露。


【何革点评】诗写当代牛女生活,直面现实,颇入人心。不足之处觉转结稍失圆润,“生计隔天涯”亦显生涩。


【莽原点评】樵夫之《七夕》,妙在借七夕故事以针砭时事。此题旨把握之扃鐍,在于“讽剌”的情意分寸和表现技巧。作者对此掌控到位。从情意表达上说,作者对人世间因“生计”而不得不夫妻相隔千里之不如意事,只用“尘世无关王母事”一句,“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地表达出来,恰到好处。从艺术技巧上说,这个转句转身灵巧,既自然而然地引出结句,又含蓄地将尘世打工人家所以“隔天涯”之深愁浅怨。于“王母”阻隔牛郎织女于天河的事象之中,引发读者思考:这凡间夫妻所以长分离少团聚,是“生计”,但为何只是这些人呢?略有不足处是“千里”与“天涯”略有交叉,当然,这也可视为强调。




七  夕


作者:小屋听雨


飞鹊桥边渡,为供一宿欢。

俨妆辞机杼,羽驾劳青鸾。

分诉恐星落,传情愁月残。

念离俱忘语,河汉水漫漫。


【逍遥点评】此首紧扣牛郎织女天仙配神话传说这个题材,自加编裁,营造出七夕之离情别绪。首联以鹊桥欢会破题,颔联以辞机杼、驾青鸾交代来路,颈联直诉衷肠,卿卿我我,结联依依惜别,复归天地两隔。层次及主旨无疑比较明了。遣词而言,俨妆属对羽驾,青鸾属对机杼过于宽泛,分诉与传情、星落与月残等意思过近,费词且有合掌之嫌。念离一词也嫌生造。格律而言,机劳二字应仄而平,又不见拗救。总体应作五律看,稍显纠缠、俗套,始终未能放出胜负手,宥于神话而未出新出彩。


【何革点评】写七夕鹊桥之会,想象丰富,场面生动,对主人公的心理把握也比较到位。不足者,老调重弹,未出新意,且有出律之处。


【莽原点评】小屋听雨的五律《七夕》,以作者的角度演绎了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其角度是“念(可能是‘会’字)离”时“俱忘语”的情态。这种久离乍会,悲喜交集,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诉说,其实也是一时乱了心绪,不知如何诉说。这是情人们以及亲人们在此情景下的共有情态。这正是此诗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此律对仗声律严谨,颇具功力。稍有不足的是颈联略有合掌之嫌。




苏幕遮 七夕


作者:史万胜


碧云天,银汉水。白露秋风,风里星光碎。流霰为餐霞作帔。乌鹊桥成,始得天仙会。

月镰弯,星半坠,如梦春身,十载分离味。今夕空望愁不寐。剩在高楼,惟有杯杯醉。


【雪峰点评】此词乃念远之作,词调相应,语句和婉,哀而不伤,或有露尾处,亦得深情之况味。

上片以牛女故事为主题背景相敷陈,为下片做足铺垫。开篇疏朗,三字句借用妥帖,“风里星光碎”着一碎字,颇见情愫之深婉,“霰为餐霞作帔”进一步烘托出人物的苦楚形象,至“桥成,始得”处略嫌直硬。

下片由人及己,月未圆星已坠,天上常聚,而“我”独品别酒,怅醉高楼,颇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柔思与无奈。“春身”有固定词义,于此处不恰。煞拍同样炼意不足,失了含蓄不尽之味。清沈谦《填词杂说》指出:“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隽,着一实语,败矣。”


【诗酒点评】上片牛女,下片作者,借七夕而况分离滋味,层次谋篇皆不错,虽是熟题也见圆整、流畅。十载,比较天上人间一年一度的相会,尤其惊心。过片首二句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如何由天上回到人间,建议作者再斟酌。另,天仙会,莫若仙凡会更妥当。望字两读,但这里似乎仄声。


【萧然点评】词境上虚下实,上片虚写牛郎相思之苦,犹能一年一会,反衬下片相思十载,不得相会。上片雪餐霞帔跳跃略大;下片春身有专指,与十载难以勾连,略晦涩。




一剪梅 七夕


作者:沙城迎月

 

长恨歌阑意未平。人有真情。仙有真情。银河浩渺梦难禁。鹊度双星。云度双星。

旧怨新欢弦上听。风作吟声。雨作吟声。天鸡催晓泪纷纷,花露泠泠,月露泠泠。


【雪峰点评】此作选叠韵为谱,表连绵不绝之情,然此谱句句用韵,不可不察。全篇融传说于自身遭遇,通过叠韵推进情思,增强感染力。首句起兴尤得味,人仙有情、鹊云可度,愈发衬托自身之意未平梦难禁。下阕借物寓情,好梦难成,余思杳渺,煞拍以景语收束,留有余味。尚可酌处如第一个叠韵颇为随手,寡然乏味。


【萧然点评】上片顺畅。下起听弦与上起歌阑略隔。下结不错,有余味。


【诗酒点评】通篇都在演绎这一年一度的约会,从乌鹊搭桥一直到天鸡催晓,这一幕情景剧的确精彩,绘声绘色。然而,唯独不见作者自己。文字要感染读者,首先得感动自己,如果没有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入其中,那就只剩下空乏描述,再精彩也只是别人的故事。其实,写七夕的角度很多,并非一定是分离暌违,可以追忆,可以珍惜,可以祈祷等等。下片还宜重新构思,将自身情感写进去。




御街行 今夕


作者:逍遥禅心


落英飘淡清秋暮,蟾月凉如许。望中轸翼何迢迢,玉笛几番吹絮。凌波莲影,广寒冰镜,两两都相顾。

风华此后常虚度,往事成追慕。最难销歇是情根,祈愿鹊桥牛女。星槎归路,绛河难隔,流到云深处。


【雪峰点评】作者从时序入笔,于俯仰间展开一幅画面,人间天上,两两相望,思绪如藕,横笛几番难吹断。而光阴在追慕中虚度,那永无销歇的情思更化生出美好的祈愿,惟愿有情人天不负。

总体上构篇寄意及词句皆畅达,小处可酌:“何”出律;“吹絮”乃春景,于此不恰;“两两都相顾”赘笔费字;“祈愿”句意应为“为鹊桥两岸的牛女祈愿”,表达欠畅;歇拍“流”字不稳。


【诗酒点评】这曲谱是御街行变体。作者切入的角度是从人间到天上,井然。上片的歇拍有点模糊,两两,让人猜度,估计是七夕的主演。然莲影和冰境的选择稍显失当,试着改一下,凌波仙影,担肩尘色,前喻女后喻牛,这样两两方有着落。过片的承接蛮好。最难销歇是情根,祈愿鹊桥牛女,前句佳正好可以转入兴叹,后句弱再归于牛女就显得啰嗦了,至于应该怎么转那就须作者用自己的遭逢来寄托这种情怀。


【萧然点评】上片构境略显凌乱,落英、吹絮多用于春景。下片销歇情根,略涩;结句流到二字不能总领前三句,尚可斟酌。





巧夕双星渡玉津,今生幸得惜花人。

鹊桥不是登仙路,相伴百年情贵真。



七夕会二首


作者:洗浊斋


天上人间时序殊,宵宵牛女饮清都。

仙家套路犹能识,蝼蚁生涯未可图。

白发谁怜桥下影,银河曾照泪中欢。

转身三万六千日,月似当时两处看。



《鹊桥仙》七夕随感


作者:沙城迎月


月笼纱帐,鹊成桥道,星汉柔波触绪。谁为真爱守千年。种红豆、齐迎风雨。

人生若梦,时光如水,惊看霓虹烟雾。平凡日子最情深,耕与织,共尝甘苦!



《扬州慢》七夕


作者:沙城迎月


丹桂初薰,西风罢暑,夜闲恰拂新凉。月笼山渺渺,雾隐水茫茫。叹牛女,须臾欢会,经年分别,无奈神伤。总为情、远期心诺,孤影生香。

红尘暗渡,梦翩翩、河汉中央。望移帐纤云,星辉排烛,酒润枯肠。脉脉清眸潮湿,相思苦、无处潜藏。念鹊衔今古,许侬地久天长。



鹊桥仙·七夕


作者:李如英


更深梦浅,宵长星黯,怜那鹊桥归路。年年遗恨复年年,未曾语、泪流无数。

秋鸿故里,伊人何处?一怀心事谁诉?相逢最怕说相知,怎消得、今生空负!



清平乐·寄乞巧节


作者:李如英


夜来久坐,却见冰轮堕。天上人间千万朵。哪朵流星属我。

纵然罢了相思,依然瘦了清枝。不管金风几度,奈何梦里当时。



临江仙·串词牌再寄乞巧节


作者:李如英


满目秋光行不得,长亭日暮天香。辘轳金井意难忘。横云无俗念,佳色醉红妆。

鱼水同欢离翠袖,芳心苦试周郎。倾杯酹月惜双双。孤鸾一落索,薄幸九回肠。

(全用词牌名而成)



鹧鸪天·柔情似水勾长夜


作者:李如英


遥看云空初月悬,银河万点鹊翩跹。牛郎织女虹桥会,天上人间好梦圆。

花影淡,柳风绵,荷香缕缕过回栏。柔情似水勾长夜,一曲琴音落枕边。



临江仙·休问


作者:李如英


休问茫茫情路苦,全因那律规森。银河夜夜洗丹心。晓窗邀冷月,瘦影伴寒衾。

终得鹊桥来聚首,几番沾湿衣襟。微风一缕扰琴音。今宵相话别,梦里怎追寻!



七  夕


作者:轻寒


银汉迢迢喜鹊连,今宵相对暗凄然。

新妆暂掩离情苦,明日天涯又一年。


月华脉脉鹊无言,耿耿星河又署天。

若得时光能倒转,不教凡俗遇神仙。



七  夕


作者:丽影


七夕银河庆喜筵,双星良夜度缠绵。

天条水隔终难聚,怎比人间网络连。



七  夕


作者:老熊


牛郎织女两情柔,天上人间爱不休。

今有飞船装载去,须臾得见岂言愁。



题  图


作者:小龙


锦缕一帘金满堂,诗翻韵彩墨飞扬。

丹青无笔自成卷,风雨欲来霞未央。



踏莎行


作者:小龙


夜色融融,灯花娆娆,凤凰台上春枝俏。相逢含首语娇羞,相怜却怨流星扰。

红豆依依,鹊音缈缈,多情总被无情恼。今宵弦月似刘郎,低垂直把芳心钓。



七夕雨


作者:若冰


泪雨潇潇入夜凉,应知牛女断离肠。

鹊桥不渡柔情绝,痴待一生梦一场。



菩萨蛮·七夕(新韵)


作者:于朴


双针竞引丝丝缕,七夕信道迎牛女。不见鹊桥揄,空闻飞鸟铺。

晓拂离忍不?恐叫机还促。寄语问星虚?谁为得巧孺。



《鹊桥仙·七夕》(新韵)


作者:于朴


空得巧愿?影娥池冷,节日又添愁叹。丁安休曝旧书诗,借素手,共为读卷。

菊花含露。熏风香送,仰见月星空烂。亲操钿合梦中融,顺天道,人间非幻。



渔家傲·乞巧_(新韵)


作者:于朴


乞巧亭园悬帐卷,圃葩邀馝萦痴脸。花上蛛丝寻几遍,皙靥浅,举眸向月牵红线。

脉脉横波低顾睑,有人正恋丝丝拣。织网蜘蛛忙夜半,年年盼,风俗此会得圆愿。



七夕随感  


作者:有兰若香


银汉迢迢会渺茫,寡情天帝棒鸳鸯。

若无王母金簪划,淮海何来妙锦章。


注:秦观,字少游,学者称其淮海居士。“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鹊桥仙》。



七夕喜聚


作者:荼蘼花开


夕阳犹未尽,弦月有无中。

牛女明河聚,知音海内逢。

笑颜惹花艳,人面染酒红。

王母金簪巧,年年此夜同。



七夕感怀


作者:附庸风雅


双星隔岸盼佳期,此夕相逢尽泪垂。

能借鹊桥平夙愿,还蒙牛语巧连枝。

神仙眷侣犹遭困,贫贱夫妻岂敢思。

咫尺天涯能万里,个中深义几人知?



七夕偶思(新韵)


作者:悠然


临窗久望远山青,阅尽斜阳已忘形。

野鸟纷飞犹未倦,浮云流散亦难停。

银河已没千年梦,心海空余半阕情。

何处吹来湘水曲,依约只恨晚风轻。



七  夕 


作者:为情


一年一度鹊桥逢,多少相思任库容?

今夜繁星来作证,恒河沙数见情浓。



朝中措·七夕有寄


作者:山水田园


月牵云缕风牵帔,织罢汉宫帏。一夜云烟撩满,晨明清泪还飞。

泪凝成雨,散缘广宇,织了红媒。看这凡间对对,怜怜举案齐眉。



喝火令·七夕


作者:龙定安


今夜银河会,明朝玉宇离,鹊桥再续两唏嘘。自是一年长盼,难免泪分飞。

聚里应来喜,分时莫让悲,旧情还在系新丝。信有欢期,信有爱无私,信有两重心字,日日寄相思。



鹊桥仙·七夕


作者:龙定安


银河乌鹊,金风玉露,牛女天津夜渡。一年隔绝不相随,虽得聚、柔怀难诉。

深情未减,相思永续,多少人间向慕。纵然合散没由身,亦足慰芳心初许。



七 夕


作者:化十


鹊桥星海架,聚首又经年。

相见元为别,谁能受此煎?



七  夕


作者:咏梅


渺渺银河不记年,惟余故事久回旋。

人间天上许多苦,相约鹊桥情意绵。



七  夕


作者:咏梅


庭风香冷落花残,秋水盈心晓梦寒。

一枕银河听鹊语,相思几许诉悲欢。



七夕(换韵脚)


作者:周毅


此夕苍穹仰碧宵,牵牛织女渡银桥。

分飞重诉天边苦,相聚轻言枕上聊,

情厚年年期七七,爱绵岁岁盼迢迢。

鹊仙又送河郎去,怅望沉沉远眼遥。



声声慢.七夕


作者:涛


天河寂寂,恨隔双星,牛郎不弄牧笛。纵有金梭银线,相思难织。长桥鹊羽搭路,暂偷来、贪欢一夕。饮玉露,盏金风?怕是泪巾空湿。

转眼时光消失,离别苦,应该最难将息。由爱生愁,是故怎生脱得?观音如答我问,且任他受想行识!舍利子,色即是空即是色。



【正宫.小梁州】牛郎恨


作者:涂明炎


朝思梦想会阿娇。苦等难熬。骂声王母恶婆刁。银簪掠。天宇浪滔滔。

(幺篇)银河隔断双星恼。出硬招,手舀肩挑。总有天,(戽)干河道。鹊桥休了。愿了恨难消。



七  夕


作者:凌崖翠柏(丰)


七夕银河水泛波,良辰美景应高歌。

痴情寄意相思苦,薄幸托言幽会多。

仙子正酣残对局,晋人失察烂樵柯。

凡间叹惜光阴久,织女牛郎似穿梭。



鹧鸪天.题:牛郎织女


作者:痴嗔使者


万里遥遥一线牵,牛郎织女爱绵绵。呢喃软语盈盈泪,呜咽柔情默默言。

从别后,忆君颜,山盟海誓把心煎。娘娘若晓人间苦,莫教相思南北连。



七  夕


作者:鸣廊


冷月标孤影,七夕望聚年。

鹊桥当北渡,旧梦复银川。

对看何酸骨,长离却欲前。

人间多少恨,尽在此宵边。



夜飞鹊


作者:陌桑


花开又花落,花事随烟。花信又惹谁怜?痴儿怨女更如此,佳期谁共缠绵?红尘几多恨,最相思难解,岁月流连。浮生若梦,把欢情、都付风前。

休道晚凉天气,衰草泣寒蛩,无奈人间。孤枕残灯光景,昏黄帐影,憔悴容颜。夜深露重,问谁来、抚卷轻弹。但秋窗云漫,柴门月透,愁恨无眠。



七夕有感于现代爱情的“相爱容易相守难”


作者:原点(平水韵:十灰)


银汉迢迢埋夙爱,凡间自古起伤哀。

牛郎织女心犹喜,一夕深情少臆猜。



题七夕(新韵八寒)


作者:子腾


今夜星辰亘古天,牛郎织女望千年。

金牛换却神舟号,从此银河渡若闲。



七夕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