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海《李思训碑》 法帖背景: 李思训(651-716,一作648-713),唐代杰出画家。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王李叔良之孙,原州都督府长史李孝斌之子,著名宰相李林甫的伯父。 《李思训碑》不但书法称美于世,碑主李思训也是唐代有名的青绿山水画家。 《江帆楼阁图》绢本设色,纵101.9厘米, 横54.7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碑文作者及书写者: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扬州江都区)人,一说江夏(今湖北武昌)人。 《李思训碑》原题《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亦称《云麾将军碑》,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现存陕西省蒲城县。碑文三十行,每行七十字,是唐代大书法家李邕的代表作之一。唐代吕总称其“如同华岳三峰,黄河一曲”,“如蛟龙出海,猛虎下山,倚侧处有安定之势,妍丽中有雄强之气。”明王世贞评述:“李北海(书)翩翩自肆,乍见不使人敬,而久乃爱之,如蒋子文佻达好洒丹青,竟为神也。”明董其昌云:“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杨慎在《杨升庵集》中云:“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 规格:234cm*43cm 年份:丁酉(2017年) 杨再春 临 《李思训碑》 临作局部(点击可放大) 杨先生评述: 道德,把握字型尤为重要,《李思训碑》整体格调险峭俊朗,硬瘦挺拔,行笔干净利落,结字中宫紧收,字势欣长,左低右高,极有昂扬之态,如图: 局部示意图 同时要兼具行书的流动美和的碑的质感,如“故”、“福”、“德”字走云连风,漩洑攸同。 局部示意图 行书入碑,字字独立,但也要注意上下字之间,笔画间的相互呼应关系,才能协调统一。比如,“唐”字,第二笔横画起笔明显连带首笔点画,撇画不做出锋处理,而是向上方回锋,与下一笔横画相意连;“将军”二字牵丝萦带,如转丸珠。 局部示意图 北海书风凝练,骨法洞达,精气神十足,我们在进行大字行书创作的时候不妨系统学习一下。且其取法羲之,若有王书功底,再学《李思训碑》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长期学习魏碑的朋友,如果想尝试一下行书,《李思训碑》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能帮助我们由真向行有一个良好的过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