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昌葫芦雕刻:刻刀与葫芦相会,演绎民间到殿堂的传说

 茶缘lsdo9e9tao 2018-08-16

身怀绝技的葫芦兄弟

金角大王的致命武器

葫芦里卖药的铁拐李

……

神话传说当中一直都有宝葫芦的身影

“葫芦葫芦”

“福禄福禄”

小小的葫芦里饱含福禄长寿的寓意

当小小的葫芦与刻刀相会

演绎出了诸多妙趣横生的乐趣

东昌葫芦雕刻便是

刀下生花的艺术奇葩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领略

东昌葫芦雕刻的意趣

东昌葫芦雕刻:刻刀与葫芦相会,演绎民间到殿堂的传说

话说葫芦雕刻

东昌葫芦雕刻:刻刀与葫芦相会,演绎民间到殿堂的传说

东昌是著名的葫芦雕刻艺术之乡,有着悠久的葫芦雕刻历史,葫芦雕刻的内容题材极为的丰富,葫芦雕刻出的造型饱满,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雕刻的过程极为的规范,受到大众的喜爱。

历史传说话渊源

东昌葫芦雕刻:刻刀与葫芦相会,演绎民间到殿堂的传说

关于东昌葫芦雕刻工艺的来源,在当地有不少传说。民间最认同的是宋代王和尚首创的说法。据传,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告老还乡回到现在的东昌府区。因当地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就地取材,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儿。葫芦雕刻内容以老百姓熟悉的戏文内容为主,多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葫芦雕刻大不同

东昌葫芦雕刻:刻刀与葫芦相会,演绎民间到殿堂的传说

葫芦雕 ,它不是单纯的范制,也不是单纯的雕刻,而是将范制、雕刻、火绘、拼接组合融为一体,成为一门综合的葫芦器工艺。总之,葫芦雕就是以拼接组合为主, 再辅以雕刻、火绘,也有人辅以范制。

东昌葫芦雕刻:刻刀与葫芦相会,演绎民间到殿堂的传说

葫芦刻 ,显而易见就是刻葫芦,在葫芦上刻字雕画。葫芦刻的特征是在葫芦的表面做文章。葫芦雕是立体的艺术,葫芦刻是表面的艺术。

小葫芦里有乾坤

东昌葫芦雕刻:刻刀与葫芦相会,演绎民间到殿堂的传说

东昌葫芦的雕刻题材非常丰富,以写实性的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人物雕刻的取材尤其丰富,可谓是小葫芦里有乾坤。有以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情节构思入画的,如桃园三结义、金陵十二钗、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等;有的从戏剧人物中进行挖掘,如穆桂英挂帅、三娘教子、墙头记、樊梨花征西、四郎探母等;有“八仙过海”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林林总总,不计其数,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既能陶冶情操,又具有珍藏价值。在构图上,具有粗犷淳朴的北方风格,注重汲取民间年画、工艺美术、剪纸中有益的表现手法,不断拓宽表现形式的空间。构图力求开合有度,繁简有序,做到繁而不乱,简而不空,亦繁亦简,因地制宜,变化无穷。

从民间到殿堂

东昌葫芦雕刻:刻刀与葫芦相会,演绎民间到殿堂的传说

在被称作民间工艺品之前,葫芦雕刻一直被人们叫作“玩意儿”,它和其他民间手工艺一样,是以贫苦手艺人走街串巷讨生计的方式存在并延续下来的。手艺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大字不识,具备的无非是灵活的头脑和对世态炎凉的丰富体验,但他们取之不尽的社会题材和赋予手中“玩意儿”的人性与个性,不仅给人们带来把玩的快乐,还有着不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东昌葫芦雕刻:刻刀与葫芦相会,演绎民间到殿堂的传说

一是文化价值

其内容在神话、民俗、工艺美术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寓意与仙道、富贵、长寿、子孙繁盛等有密切相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东昌葫芦是中国葫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学术价值

其地域的适宜性,质地的独有性,题材的广泛性,技法的独特性,风格的多样性,在中国民间工艺品中实不多见。

三是社会价值

发掘、抢救、保护东昌葫芦雕刻,对丰富聊城市、东昌府区的文化积淀,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8年,东昌葫芦雕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昌葫芦雕刻

是刻刀恰逢葫芦

在漫长岁月中演绎而成的神话

传承人简介

东昌葫芦雕刻:刻刀与葫芦相会,演绎民间到殿堂的传说

王树峰,东昌葫芦雕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优秀文化人才,聊城市第二届青年联合会委员,首届十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聊城市首批签约文艺创作员。一直致力于对葫芦雕刻技艺的研究与实践,先后为东昌葫芦雕刻项目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家乡创办了东昌葫芦雕刻传习所,多次参加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2016年,参加山东省文博会并被评为“匠心山东人”;2017年,参加省民博会,作品《水浒故事》获得银奖;2018年,作品《梁祝》在省民博会荣获二等奖;多件作品被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