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濮院沈氏三杰

 幽湖落云 2018-08-16

沈氏故居旧址

濮院镇,自从南宋驸马濮凤来到这块梧桐成林的地方卜居后,今年已经890多岁了。在濮氏家族的带动下,濮院人开荒种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开街构屋,建立牙行,召民贸易,使小小濮院镇“年终贸易不下数万金”,成为江南五大名镇之一。同时,在科举取士中也出现了26名进士、66名举人。

经济的繁荣,催生了文化的灿烂,历代文人辈出,著作颇丰。就地方志来说,就有《濮川志略》《濮镇记闻》《濮院志》等七部之多,这在江南小镇中是绝无仅有的。而在这众多的文人墨客之中,沈氏家族中的沈廷瑞、沈涛、沈梓三人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

沈廷瑞

沈廷瑞(1712~1787),字东瑜,晚号东畬,住濮院镇坝底头,为世代书香门第。少孤好学,因家贫弃儒经商。廷瑞能诗善弈,尤精于算学。他雅观好学,博学多能,曾“手辑濮川掌故,自典章文物,以至风土人情,无不具备。”为人方正廉洁,不轻易受人钱财。曾替人贸易,年利盈万,人即以重金相酬,廷瑞坚辞不受,道:“衣食已足,不要厚赠于我,使我变得贪婪。” 

他一生著作颇丰,有《静趣轩诗稿》等,惜均未存世。有《东畬杂记》手稿二卷,所记为“濮之风土人情,典章文物,搜罗赅洽,综合精审。”惜该稿生前未能刊印,等到其曾孙沈涛时,因为他曾祖父的《东畬杂记》手稿久未付梓,常常萦萦于怀,“竞竞唯恐失坠”,故立志要将《东畬杂记》刻印出版。可惜,至沈涛逝世,《东畬杂记》仍未能出版。

沈涛

沈涛(1800年11月~1854年6月),号苇汀。清道光二年(1822)补博士弟子员。曾三次参加科举,均未中选,于是,“绝意进取,课徒训子,以终其身”。著有《幽湖百咏》《红药山房诗存》等作品。

沈涛年轻时阅读曾祖父沈廷瑞的《东畬杂记》时,就“摭拾为绝句数十首”,51岁时,“捡旧箧因续成之,共得百有五首”。此便是《幽湖百咏》的原稿。他当时吟咏的动机是“聊寄先人之志,以志吾镇之风土人物而已”。

由于《东畬杂记》久未能付梓,沈涛立志要了却祖父的心愿。他将《东畬杂记》梳理成104小节,每小节下面附上自己写的一首诗作为注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生前却未能了此心愿,而且手稿也有部分散佚。

沈梓

沈梓(1830~1884),字桑与,号北山,一号梦蛟,晚号退庵居士,濮院镇人。清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同治四年(1865)考取八旗官教习,武英殿校录,授内阁中书,以母老乞终养归里。光绪初年荐举为孝廉方正未就。他生平以读书为乐,以圣贤为楷模自励,志怀高远,淡于荣利,唯藉修脯自给,故往来吴中教授子弟,藉此供养家庭。生平谨言慎行,洁身自好。擅长楷书,诗文亦佳。门生颇多,可查考者有仲浚、夏恩纶、濮传薪,翁洪钧,虞申嘉等人。

沈梓见上司时能侃侃陈说地方利弊,绝不夹带私情,他有感于当时濮院人读书风气不盛,进言道:“我镇读书风气以往颇盛行,如今被时尚局限,世家大族只知舍家供佛,修桥筑路,偏于祈求来生幸福。”于是,他率先提议要创建书院,并积极筹备,联络镇绅,不辞劳怨,终于在同治十一年(1872)创建了濮院第一家书院——“翔云书院”。并聘请翰林、桐乡人严辰为首任山长(校长)。同时,他也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曾仿张履祥“义葬法”,于光绪七年(1881)在濮院创建了“保元善堂”,进行施衣、施药、掩埋各项善举,以至辞馆辍业,苦心孤诣为乡里谋公益,为镇人所崇敬。

沈梓著作颇丰,有《养拙轩诗文稿》《养拙轩笔记》等。而他的《避寇日记》(手稿),犹为珍贵。《避寇日记》记述了太平军在江南一带特别是濮院镇及其近郊的活动,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极为重要的资料。

《避寇日记》是在咸丰十年庚申(1860)二月十二日(沈梓听说这年的二日太平军已进入长兴县泗安)开始记录,到同治三年甲子(1864)七月廿一日(太平军失败,撤出嘉兴)为止。历时五年,共记了814篇,分别为咸丰十年写了173篇,咸丰十一年134篇;同治元年260篇,同治二年169篇,同治三年78篇,以及杂记7篇。

由于当时的环境所迫,日记不是写在本子上的,而是写在纸片上,纸片有大有小,小的仅二三寸阔,似豆腐干大小。最长一篇是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九的日记,有2700余字,最短一篇是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所记,仅“余至濮'三字。除了日记(含补记)之外,还抄录了有关的奏折、布告3篇;编入作者针对性论文2篇,相关的人物志15小段和记录天气的“星象志”5篇。

沈梓是一介书生,他的立场是封建主义的。他称太平军为“长毛贼”,对他们焚毁濮院镇的“东岳庙”“香海寺”“翔云观”等庙宇,实在愤慨不已。特别当他看到临官桥畔“树林斩伐殆尽”,东岳庙中文昌阁楼宇木板俱被拆除,路上老者抱着捡来的零碎木头回家当柴烧,心中涌起“不胜怆然沧桑之感”。同时,对太平军不准老百姓过农历年、强行推行太平历新年的行为十分反感。

当然,沈梓也忠实记录了太平军爱护人民的事实。有几个小头目向百姓乱摊派,上司责令将摊派款归还给百姓,沈梓十分称赞。发出了“余生三十年,目不见赌,独有此时。窃思长毛号令,清时地方官所不逮也。”及“官兵亦长毛也”的感叹。透过他如实的记载,可以看出太平天国时期的一些真实的历史状况。

沈梓的《避寇日记》,是一部未刊印的手稿本。该日记手稿,因时逢战乱,生活动荡,所以原稿都书写在纸片上,且纸片有大有小,很不规范,也甚凌乱。建国初,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叶恭绰专程来濮院寻访此稿而未得。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专家精心整理(主要是从史事的先后来考定年月日及从农历与太平天历的对照来考定年月日),然后将原稿釐为六卷,以“避寇日记”为篇目编入《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四册),并由中华书局于1963年3月印行第一版。该日记手稿原件现由嘉兴市图书馆收藏,并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沈梓于1885年逝世,享年仅五十有六。

沈梓生前也想继承父亲的遗志,要把高祖的《东畬杂记》出版。他好不容易辗转从他的学生手中访得此稿,将其重新编辑,并注释了人名、地名等。待沈梓书稿编定、正准备雕版印刷时,不料又遽然辞世(1885),真是好事多磨。也可以看到,在古代要出刊一本书籍是何等的艰难。

一直到三年后的清光绪十四年(1888),才由沈梓的门生们集资将《东畬杂记》(附《幽湖百咏》)刻印出版 。该书内容包含三大部分:一是沈东畬的“杂记”;二是其曾孙沈涛附上的104首“幽湖百咏”诗;三是玄孙沈梓补上的注释。此时,距沈东畬逝世已有101年,距沈涛逝世也有34年了。

沈梓的故居,地址在濮院镇大众街坝底头10号—11号。其房屋约建于清末,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建筑面积原有160平方米。为平房,三开间门面,三进进深,砖木结构,九路头,起阁较高(屋脊至地面5 米)。有墙门樘一个,小天井一个,披屋一间,另有后花园一座,原有百年老皇娘树一枝(现已无),今围墙尚存,由乱砖叠成。

沈氏三杰,为濮院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令我们深深敬仰。

【作者简介】张治生,嘉兴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瘦果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