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往迹,《傅林林行书幽湖百咏》

 幽湖落云 2018-08-16

去年春,傅林林先生来访,言其正在书写《幽湖百咏》,已成三分之一。越两月,即获告已书就六十余幅矣,并邀余至政协书画院观赏。开卷展观,墨迹俊朗精妙,光彩照人,心神不禁为之震撼。林林又告其宏愿,谓待《幽湖百咏》全部写完后,拟将出版付梓。今夏,林林告余:《幽湖百咏》一百零四幅已录写竣事,嘱余为之编辑。余已年逾古稀,实不堪当此,然亲见其发愿之坚,书艺之精及其完成之速,不胜钦佩,余虽不学,亦不能不为焉!

南渡衣冠濮侍郎,当年赐第有辉光。

梧桐乡里梧桐老,五百年前集凤凰。


濮院古名幽湖,八百余年前,著作郎濮凤扈驾南下,见幽湖遍植梧桐,风景如画,因念“凤栖梧桐”,便定居于此。传至六世孙濮斗南,因拥立理宗有功,擢吏部侍郎,御赐其第为“濮院”,遂为镇名。濮氏好读书、好藏书,亦好客,元明之际,杨维桢、赵孟頫、宋濂、刘基、方孝孺等名儒硕彦,都曾先后寄寓镇上或参与雅集。元至顺年间,濮彦仁倡立聚桂文会,盛况空前。古镇人才辈出,人文荟萃,明清以来,镇人尤重诗文著述,缙绅士大夫爱恋乡土,颇好记述古镇遗闻轶事。沈涛之曾祖沈廷瑞博学多能,手辑濮川掌故,著有《东畬杂记》一书。“是书于濮之风土人情,典章文物,搜罗赅洽,综核精审。”(注一)惜生前未能付梓,其曾孙沈涛“竞竞惟恐失坠”,又对《东畬杂记》中的史料加以补充,仿清初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之例“聊继先人之志,以志吾镇之风土人物而已”,(注二)吟成七言绝句一百零四首,分别穿插于《东畬杂记》之中,题为《幽湖百咏》。

绸市原称永乐乡,万家烟火尽机坊。

自从番舶通商后,日下镳来百万装。


沈涛的《幽湖百咏》吟成于清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其后经历咸丰十年(一八六○)兵燹,诗稿散失,直至沈涛过世后,诗稿才由其子沈梓辗转从沈涛学生中访得,沈梓重为编辑,注释人名、地名等等。书成后沈梓又遽然辞世。至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才由沈梓的门生们集资刻印出版。这时距沈廷瑞逝世已一百零一年,距沈涛逝世也已三十四年了。《东畬杂记》《幽湖百咏》的出版问世,真是历尽坎坷。一九九八年,《幽湖百咏》又经蔡明先生整理笺注后重新出版。此书以前从未有过注本,且有关沈涛的资料又少,笺注与解析确非易事。蔡明先生,江苏海门人,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国学根底深厚,在濮院执教多年,又曾参与镇志编纂,熟悉濮院史实,修志之余为之精心笺注,经他筹划,《幽湖百咏》才得以首次单独出版。《幽湖百咏》以简明通俗的诗句,或反映历史之演变,或赞誉风物之优美,或记述人文之嬗递,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语儿桥下女儿家,南北苏家尽浣纱。

王谢堂前春燕去,满街桑影夕阳斜。


濮院人文历史之丰厚,孕育了濮院书画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元代至今,名家之多,不胜枚举,可谓群星灿烂,翰墨芬芳。《幽湖百咏》有诗云:“桐香室里文章古,嘉乐堂前花月新。尚有题碑赵承旨,谁知画竹管夫人。”诗的首联写元代著名学者杨维桢,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在各自寓舍作文绘画的轶闻,尾联介绍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及其夫人、名画家管道升分别在镇上题碑画竹的遗事。由此可见濮院书画艺术之盛,始于元明,延至清代,文人以其学养所致,皆擅书法,著名者有陈古铭、陈莲汀、杨树本、沈梓、朱善祥、夏辛铭、张劼生等,均恣肆烂漫,各擅风华。传至今日,则有鲍复兴、傅林林,亦以书法篆刻名世,皆传承正脉,专心艺事,绝非当下欺世盗名之野狐禅者可比!此也与濮院传统文化之熏陶有关。

香海华严法界瞻,霜林秋色四围添。

毗卢阁上登高去,红林青山一塔尖。


此次之《傅林林行书幽湖百咏》,佳作得以名手书之,更增珍贵。林林为书坛俊彦,闻名遐迩,其书艺风神俊爽,意境遒美,作书师承前哲,得其精髓,无一字不中规中矩,然自运机杼,大胆创新,通篇结字,不卑不亢,雍容大度。观赏者觉其功力深湛,厚积薄发,更盛赞笔墨推陈出新,深符时代精神。今《幽湖百咏》得林林书之,将流传于今时,更贻惠于来者,可谓诗赖书传,书以诗显,两美并俱,相得益彰。阅者得此,既可诵读诗作,感受文化往迹,得乡贤之熏陶,更可细味书艺,欣赏墨宝,林林之书法也由此而传焉!此册之问世,其意义与功用可谓远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