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本科和研究生所在的学校都不错,是985和211,。只不过文章很少,而且研究生期间还换了方向,因此相关的文章就两篇。一篇是去年10月发的,刚过4,另一篇是今年3月接收,还是共同一作,IF还不到2 ╮(╯▽╰)╭ 确实惭愧,有一个体系,可以整理成文章,另外一个体系,虽然老板也让整理,但是目测会给师妹。 因为文章少,没底气,所以lz在年前都没有申请,只给老板国外的同事发了一封邮件。过完年回来,就忙着写毕业论文。正式集中申请是在4月10号开始的,一开始一天5封,最多的时候一天也就15封左右吧。后来收到回复,lz就懒了,4月底开始就没有找新的。 1. 先说一下怎么找老板 lz老板的意思是把MCP上相关领域的老板找出来,海投,500封,其实他一开始说一千的╮(╯▽╰)╭ lz一开始也是这么做的,后来发现有些地方,加拿大啊 澳洲啊那些都不想去,然后就把地域或者学校限定了,然后搜索,找到后再去对方主页看,觉得相关而且有兴趣才发邮件。 当然也有在学校的学院主页找过,但是有些网页设置的不人性化,而且lz的方向,化学、生物、医学都可以去,一个一个看很麻烦,所以有时候看一天,找不到几个合适的老师。 还用过google,把关键词加进去,然后搜research group,不过感觉这样搜出来的好多都是欧洲的课题组,奥地利啊、荷兰啊、丹麦啊、爱尔兰啊、德国啊那些地方。当然,看到合适的也发了一下。ps 欧洲的很多国家很小,所以相关领域的人可能都认识,所以发信的时候稍稍注意一下。 还有一个方法,一般很牛的课题组,在成员那个页面会写出以往人员的去向,lz看到后来去大学当老师的,都google了出来,有兴趣了就发信。因为那种小老板,如果刚刚出来,基金会比较充足,也会招人。lz这样确实也看到了好几个的。 国内、国外的一些招聘网站也可以看看,lz后来会偶尔看一下国内的网站,反正都是转的国外的。 还有,老板的海外关系网。lz最早就给他的一个同事发信,结果对方今年不招人,然后lz就开始自食其力了。其实lz的老板还提过一个人,不过对方是个女老板,而且地方不好,lz就一直没找那个人。 找老板是个体力活和耐心活,一定不要急。而且,如果对自己的领域熟悉的话,都会知道那些课题组是做的很好的,可以优先去看一下。如果是交叉学科,其实可以小小调整一下方向,说不定有惊喜。lz平时看文献的时候,都不注意作者,结果发信的时候,把好几个很牛很牛的老板当成普通人了╮(╯▽╰)╭ 2. 再说简历 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优势 lz的文章很弱,因此CV中,文章放在了最后,lz重点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和掌握的skills,因为lz知道,未发表的那两个工作还是很有意思的。确实,回信的也是对那个工作很感兴趣。个人感觉,CV 2-3页就够了,不要有拼写错误,排版要简明、干净,让人一眼看上去很舒服。 至于要不要把推荐人的联系信息写上,看个人和对方要求。有的老板不会提,有的老板会说CV中有两个或者三个推荐人的联系方式。而且,lz记得有人抱怨,因为他的推荐人很牛,结果有些老板是为了同推荐人套近乎,故意让那个推荐人发信,结果最后很尴尬。其实,如果对方对你有兴趣,会主动让你发推荐信的。 3. 说一下cover letter 个人认为,cover letter还是很重要的,能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主要看letter中的陈述。 lz的主题都是用 Application for the postdoc position in *** 内容的话,lz按三段论写的。针对不同的老板,稍微调整了一下。 第一段是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发信的目的,专业,学校。然后说一下从他们的website上发现他们在做**相关的研究,对他们的方向很感兴趣。如果对方是大牛,你甚至可以直接写,Being well aware of your outstanding academic accomplishments, I would greatly appreciate if you provided me an opportunity to work as a research fellow under your supervision. 第二段就是自己之前的工作,掌握的技能。根据与对方的切合度,要适当调整重点。如果你认为,对方更看重你的工作,可以多说一下。如果你有很好的文章,当然一定要提出来。lz没说,因为实在不好意思提。 第三段说一下自己的research interest,然后认为自己很适合这个职位,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手机号和邮箱联系。如果你的一个背景很弱,你可以提一下你是一个quick learner。 Dear Prof. ***, My name is ***, and I am writing to apply for a postdoc position in your research group. I am currently a PhD candidate in ***, and expect to finish the degree in June, 2015 from ** University, China. From your website, I noticed that you are initiating a research program in**. I would be very interested in participating in your research if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in the future. As noted in my curriculum vitae, I focus on ** since January 2012. My works of main contents consist of two parts: one about**; the other is about **. I am familiar with **. I also have experiences in** and have expertise in ***. I take great interest in the field of *** and I wish to pursue it further. Maybe my ** background is not that strong, I am a quick learner and willing to learn new skills. I believe my technical skills and research experiences qualify me for this position. Enclosed is my resume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nd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I am available via email (**) or phone (***).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and your time.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incerely, *** ** University City, China 4. 接着说推荐信 理论上来说,推荐信应该是推荐人写,然后由推荐人发(最好是学校的邮箱,就是edu结尾的那种)。但是貌似国内的老板们都很忙,所以也就是自己写了。老板们可能意思意思稍微改一下。 推荐信中,需要介绍的,你的工作,性格,学习能力……注意要上下逻辑合理,时态正确。写完之后,最好找一个英语好的同学改一下。 5. 最后说面试 lz大概发了80封吧,绝大多数是没有收到回复的。估计还是文章太弱了,直接被pass了 第一个回信的是奥地利的一个老板,希望我申请政府奖学金。因为对方是秒回,而且很热情,lz当时没有收到其他消息,就同意了。后来,陆续有人回信,而且lz发现那个人的学校不是特别好,就拒绝了,前后大概四五天吧。 第二个回信的是美国的一个大牛,华人。他的研究同lz的背景不是非常贴合,估计是他刚刚想发展这个方向的工作,因此让lz发了三封推荐信,然后的然后,lz现在还没有收到他的回复,大概10天了吧。 第三个回信的还是奥地利的一个女老板,其实她一开始说没有funding的,结果过了一周,又问我能不能自己带基金过去。正好CSC今年新出了2015未来科学家,本来lz还在犹豫要不要申,后来发现她同第一个回信的老板是合作关系,然后果断拒绝了╮(╯▽╰)╭ 第四个是美国的一个小老板,就是lz从一个大牛的课题组里的以往成员中找到的。他说lz的CV很好(小得意一下,终于找回了自信啊),但是现在没基金,问lz什么时候能过去,貌似6月还会有一批基金会下来。 第五个是丹麦的一个大牛,同lz的方向很近。他说5月可能有人离开,希望lz能在5月底再发信询问。说来也奇怪,这个老板的邮箱,lz用outlook发信总是被退回,结果换了一个邮箱就成功了。 第六个也是美国的,学校很好,但是其实他的研究同lz的背景是交叉,也是想发展这个方向的工作。他说他在等一个基金下来,如果拿到了再联系lz。 第七个就是面试的这个,美国的老板。其实lz一开始没想到给他发信的,因为不自信嘛。后来发多了,就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发了一封,结果就收到了回复。他说他正好在招postdoc,现在在确定面试的名单,然后过几天就收到了面试通知。lz就问要不要准备一个talk啊,对方回不用很正式的那种,但是会问一些我的工作in details,然后他会介绍一下他的实验室。 lz也看了好多面经,有说要讲ppt的,有说面试被问到父母工作的,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也有群面的,也有单面的…… 面试前,非常忐忑啊,怕讲实验细节的时候,专业单词不会说,就一直在练发音。然后还专门找国外的同学试了一下Skype,看了一下效果,最后还是买了一个外接的摄像头。 因为担心自己讲不明白,面试前还是准备了一个ppt,把实验流程和部分结果、结论发给他了。反正答辩也要用到,就是挑出来几张改成英语而已。估计也是因为他看到了ppt,所以面试的时候,他就没问很细节的东西,只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这个工作。嗯,然后就是他一直在介绍他的课题组、他的工作。lz感觉他的语速很快,最多听懂7成。因为方向很近,所以关键词都知道,能猜到大概的问题,然后lz就能插话,问一下专业的问题。感觉表情都要笑傻了╮(╯▽╰)╭对方让lz提问,lz就问了一下如果能去,可以做什么工作,然后又问了一下,有没有一些将来会用到的skill,lz说自己可以现在就学习一下,表明自己好学嘛╮(╯▽╰)╭ 没有问living cost,house rent那些问题,对方主动介绍了很多。然后就问lz什么时候能过去,让lz发推荐信过去,因为系里需要。然后就说他还要面试两个人,但是一定会给lz这个offer的,因为lz的研究背景是他最想要的,在list上的第一位,正式的offer大概在一周后发出。面试大概用了40 min吧,感觉对方是一个很nice的人。 每个人的面试肯定不同,但是多准备总是好的。紧张也是正常的。其实lz对自己的听力和口语也不自信,但是假装自己很自信就好了,保持微笑就好了。这样,你的身体也会暗示自己的。 ps 多看美剧真的是有用处的,有些口语,你听多了自然而然就脱口而出了。lz从大二开始看美剧、英剧,现在还追着好几部╮(╯▽╰)╭ 6 小结 晤,理科生当太久了,不小结一下都对不起自己 说什么呢?多发信,但是不要发无意义的信,那种学校很差的地方,估计给你offer你也不想去,何必回头拿到了又拒掉呢。 博后这个东西,还是很讲究缘分的。如果这个老板不是恰好招人,如果lz不是这个方向,估计也是拿不到的。 耐心,自信,希望大家最后都能找到合适的offer ![]() |
|
来自: BIGMER > 《Post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