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宝知识114:钻石只有圆的吗?聊聊钻石琢型的发展史

 宝石学读书会 2018-08-16

目前在市场上常见到的钻石琢型是圆形的,我们将其称之为圆明亮琢型,钻石的4C标准中的切工,也多是以这类钻石为主的,但是钻石的琢型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变。

 

在前天的文章中,《经历苦难,方得始终——聊聊钻石的经历(二)》中提到过,钻石经历上亿年的等待,终于等到了出头之日,但是这并没有结束,钻石还在等待着如何展现自己最亮丽的一面,人们也在不停的探索,如何将钻石的美丽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出来。钻石从发现至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所以如果能够详细的研究钻石琢型的发展史,想必一本厚厚的书籍也很难聊得完。所以,今天就来简单的聊一下钻石琢型的发展历史吧。


曾经有人根据刻面钻石的发展,做成了如下的树状图,该图已经非常清晰的显示了钻石琢型的发展。刻面型的钻石最早出现在何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根据显存的一些古老的钻石首饰显示,最早的刻面型宝石出现在公元前二世纪,但是真正的文字记录却晚到了公元11世纪,随着人们对钻石的理解的不断加深,同时也随着技艺的不断提高,钻石的琢型的演化也随之而来。

 

第一,尖琢型

该琢型大约出现在14世纪,应该是最早的钻石刻面琢型了。从下图其实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该类珠型实际上是根据钻石的原石进行简单的打磨而已,由于钻石的原始形态以八面体为主,所以该类琢型也多为八面体。但是由于钻石具有八面体的解理,在解理面是很难进行抛光的,所以真正的尖琢型的刻面是与真正的八面体面存在一个小小的角度。该琢型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很好的展现钻石的透明度以及亮度。

 

由于钻石琢型工艺的改进,很多这种宝石都已经被重新切割了,所以现在很少会见到尖琢型的藏品,尤其是大颗粒的尖琢型钻石,多数都已经被重新切磨了,所以,只能从一些绘画作品中,看到这类琢型在珠宝首饰界的地位。

 

 

第二,桌形切工

这类琢型主要出现在15世纪,从图中我们也可以很好的想出来,实际上是将钻石八面体中的一个角切去了,由此出现了冠部和亭部,由于受到当时切磨钻石技术的限制,底尖容易破损,所以在下方的磨出了一个正方形的底面,从上向下看下去会出现一个正方形的窗口。如果从现在的审美来看,这种琢型的钻石底部的漏光会比较严重,火彩也不是很强烈。但却在当时大受皇室的喜欢,到了十六世纪、十七世纪,很多王公贵族使用的钻石,都是这类琢型。

 

第三,玫瑰琢型

该类琢型大致出现在十六世纪,由于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钻石的形态都是八面体的,部分钻石的形态甚至是扁平的,如果加工成为桌形,会损失很多钻石的重量;另外,对于桌形切工的切下来的那部分剩余品如何利用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将该类钻石加工成为首饰,因此出现了玫瑰琢型。

早起的玫瑰切工只具有三个面,做工也相对较为粗糙,随着切工工艺的进步,切面逐渐增加到了六个面,十二个面,最终成为了24个全玫瑰切工,底部具有一个较大的底面,上面呈拱形。也正是由于该类琢型能够很好的适应扁平型原石的形态,所以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保重”,并且只有冠部,没有亭部。后来又出现了双面玫瑰切工,具有48个面。由于该类切工的钻石,不够“闪”,所以现在很少用了。

 

世界名钻中的大莫卧儿所采用的切工就是玫瑰切工,不过该钻石现在已经失踪了。

 

第三,圆多面形琢型

该类琢型主要是由桌面琢型发展过来的,首先由桌面琢型逐渐演变为老式但多面形,该形态正视图是一个八角形,上腰面是八个梯形(四大四小),与上腰面对应的亭部是由三角形构成的。但是该类琢型存在的时间很短,很快演化成了双多面琢型和新瑞士切工,最终逐渐演化成为了现代的圆多面琢型。

谈到现代的圆多面琢型,不得不提的一个人那就是马歇尔·托儿可夫斯基,他是一名学者,但由于出身于比利时的钻石切磨世家,所以他对钻石的性质非常的了解,所以他利用科学的的论点总结出了钻石的最佳比例,根据计算总结了一套能够充分展现钻石火彩和亮度的比例,著有《Diamond Design》,这也是第一部通过科学的计算,得出钻石比例的书籍,所以这套钻石的比例成为托儿可夫斯基琢型,又称为美国理想琢型。

 

第四,新式琢型

钻石琢型的发展其实并没有停止,其后又发展处了很多钻石的琢型,现在经常我们听到的“八心八箭”、“十心十箭”、“百面切工”、“蓝色火焰”等等都是对钻石切工的创新。

1、八心八箭

八心八箭又称为“丘比特切工”,人们将这八心八箭比喻为“邂逅、钟情、暗示、梦系、初吻、缠绵、默契和山盟”八个美丽意境。实际上只要钻石的切工比例达到一定的范围,就会呈现出八心八箭的效果,与圆多面明亮琢型没有太大的差异。

 

2、十心十箭

十心十箭被誉为“时尚火彩最闪耀的钻石”,从视觉上来看,火彩更强,也更加饱满,也同样符合中国人对“十全十美”的追求。该琢型出现于2013年,由81个刻面组成的,由于该琢型的出现距离现代圆形明亮式钻石切工有将近100年的时间,将其命名为全爱钻石ALLOVE。

 

 

3、百面切工

与十心十箭一样,同样是在2013年,周大生取得了Love100 白面切工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引入到了中国,被称为“帝王工”,由于切面的增多,该钻石的闪耀程度可以提升30%,并且象征着“百分百完美爱情”。该切工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看到11个完美对称的花瓣。

 

4、蓝色火焰

蓝色火焰切工同样来源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目前国内主要是通灵珠宝。该切工

拥有89个切面,能够呈现非常好的火彩,但是该琢型比较神奇的是,能够在底部形成一个浪漫的“心形”,所以该琢型的寓意是“真心印记”,比喻将真爱铭刻在心底。

   

好了,关于钻石的切工的演化,暂时写这么多,随着钻石切磨技术的进步,我相信在今后一定会不断的推出更为新颖的钻石切工的。


我是艾昊,珠宝培训师,本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艾昊讲珠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