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询《梦奠帖》,真迹耶?摹本耶?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8-16

作 者:刘九洲

昨天看到消息,说辽宁博物馆即将全面开馆,这是古书画界的大好事。清宫外流书画,最初散失于东北,辽博得地利之便,汇集了大量清宫旧藏,其质量之高,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

但是,这次大展中,有三件重要的古代法书,展览介绍还是值得进一步推敲。

第一件是欧阳询《梦奠帖》。这件法书在明清时期颇有名,在《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诸位专家都没有发表反对意见,我又去查阅徐邦达的著作,对此也没有反对意见,感到有点意外。因为,从现在发布的清晰大图来看,虽然有些地方有墨迹来往的痕迹,但是字迹的线条不似书写而成,整体来看,缺乏毛笔的灵动与速度。

前人所谓“王笔活鸾凤”,虽然称赞的是王羲之书法,但是此种特点,应该在一流书迹上多少有所表现。唐人名家手笔如《祭侄稿》《书谱》,都有不凡的动态,让人流连忘返。普通的唐人写经,虽然水平一般,但是笔致还是生龙活虎的。这件《梦奠帖》,显然没有这种水准。以往,在较模糊的图片上,看起来有力度的环节,放大一看,却是含糊不清。本该是一笔带过的地方,却显示不出速度感。这些环节汇聚起来,显示《梦奠帖》整体上可疑,应该不是唐代欧阳询真迹。我一再阐述过,如果一件书画不太对,不会是一两个环节不对,而且整体不对,《梦奠帖》就是整体不对。

查阅古籍,很多明清鉴定家都认为《梦奠帖》很好,但是以现代眼光来看,确认一件唐代法书是否真迹,不应该依据明清鉴定家,而应该依据现在可见的其他唐代真迹,以及一般鉴定原理。不能迷惑于明清大名家的多次转手,我们感兴趣的是欧阳询,不是明清转手的过程。

也有三位明代鉴定家,都穆、詹景凤和陈继儒,看出这件《梦奠帖》不太对,这是很了不起的。都穆说“疑是临本”,詹景凤说“响搨之极精者”,陈继儒说“是宋人书”。

《梦奠帖》的笔迹带有迷惑性,看起来似乎是书写的,现在,依据特别清晰的放大图,可以看出并非如此,那么,很多明清鉴定家依托的判断基础就失去了。

这种直接看笔迹的能力,是要逐步培养的,记得10多年前,《自叙帖》引起争论,我当时也有很多年没看这件名迹了,于是找来清晰照片(高居翰拍摄的黑白大图),马上发现《自叙帖》根本不是一笔写成的,而且前后连缀,当时网上很多人不相信这个判断,以为《自叙帖》一定是一笔写成的,我也无法证实不是一笔书写。后来,我的看法,被一卷流传在日本的早年珂罗版证实了,《自叙帖》这样的本子是可以造出来的,我才算长舒一口气,否则,估计至今还说不清楚。

预告:另两件著名法书,《古诗四帖》和《曹娥碑墨迹》的讨论将于近日刊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