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绿色空间探索”学术研讨会(七)—— 秦皇岛园博会“山海境”花境设计方案

 罗凯东 2018-08-16

陈冰晶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李树华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陈冰晶以“秦皇岛园博会‘山海境’花境设计方案”为题进行分享和交流。包括赛事简介、方案灵感来源、方案细致解读等几方面内容。该方案为秦皇岛园博会花境创意大赛一等奖作品。


赛事简介

河北省第二届园博会于2018年6月26日在秦皇岛开幕。为更好地彰显时代发展的特色,丰富展会内涵,体现精湛园林技艺,特在河北省第二届(秦皇岛)园博会期间举办花境创意大赛活动。


以 “生境花韵、溢彩园博”为主题,以花境景观营造的创意竞赛为载体,体现“大美园博、宜居港城”的宗旨,搭建一个花卉新品种展示、花卉配置应用新形式示范、花境以及小花园营造交流的平台,为园博会的成功举办锦上添花。


花境展示区位于园博园场地的西北角,紧邻园博园主展馆。共10个地块供选择。10号地块位于花境展示区的最南端。与9号地块相对应,分布于次入口的两侧。如下图所示:

竖向方面,场地整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交通方面,靠近园区的次入口,东侧为园区的主要园路。 植物方面,场地周边植物以银杏为主,中部背景林为常绿的白皮松与油松。如下图所示:

1 缘起

1.1 中国传统花境设计手法

花境虽是起源于西方的景观形式,但其实中国有着悠久的草本植物的栽培历史,本方案希望探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花境设计手法。

西方花境作品

中国传统草本植物的审美趣味作品

1.1.1《花镜》所列《课花十八法》中《位置种植法》:

1)生境配置之法:故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能生之而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时位置之有方耳。

2)留白之法:设若左有茂林,右必留旷野以疏之。


1.1.2 山水画论中的植物经营:

1)三五搭配之法:古人写树,或三株五株,九株十株,令其反正阴阳,各自面目,参差高下,生动有致。

2)断续之法:密树稠林,断续防他板刻。

3)间枯枝古干之法:在茂密的树林重,或于树木之间,间一株枯树,或于树冠顶上,出几枯枝,或留白其后,或叠在烟云流水之上,茂林衬托枯树的苍古,枯树使茂林通透有生气。


1.2 秦皇岛概况

岛:秦皇岛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碣石”,刻《碣石门辞》,并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曾驻跸于此,因而得名秦皇岛。


山:位于燕山山脉东段丘陵地区与山前平原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区-低山丘陵区-山间盆地区-冲积平原区-沿海区。 


海:其中沿海区是秦皇岛市重要沿海旅游资源区,有山海关、北戴河、南戴河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


木:秦皇岛市目前园林植物种类共计395种,其中常绿木本植物29种,落叶木本植物167种,草本植物199种。水生植物种类偏少,海岸绿化物种单一,宜增加物种多样性及景观丰富度。

2 灵感

2.1 总体规划设计

秦皇岛的山海景观

山:曲线提取自秦皇岛的景观基底成为花境的骨架,以砂代水,从场地的高点向低逐渐形成了山中溪涧到奔流入海的意境。


海:海砂隐喻秦皇岛蜿蜒的海岸,宛如水墨画中适度的留白,衬托出植物实体,又不失隽永的韵味。砂石中点缀形态各异的石头,追忆魏武挥鞭临碣石之英雄气概,呼应千古一帝海中求仙的浪漫传说。


境:花境的景色随时间与空间改变而呈现不同面貌。青石碎拼的游园小路蜿蜒其间,石板跨砂溪成桥,汀步、砂与花丛相互穿插,成为游人身游与神游的妙境。

2.2 植物选择

山林与滨海生境的植物景观

整体理念:1)呈现山林与滨海生境特色的植物景观。2)探索中国本土植物的花境组合应用形式。 


植物材料选择:1)精选适应秦皇岛本地气候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2)多选用耐盐碱、瘠薄土壤的植物。 3)优先考虑夏秋开花植物,兼顾四季季相变化。 


花境风格:1)整体大气:适应公共园林尺度,突出植物群体美。  2)局部精致:重要停留节点细致搭配。


采用花境斑块大小的变化形成丰富的游览体验。兼顾花境实现的效果与施工养护的便利。

3 方案

3.1 总体设计

设计最初的形成过程基于秦皇岛的山水景观进行推敲,将分为山景与海景两大区域,分别呈现具有山林与滨海景色的植物景观。并且,场地整体西北高,东南低,局部设计微地形。

总平面图

山景以砂代水,表达山涧的生境。

滩景:卵石浅滩,停留活动的场所。

海景:海岸蜿蜒,对外开敞的观景面。

总平面图

东立面透视图

场地竖向地形图

3.2 分区设计

总体设计

山区位于场地北侧,临近园区的次入口。

“山”区平面图

欲使景致深远似无尽端,则需曲尽其妙,方有柳暗花明之意。


石桥跨溪而设,立于桥头察溪流之萦绕,莫辩其源;览杂花之竟芳,难状其貌。玉簪,马蔺,千屈菜,珍珠梅,白,紫的色彩穿插交错出现,在色彩的韵律节奏中将深远的山林意境烘托而出。

“山”区效果图

植物选择

山区以早园竹和场地旁的廊架围合空间。选取山涧常见的千屈菜与马蔺为主要骨干植物,形成静谧幽深的空间效果。

“山”区种植分析图

总体设计

滩区作为山与海的过渡,在景观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深远到开阔,视觉上经过短暂的停顿,也使得滩区成为游览中途的观景区域。并且,滩区承担重要的交通分流与停留空间的作用。

“滩”区平面图

“滩”区效果图

植物选择

大花金鸡菊、紫菀、紫松果菊、金叶莸、狼尾草等绚丽的色彩斑块引出对于黄金海岸的联想。

“滩”区种植效果图

总体设计

海区位于场地的南端靠近园区的主园路。仅用一勺之水便能带给人碧波万顷的联想,在于通过植物的高低搭配与空间分割,以前景的逼仄对比出远景的开阔。

“海”区平面图

“海”区效果图

植物选择

选取部分滨海植物,令游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观者对海岸自然生态的关注以及对于乡土景观的感情。

“海”区种植效果图

4 植物

4.1 季相分析

夏秋展会期间季节是本方案中大部分植物的主要观赏期。同时,植物选择上兼顾春、冬季效果,冬季以观赏草、红瑞木等高型植物为主,春季以鸢尾、萱草等低型植物为主。

4.2 色彩分析

色彩选择以黄色和紫色为主色调。 

山景:以蓝紫色系花卉加深空间的景深,渲染宁静悠远的气氛;

海景:以橙黄色系花卉尤其是滨海植被渲染明快清新的海岸氛围。

4.3 植物类型分析

4.4 高度分析

4.5 植物材料

高型植物材料

中型植物材料

低型植物材料

5 结语

本方案采用花境的形式再现秦皇岛的山海格局,展现了山涧与滨海生境的植物景观。呼吁对海岸景观生态的关注,有助于唤醒大众的环境意识。


选用中国本土植物进行花境营建尝试,以中国山水画论中的留白、疏密对比等手法进行设计,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自信。


参赛展板




风景园林学社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办,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的师生共同组织和参与。支持单位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天津市生态学会、天津市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



主编:赵迪

编辑:陈丽君

审核:孙雅伟

风景园林学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