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前,雕刻玉石是为达官贵人服务的。古时由于玉雕工具限制,一个玉件需要长年制作,一般一个玉石工匠一生只能做几件玉器,有些工艺复杂的玉件一生人都难以完成,甚至需几代人完成。所以请珍惜你手上的“旧玉器”。 仿古玉与古玉 笔者是玉雕从业者,在我看来古玉型制古朴,蕴含丰富时代文化与工艺特征。更重要的是古代玉雕前辈,在这么艰难工艺条件下,琢磨出精美玉石,吾辈心存敬意。 新工仿古玉,仿的是古玉的形制和韵味。现代工具先进,在旧玉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能雕刻出更加精美的仿古玉器,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只要质地好、工艺好,仿古玉一样值得收藏。上图为“玉雕定制圈”为客户雕刻的翡翠仿明清工玉蝴蝶,工价大3。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奸商将新工玉做旧,按古玉价格欺骗消费者。更严重的是收藏者在得到假古玉后,以之为标准做研究,结果离古玉收藏渐行渐远。 按工艺识别旧工玉件 旧玉收藏热,带动了作假市场。我们通过了解旧玉的雕刻工艺与新工的区别就能掌握旧玉的收藏技巧。 拉丝:旧工在开窗是在钻孔中穿过钢丝线锯,再配合解玉砂用手工拉丝。由于旧式线锯手工来回拉,其特点是在窗口的内壁上的线锯拉痕较散乱。(如上图) 新工也是先钻眼,然后沿钻眼处用高速线锯将窗口的玉料磨去(如上图),直到将其全部磨掉,窗口内壁拉痕为直线。 刻线条:由于老工艺速度慢,在线条的处理上比较流畅,最重要特征是线条两侧沟边没有崩口,沟底呈现磨砂状。做工不细的老工,有时候可见到沟底线性不均,由于工具限制,沟线有宽有窄的现象。(见下图线边锋利) 新工当中,线条是用砂轮砣,在高速磨削下形成的,高速机器就会造成线条边出现崩口,特别在弯线处特别明显,一般是在后期处理中抛光过度,遮掩蹦口,使线条变得圆润,但没有了旧工那种锋利的感觉。(下图弯位只见陀痕不见蹦口) 抛光处理:在笔者看来,抛光现在就叫“表面处理工艺”,现代工业运用广泛。原理就是将玉石晶粒面磨平,“拉光工艺”是通过高硬度精细抛光膏均匀磨削晶粒表面,高速皮陀等介质在高转速下瞬间加温晶粒面,让晶粒排列紧密并形成一个相对镜面,使玉石发出较强烈的玻璃光泽,所以旧玉很难见到高光作品。 新工由于机器转速快,抛光上有些工件在弯曲弧度时有过度不均,边边角角抛光介质工具没法进入,未抛光处与抛光处的反差大,或用煲蜡方式补救。 从理论上讲,新工靠高转速机器和金刚砂磨具以“削为主,磨为辅”;旧工艺依靠慢速陀工具和解玉砂“以磨为主”。老工抛光陀速慢,人工踏板,力量均匀,工面与线槽面光泽反差小,实际上旧工在雕刻的同时就已经将抛光完成了。当然现在也能仿旧工艺雕刻玉器,但那样效率太低,不符合成本效益。 希望您阅读本文有所收获,能与您交流是我们的荣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