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道学百问|中华“书道”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秦岭之尖 2018-08-17

中国的书法艺术,起于笔画、基于结字,成于章法,而美于气韵。


【宋】宋徽宗《夏日诗帖》(资料图)


中国书法最凝练的评价莫过于“以大拙见大巧”,从“平易中见奇崛”。其最高理念、境界莫不追寻“道法自然”、“大巧若拙”、“朴素”和“无为”。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都要效法自然,艺术更需要自然。不求妩媚、华丽,而追求真性情、真意气,即庄子所说的:真悲、真怒、真亲。要率性而为,不伪饰造作。


率性而为,不伪饰造作(资料图)


书法艺术境界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书家的自身素质,修养与道德。谚语常说:“字如其人”、“书为心画”。故习书者,必先修身,必先立德。


著名书法家、道教大居士袁其微先生说:“学习传统技法,必先悟通、悟透其理、其法,然后依理而变。悟道,贵在于多学、多练、多想。悟有大悟、小悟之别,小悟可以通法,大悟可以通道,然必积小悟方能大悟。”


修身立德(资料图)


他也指出:在探索书艺的过程中,“悟法、悟意、悟理、悟道,为书艺审美之重要认识的基础”。


中国书法艺术以强劲之筋骨,奇妙之方圆、互应之点画、空白之余韵,昭示了华夏民族坚忍不拔、刚柔相济、坦荡自然之风范。


华夏“书道”,可谓集精气神于流转顿挫之中,纳天地人在黑白疾徐之间。它的美,或浑穆超逸、粗豪刚猛,或雅致精微、清俊峭拔。有笔力雄健、取法多样而爽朗洒脱者;也有笔意高古、大朴不雕而方劲舒展者。


有以行笔流畅、结体谨严而见长之人,也有以布白匀整、疏密有致而匠心独运之人。


书法是不断更新、绵延不绝的艺术(资料图)

中国的书法,是世界上唯一以文字为素材而形成的特殊造型艺术。它有极强的、持久不衰的生命力,既是古老的,又是不断更新、绵延不绝的艺术。既在汉字造型的基础上反复锤炼,又有在不同字体的书写中不断改进与创新。


篆、隶、楷、行、草,任何一种书体,从其产生到形成,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质到文的过程,都是在经过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之后,才得以形成并流传下来的。


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资料图)


可以说:任何一种书体,都有它的个性和特点、章法与风格。这些书体形式虽殊,但意境却同,即“道法自然”的艺术最高境界。



关于书法之美、书法之风格、书法之价值,沈尹默先生在《书法论丛》中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旷神怡……”


(编辑:柯恩)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