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与桃友交流实录:谈如何提高桃子果实的表光

 宏基果业 2018-08-17
        2018年8月11日上午,家里迎来了几位来自潍坊市的桃友。其中一位王先生,是临朐县某机关的干部,是临朐县樱桃协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临朐是著名的樱桃之乡,王先生在樱桃种植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收益也颇为丰厚。正所谓是种而优则敢创,樱桃的成功并不能阻挡王先生前进的步代,于是他又身先士卒,带动一方百姓种植了桃树,连自己加上相关农友,规模大约在千亩左右。然而,隔行如隔山,令王先生意想不到的是,桃子已经结果两年了,果子表光始终不好,要么有果灰,要么很粗糙,要么有绣斑,要么有黑点,要么就裂口,同样是金秋红蜜,别人管理好的收购价4~5块,但他们的桃子只能卖1~2块。对此情况,王先生深感苦恼,所以他才小费周折通过农人之家的好果友纪元君联系上了我,并约好了见面的时间。
        简单的寒喧之后,王先生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与苦衷,倘若这个表光问题再解决不好,几乎就要失去继续种桃树的信心了。
        我说,影响表光的因素有很多,土壤有机质含量、树龄、树势、化肥配合比例、土壤水分状况、纸袋质量、套袋前用药、气候等。这些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生产来分析的。
        于是,根据套袋前的具体工作,我逐一做了询问。王先生显然是有备而来的。他把自己的操做流程都记录的很详细,1~8月份,修剪,用药,用肥,套袋过程完全做了笔录,整整七八张十六开打印纸,让人一目了然。这让我很感动,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像王先生这么如此一丝不苟的求知精神,种好桃树应该是指日可待的。
根据张先生的口述和笔记,我很快找到了他的桃树表光不好的病因。下面,逐一分析,供桃友参考。
         1.清园。王先生的做法是隔两年清一次园。对生茬地新植果园,这样自然是可以的。但他的果园身处果树老产区,四边被樱桃树所包围,交叉感染不可避免,所以,单纯的两年清一次园是远远不够的。清园是一年果树生产的初始,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不清园或是清园不利会给以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增加难度,提高生产成本。所以建议果友们要年年及时清园。
        2.套袋前用药。王先生用了四次药,但是包括露红药的前二次药用的都是杀真菌剂,只有套袋前最后二次药才加上了链霉素及春雷王铜等杀细菌剂,这也是错误的。桃树的早期用药顺序应该是先细菌后真菌,(新手们)最好的方式是真细菌一起防。许多朋友都说细菌性穿孔很难防,难就难在你用药过晚了,亡羊补牢,在病菌已既定感染的情况下,损失是在所难免的。另外,王先生用春雷霉素防治细菌性疾病,虽然国内目前还没有权威性的认定,但在实际生产中,春雷霉素及其衍生品对核果类果树造成药害的案例时有发生,高温使用或是浓度过高,极易损伤叶片及果面,这对幼果的伤害是致命的。
       另外,王先生还使用了喹啉铜。大家都知道,核果类果树对铜制剂敏感,尽管喹啉铜是有机铜,相对无机铜较为安全,但使用不当,极易造成药害。下面以此药为例为大家普及一下有机铜杀虫剂的使用小知识。
(1)低浓度使用
喹啉铜的作用机理是依靠植物表面水的酸化,逐步释放铜离子,与病菌的蛋白质结合,使其蛋白酶变性而死亡,抑制病菌荫发和菌丝发育。大量的试验证明铜制剂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并不是用量越大效果越好,如果用量过大会导致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低浓度使用,不会产生药害,且防治效果不打折扣。
(2)注意使用方法和时机
喹啉铜是一种预防眭杀菌剂,依靠铜离子均匀分布在叶片上,形成一层药膜,阻隔和抑制病菌的进入和萌发,用药的最佳时机是作物发病前和发病初期。高温时期,植株表面水分蒸发快,无形中加大了已经喷洒在植株表面的铜制剂的浓度,容易产生药害,因此,使用时应该避开高温时间段。
(3)不能随意混配
一般铜制剂不能乱混配其他农药、微肥,最好单独使用。当前有机铜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可以与很多药剂复配使用,但一定要避免与台有能够跟铜离子产生置换反应的药剂混配使用。即生产上,切忌用台有比铜活泼的元素的药剂来与铜制剂混配。
比铜活泼的元素有以下几种:钾、钙、钠、镁、铝、铍、锰、锌、铁、钻、镍、锡、铅。特别要强调的是铜制剂不能与台有金属离子的叶面肥混用,如氨基酸、海藻酸、磷酸二氢钾、甲壳素类的叶面肥,这是因为氨基酸、海藻酸、甲壳素都是有机小分子物质,遇到金属离子后会发生变性,所产生的反应物极有可能会对植株叶片造成刺激,使叶片表现出异状。但是有机态的铜可以混用,但需现配现用。
(4)注意混配顺序
喹啉铜与叶面肥混用时,还要注意配药的顺序。一般情况下,应先将叶面肥配成母液,加入喷雾器内混匀,然后再将铜制剂配成母液,加入喷雾器内,配完药液后要立即喷雾,避免久置产生反应 。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有机铜杀菌剂用药是有技巧的。操作不当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我建议大家谨慎选择,细心操做。
         3.套袋的时机。王先生的树是4月6号谢花,5月15号开始套袋,5月31号套袋结束。显然,这是不合理的。桃子最佳的套袋时间为谢花后3~5周,超过这个阶段,因外界环境及病虫害对果面的污染和侵害,很容易造成套袋后的桃子脱绿不好或表面粗糙,其脱袋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果面煤污,上色黯淡。(煤污也是一种病,属性真菌,套袋过晚,蚜虫、介壳虫的分泌物,鸟粪,雨水都会导致发生和传播)
   除了套袋过晚之外,王先生还犯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这个错误是导致果锈水锈发生的主因,那就是在药液和清晨露水未干的情况下套袋。所以,果友们一定要注意,前期工作做好了,最后套袋时也不要着急,药液喷完后等个4~6个小时,早上有露水等着干透了,千万不要图时效图凉外从而导致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局面!
另外,套袋结束后,因蚜虫难防,王老生还在药液中混加了敌敌畏!我真的吓出了一身冷汗,还好他的树没落叶,这只能算做侥幸吧!提醒果友们一句,有机磷类的药物尽量少用,种油桃油蟠的朋友最好不用,若你非用不可,那也不要用在幼果期和高温季节!
        4.水与肥。王先生套袋前浇了一次透水,喷了三次钙,这是必要的工作,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
          套袋前浇水是为了防止日灼,但假如套袋周期过长,中期出现干旱,倘若不补水,同样也会日灼。套袋结束已是初夏,气温升高,若不补水,日灼会更严重!
         单纯的叶面补钙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缺钙严重苦痘病大量发生的果园,叶面补钙仅仅是杯水车薪。所以,补钙的最佳时期是秋施基肥时,不仅要补钙,还要补硅补硼,钙可以提高果实的硬度,硅能增加韧度,硼能提升光洁度,更重要的是硼和硅能够促进钙质的吸收。
      以上四条,就是造成王先生桃子果面表光不好的主要原因。之所以总结概括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果友正面临着和王先生一样的烦恼,有些技术貌似复杂,但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找到病因找对病因。好果好效益,阿杜的心愿就是希望大家都能种出好果,把血汗换成收获,希望此文能帮到大家。
        另外,提高果实表光的因素还有很多,有专家专门做了以下论述,大家可做参考。
        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肥,表光越好,有机质达到2%时表光更好;树龄越小,表光越好;树势越壮,表光亦越好;用外灰内红蜡纸袋套袋的,表光相对也好;运用配方施肥,特别是钙肥、硼肥充足,氮钾不过量时,表光亦好。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的,果实表光亦好;喷药合理,浓度适宜,表光也好;幼果期气温较高,表光越好。
        也就是说,有机质少、树势过旺过弱、钙肥硼肥不足、氮钾肥过多、土壤忽干忽湿、药害、幼果期低温、套袋后气温高雨水多等都影响表光。   
        感谢临朐王先生提供的素材,也祝愿所有果友种好果树,心想事成!(本文只发农人之家,谢绝其他平台撺改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