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在线 :: 探秘背篓之源

 我的昆仑奴 2018-08-17

--张宗登  (湖南工业大学)

引言:湘西是背篓的故乡,进入湘西,我们会情不自禁的被湘西人们背上的背篓所吸引。利用暑假,笔者在当地同行的带领下,深入到湘西吉首、凤凰、永顺、芦溪、花垣、矮寨、腊尔山、山江、吉信等县镇,对当地竹编技艺与背篓编织工艺进行考察,收获颇丰。因为背篓,湘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别的地方有着截然不一样的形态,如交通工具、行走方式、搬运方式等。背篓在湘西人们的生活中,它不再是一种工具符号,而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承,一种劳动人们不畏艰险、勇于征服的历史见证。

1.湘西背篓概述


图1 湘西人们背上的背篓

湘西地处湖南西北部,位于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长期以来,湘西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之地,境内居住着土家、苗、汉、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其中以苗族与土家族为主,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湘西处于云贵高原东北边缘与鄂西山地交汇地带,境内山高岭峻,河谷深壑,相互交错,山峦叠嶂,千姿百态,海拔多在800米以上。森林资源是湘西地区主要资源之一,境内森林覆盖率高,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湘西竹资源丰富,到处可见到竹子,大的如楠竹,高大挺直,小的如毛竹、山竹,细小竖立。

背篓又称背笼,是湘西人们劳作最基本的工具,是刻在湘西脊背上最古老的符号,如图1所示。湘西地区道路崎岖狭窄多险,挑担不方便,人们便于背篓结下了不解之缘。湘西人眼里的背篓如沙漠中的骆驼,江河里的船舟,从远古洪荒一路走来,历经沧海,历经桑田,一辈又一辈人倒下去了,一辈辈人站起来,社会和时代不断变迁,背篓却一如既往地在湘西的脊背和肩头上站立,成为湘西最深刻也是最生动的雕像。由于湘西山深林密,峻岭蔽日,山路曲折陡峭,沿途又多幽壑,世代生息在此的苗族、侗族、瑶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人民,在高山上种包谷、高粱、籼米、红薯等庄稼,很多情况下无法筐载肩挑,只好依据身形编制出各种“篓”,克服重重困难将谷物背回家。背篓在湘西人眼中地位很高,是湘西少数民族最喜爱的一种运载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

2.湘西背篓的形式特征
背篓在我国起源较早,从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底部发现的不少编织印痕来看,竹编背笼大概要早于陶器的起源。湘西竹制背笼作为生产用具,最早见于宋朝朱辅的《溪蛮从笑》:“负物不以肩,用木板为中枷之状,钳其顶,以布带或皮束之额上,名背笼。” 这里所称“中枷之状”的木板,就是背篓的祖先,原是当地土民妇女“佣力工具”。这种背笼虽与现今的竹编背篓有所不同,但它是湘西最早的一种背篓。现代背篓是一种竹篾编织物,是湘西人民出行必备之物,其在选材、造型、制作工艺、用色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的特征。

2.1湘西背篓的选材
   湘西背篓基本都是就地取材,以周边山上生长的山竹为最佳,大多情况下,背篓的编制以山竹为主材,以桂竹、绵竹为辅材。山竹是湘西地区较为特殊的一种竹种,大的直径在80mm-100mm左右,小的直径在10mm-20mm左右,长度一般在5米以上。编织背篓的山竹一般选择直径在12mm-25mm之间的隔年竹,这种山竹强度好,韧性佳,砍竹、锯竹、剖竹都很方便,可以大大提高编制速度。直径在20mm左右的山竹,编制一个背篓需4-5跟,直径在12mm左右的山竹,编织一个背篓需8-9跟山竹。桂竹作为后期承重受力部分用材,绵竹一般作为锁扣用材。


图2 编制背篓所用的各种材料

一个完整的背篓,大多有八种不同类型的竹材编织而成,每一种材料起着自身不同的作用,下面以儿背篓为例,如图2所示,介绍背篓几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图2中所标数字1为编制背篓所用的细纬篾,编织纹理与背篓沿口平行。这种细纬篾是编织背篓的主要用材,图中所示大部分面积均由细纬篾编织而成。细纬篾由直径20mm左右的山竹,经十六分之一纵向剖切,然后去除篾片表面的竹青和竹黄的大部分竹肉,留下0.8—1.2mm左右的竹篾。细纬篾没有固定长度,根据竹子的长度而定,在进行编织之前,需用匀刀加工成大小厚度一致的竹篾。图2中所标数字2为背篓底部用材,底部是背篓主要的承重部位,因此对材料要求有较高的强度。这种材料是把大小20mm左右的山竹,锯成250-300mm左右的竹段,再将竹段纵向二分之一剖开,然后将这些纵向剖开的竹段经篾刀敲平而成。图2中所标数字3为背篓宽纬篾,这种纬篾取20mm左右山竹的四分之一竹篾,保留竹篾的竹青部分,厚度在0.5-0.8mm之间,一般放在背篓的中腰部分,和背篓的经篾编织成镂空花纹,起着很强装饰作用。图2中所标数字4为黑色竹篾,也是取自山竹的十六分之一竹篾,与标注1的竹篾大小厚度相似。这种竹篾是将山竹砍好后,将整根竹放在家里的灶台上经烟熏黑,需要使用是再从灶台上取下使用。这种熏好的竹材在背篓编织师傅家里都备有很多,在背篓上起着很好的装饰作用。图2中所标数字5为锁口用竹材,选用直径在30-40mm的绵竹,剖成12-20mm宽的竹篾,经水煮半小时后,晒干使用,这种锁口用竹篾韧性相当的好,能很好的保护背篓不被破坏。图2中所标数字6为背篓所用的经篾,是背篓的垂直骨架,一般去山竹的八分之一竹篾,保留竹青,厚度在1.5mm-2.5mm之间,长度一般根据背篓的大小而定,一般背篓高度在600mm,背篓经篾长度在1450mm左右。图2中所标数字7为底边加固用篾,长度为500-600mm,属于十六分之一竹篾,竹篾厚度约0.6mm,取山竹的竹青部分,竹黄一般作为废料。图2中所标数字8为背篓被带用竹篾,背带用竹篾长度为一丈,属十六分之一纵剖竹篾,保留竹青部分,竹篾厚度为0.8mm左右,一根背带需要四根竹篾编织而成。

2.2湘西背篓的种类
   作为一种劳动工具,湘西背篓形式、种类繁多,世界上可能再也找不出另一种工具能和它媲美。湘西的背篓是用竹竿和篾条编制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背不同的背篓。根据使用的场合和方式不同,可以将背篓分为以下几种。

(1)洗衣背篓
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孕育了湘西妇女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性,洗衣做饭,纺纱织布是湘西妇女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背篓作为一种生活必须品,自然成为湘西妇女背上一道精美的风景。在湘西,女子出嫁娘家需编织“洗衣背篓”作陪嫁之嫁妆,这一风俗习惯沿线了近千年,直到今天,背篓仍是嫁娶中不可获取之物。洗衣背篓小巧玲珑,篾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

(2)儿背篓
儿背篓是专门用来被载小孩的背篓,有的用竹篾编织而成,有的用竹段榫接而成,是湘西地区较为常见的背篓。也许是出于对下一代的关爱,儿背篓的种类在湘西最多,编织的相对比较精美,如图3所示。在湘西地区的风俗之中,女儿生孩子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喜事,娘家在小孩满月后,要送一个“儿背篓”,作为“祝米酒”的礼行(品)。大多作为礼品用的儿背篓呈长筒形,腰小口大,专用来背孩子。


图3 湘西儿背篓

(3) 耕作用背篓
耕作用背篓主要有柴背篓、高背篓、粗背篓等,砍柴、扯扯猪草则用“柴背篓”,它篾粗肚大,经得作摔打,如图4左所示;摘苞谷、小谷则用“高背篓”,它腰细,口呈喇叭形,底部成方形,高过头顶,像倒立葫芦,背得多,如图4右所示。粗背篓用几根木棒,做成能置物体的快架,用篾丝系着,是背原木,送肥猪的好工具。有的为歇息时不释肩,用“丁”字棒将篓底撑住,叫“打杵 ”,用来“歇肩”。此物方便适用,至今仍然盛行,故有“篓不离背,杵不离篓”之谚。


图4 湘西柴背篓与高背篓

(4)水背篓
水背篓,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背水的背篓。湘西地区房屋建设一般依山而建,以木质杆栏式建筑为主,由于地理因素的局限,住在上坡或者山顶的人们取水是其重要的日常生活。水背篓一般呈圆筒状,比人的肩膀略高,取水时将一木桶置于背篓内,背在肩上,就可上山下坡了。

(5)装饰性背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背篓文化逐渐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被大众接受,背篓作为一种装饰性器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种背篓大多小巧精美,编织细腻,色彩丰富,装饰性极强。如花背篓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花背篓是湘西各种背篓中做工最为精细的一种,薄径细蔑,部分细蔑用青核桃壳加黑水泡煮上色,编织出各种花纹。做成后,漆上桐油,花纹蔑路形成的图画虽然简单,但极为和谐自然,给人的感觉那不是个背篓, 而是一件艺术品。装饰性背篓摆放在家中既可以是一件装饰艺术品,也可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如做花插等,很多精品背篓工艺品已出口到国外。

2.3湘西背篓的造型特征
(1)线形材为主
    湘西背篓用材基本上全部采用线材,包括竹篾与竹片,这些竹线材有粗有细,有厚有薄,共同编织出一个精美出背篓工艺体系。在几何学的定义里,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造型设计上,各类物体所包括的面及立体,都可用线表现出来,线条的运用在造型设计中处于主宰地位,线条是造型艺术设计的灵魂。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成能表现出所有的湘西背篓造型形态,并表达出情感与美感、气势与力度、个性与风格、民族与文化。

(2)整体造型
     湘西背篓的整体造型种类较多,一般底部呈圆形、方形和椭圆形三种;后侧面呈方形、喇叭口形、U形、圆筒形等。其中以底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后侧面呈喇叭口形和U形的居多。这类背篓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一个背篓可以同时承载多种不同的功能,既可以做洗衣背篓,也可以做购物背篓,因此平常见的也相对较多。背篓整体造型简洁明快, 强调线条的均整平衡, 体现秩序美。由于竹篾或竹片容易加工成型, 无论是背篓的人体曲面,还是圆、椭圆或月牙状等的各种形面均可加工,从而使湘西的背篓富有动感, 显得轻快活泼,富有工艺性和欣赏性, 从而提升其附加值。

(3)编织造型
    湘西背篓从用料上可分为篾丝编织和篾片编织,篾丝编织与篾片编织互相结合在一起,共同组合成一个背篓。竹篾编织图案形式多样、构图精美, 有十字花编、人字花编、菱形花编、龟背编、螺旋编、六角眼编等[1]。而背篓中主要采用的编织图案有十字编、螺旋编、六角形编和方形镂空编等几种。这些编织或疏或密、极有韵律, 既给人以面的严谨, 又给人以线的感受。而篾片经染色处理后的编织板, 其纹样更加丰富, 可营造出浓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背篓。竹编肌理和木质边框纹理的对比, 也给人以美的感受。

2.4湘西背篓的制作工艺
(1)砍竹
    湘西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所有的村落均被群山环绕,竹资源是其森林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用于编织背篓的竹材以湘西山中野生的山竹为主,同事伴以绵竹与桂竹作为辅助材料。山竹有大有小,用于编织背篓的山竹一般直径在12mm—30mm为佳。竹篾艺人(湘西地区俗称篾匠)在编织背篓前,会前往山中砍好竹材,以被后用。由于所选的山竹直径较小,砍竹所用工具一般为普通柴刀或者篾刀。一刀一颗,个把小时就可转备好近一个月所用的竹材。竹材砍伐好后,一般放于家中的阴凉干燥出,不宜放在阳光下暴晒,这样会损失竹子中的水分,不利于编织;也不能放在潮湿的环境中,这样会使竹子编织损坏。

(2)剖篾
    剖是解剖之意,所谓剖篾,即是篾匠艺人将砍好的竹子根据编织需要,分解成适合编织的篾丝。这个过程是整个竹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篾丝处理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所编竹器的精细。经验丰富的竹编艺人,都具有娴熟的剖篾技巧,他们对篾刀的角度,篾片的厚薄都掌握的非常到位。笔者在湘西考察调研时,走访了湘西背篓之乡,吉首矮寨镇的德茹村,这里家家户户编背篓,人人会剖篾,这里的篾匠艺人利用农忙置于,编织背篓贴补家用。如图5所示,为正在剖篾的竹编艺人,篾片在他们手指间流动,如行云流水,舒缓跳跃。经竹编艺人剖过的篾片一顺一顺地,软软地躺在地上,像是被他们精湛手艺所折服。据年龄大一些的老人介绍,这里编织的背篓销售到整个湘西,所有的竹编技艺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每家每户都在编。每逢农历五或者十,他们就将自己编织好的背篓放大集市上去销售,以批发的形式买个外来的商户。


图5 背篓匠人的剖篾工艺

(3)匀篾
    所谓匀篾,就是将剖好的篾丝用匀刀处理均匀,保证编织背篓的同一种编织材料大小一致,厚度相同。湘西背篓用篾主要有8种不同的篾材,这在前面背篓的选材中已经一一介绍了。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细纬篾,细纬篾由直径20mm左右的山竹,经十六分之一纵向剖切,然后去除篾片表面的竹青和竹黄的大部分竹肉,留下0.8—1.2mm左右的竹篾。细纬篾属于靠近竹青部分的篾层,用匀刀去掉竹篾上的竹青部分,是篾条看起来是黄色,竹篾艺人说是为了使背篓看起来呈黄绿色,显得美观含蓄。要使篾条都大小一致、厚度相同,所有篾条都得经过匀刀的处理。匀刀是由两片金属钢片做成的,铁片一端呈斜三角形,斜边用磨刀石磨得锋利,是篾匠艺人必备的一种设备。如图6所示,是正在进行匀篾作业的竹编艺人,他们把剖好的篾条一根根的通过匀刀,是篾条保持大小厚度一致,以确保所编器具的美观性。湘西地区的背篓带不咬肩膀,织的背篓用起来不伤背。织的背篓边缘用坏了,篾丝都不会散。既实用又不乏美观。


图6 竹编匠人正在进行匀篾

(4)染色工艺
    湘西常用背篓用色一般只有三种,分别是竹青色、竹黄色和黑色。竹青色与竹黄色是竹本色,不需进行染色工艺处理,黑色是将砍伐好的山竹置于灶台之上,经一段时间的烟熏之后竹材表面会变成黑色,黑色篾丝主要用于背篓的点缀,打破竹黄颜色的统一。工艺背篓的色彩比较丰富,出除常用色彩外,工艺背篓有各种各样的彩色篾,这些彩色篾主要是通过染色工艺获得。竹材着色多用碱性染料,其方法是选择经过漂白后的、表皮无损的竹段,放在2%的烧碱或碳酸钠溶液中,煮沸3-5分钟后取出,再放入碱性染料溶液中,煮沸半小时左右即可染上所需要的色彩。

(5)编织工艺
当前期处理竹篾的准备工作做完后,竹篾匠人开始进行背篓的编织。背篓编织过程一般有以下几道工序:盘底—编织--按压成型--打钎—底边加固--穿笼骨锁口--辨背带等。给背篓盘底,篾片一圈一圈地盘,盘一个圆圆的底,有面盆口那么大,如图7所示。盘完底后,织篾丝,篾丝一圈一圈地织,也是一个圆形,每织完一圈都要用手细细地挤压紧,不留一点缝隙。越往上圆圈越大,呈敞口状,形式喇叭。在织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地按压成形,这也是一个非常要紧的步骤,按压的结果,直接影响背篓最后的形状。如果织的过程中,按压不到位,织成背篓,可能会是鼓鼓捏捏地,直接影响使用人背在背上的舒适感。之所以,湘西德茹地区织的背篓好用,除了在办篾过程中要求厚度宽窄一致外,匠人们的按压功夫也做得足。笔者在湘西德茹考察是遇到了村上年龄最大的竹编老艺人石四哥,他今年81岁,17岁跟随师傅学习竹编工艺,18岁自己开始编织背篓,至今已有63年的编织历史,如图8所示。老人身体消瘦,但体魄健康,耳聪目明,没有什么疾病。在交谈中得知,现在他每四天可以编织7个背篓,第五天自己将背篓带到五里外的集市销售。他的编织速度比一般的年轻人都快,与我们边织边聊,没多久半个背篓已经被他编织完成。


图7 盘底、织、底边加固编织工艺

当篾丝织到半米高时,一个背篓已见雏形。接下来是打钎,打钎是将背篓的外边面用竹片进行拍打,从而保证背篓的形状达到竹篾艺人想要的状态。底边加固与穿笼骨锁口较为重要的编织工序,这两道工序是为了保证整个背篓的牢固性。很多背篓边缘用坏了,篾丝都不会散,其原因就是由于加固与锁口的作用。辨背带是用竹篾长度为一丈,属十六分之一纵剖竹篾,保留竹青部分,竹篾厚度为0.8mm左右,一根背带需要四根竹篾编织而成。


图8 老艺人石四哥与他的背篓工艺

4.结语
湘西是背篓的故乡。湘西人勤劳勇敢富于智慧,可以说背篓是刻在湘西人们脊椎与血液中的符号,是他们帮助造物主的造化。他们用灵巧的双手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背篓,也设计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回顾过去,没有哪条路不是湘西人们用背篓背出来的,没有哪栋楼不是湘西人们用背篓背出来的;放眼现在,背篓穿梭在湘西人生活的每时每刻;展望未来,湘西与背篓的故事仍将延续,背篓永远都是湘西人们受用不尽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榆樟根, 徐华铛. 竹编工艺[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10- 13.

作者简介
张宗登(1982-),男,湖南武冈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国际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负责人,工业设计系讲师,主要从事设计科学和文化方面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