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疼门

 昵称30640555 2018-08-17

牙齿痛门

人有牙齿痛甚不可忍,涕泪俱出者,此乃脏腑之火旺,上行于牙齿而作痛也。

治法不泻其火则不能取效。然火实不同,有虚火,有实火,大约虚火动于脏,实火起于腑。而实火之中,有心包之火,有胃火;虚火之中有肝火,有脾火,有肺火,有肾火。同一齿痛,何以别之?不知各经在齿牙之间,各有部位也。两门牙上下四齿,同属心包也,门牙旁上下四齿,属肝也,再上下四牙乃胃也,再上下四牙乃脾也,再上下四牙乃肺也,再上下之牙乃肾也。大牙亦属肾,肾经有三牙齿,多者贵。

治病不论多寡,总以前数分治之多验。火既有如许之多,而治火之法,宜分经以治之矣。虽然,吾实有统治火之法,方用治牙仙丹∶

玄参(一两) 生地(一两) 水煎服。

无论诸火,服之均效。察其为心包之火,加黄连五分;察其为肝经之火,加炒栀子二钱;察其为胃经之火,加石膏五钱;察其为脾经之火,加知母一钱;察其为肺经之火,加黄芩一钱;察其为肾经之火,加熟地一两。饮一剂而火轻,再剂而火散,四剂而平复如故矣。

夫火既有虚实不同,何以一方而均治?不知火之有余,无非水之不足也。我滋其阴,则阴阳之火,无不相戢矣。况玄参尤能泻浮游之火,生地亦能止无根之焰,二味又泻中有补,故虚实咸宜,实治法之巧,而得其要者也。况又能辨各经之火,而加入各经之药,有不取效如神乎。或曰∶火生于风,牙齿之疼,未有不兼风者,治火而不治风,恐非妙法。不知火旺则生风,未闻风大而生火,人身苟感风邪,则身必发热,断无风止人牙而独痛之理。况火病而用风药,反增其火热之势,是止痛而愈添其痛矣。或疑膀胱有火,肝经有火,心经有火,大小肠、三焦俱有火,何俱遗之而不言,不知脏病则腑亦病,腑病则脏亦病,治脏不必治腑,泻腑不必又泻脏,况膀胱、心与三焦、大小肠俱不入于齿牙,故略而不谈也。

此症外治亦可,用荜芫汤∶

荜茇 芫花(各二钱) 水一碗煎半盏,漱口即止痛。

内治用沙豆汤亦妙。

沙参(一两) 荆芥 丹皮(各三钱) 山豆根(一钱) 水煎服。二剂即愈。

人有多食肥甘,齿牙破损而作痛,如行来行去者,乃虫痛也。夫齿乃骨之余,其中最坚,何能藏虫乎?不知过食肥甘,则热气在胃,胃火日冲于口齿之间,而湿气乘之,湿热相搏而不散,乃虫生于牙矣。初则止生一二虫,久则蕃衍而多,于是蚀损其齿,遂致堕落。一齿既朽,又蚀余齿,往往有终身之苦者。此等之痛,必须外治,若用内治之药,未必杀虫,而脏腑先受伤矣。方用五灵至圣散∶

五灵脂(三钱,研绝细末) 白薇(三钱) 细辛(五分) 骨碎补(五分) 各研为细末。先用滚水含漱齿至净,然后用前药末五分,滚水调如稀糊,含漱齿半日,至气急吐出,如是者三次,痛止而虫亦死矣,断不再发。

盖齿痛原因虫也,五灵脂、白薇最杀虫于无形,加入细辛以散火,骨碎补以透骨,引五灵脂、白薇直进于骨内,则虫无可藏,尽行剿杀,虫死而痛自止也。

此症用破颜丹,亦可外治,甚效。

丹砂(三分) 麝香(半分) 冰片(一分) 雄黄(一钱) 为细末,将末搽于痛处,口吐涎而痛立止。

内治亦可用安宁饮∶

玄参 生地 麦冬(各五钱) 白薇(一钱) 骨碎补(五钱) 天门冬(三钱) 水煎服。三剂亦愈。

人有牙痛日久,上下牙床尽腐烂者,至饮食不能用,日夜呼号,此乃胃火独盛,有升无降之故也。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于齿牙,而齿牙非藏火之地,于是焚烧于两颊,而牙床红肿,久则腐烂矣。似乎亦可用治牙仙丹加石膏以治之,然而其火蕴结,可用前方,以消弭于无形,今既已溃破腐烂,则前方又不可用,以其有形难于补救也。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石膏(五钱) 知母(二钱) 半夏(二钱) 茯苓(三钱) 麦冬(三钱) 竹叶(二百片)葛根(三钱) 青蒿(五钱)水煎服。连服四剂,而火退肿消矣。然后再用治牙仙丹,以收功也。

石膏汤以泻胃火,用之足矣,何加入葛根、青蒿也?不知石膏但能降而不能升,增入二味,则能引石膏至于齿牙以逐其火。而葛根、青蒿尤能退胃中之阴火,所以同用之以出奇,阴阳之火尽散,齿牙之痛顿除,何腐烂之不渐消哉。

此症可用石母降炎汤∶

石膏 茯苓 荆芥(炒黑,各三钱) 知母(一钱) 麦冬(一两) 玄参(一两) 甘草(一钱)升麻(五分) 天花粉(三钱) 水煎服。四剂全愈。

人有牙齿疼痛,至夜而甚,呻吟不卧者,此肾火上冲之故也。然肾火乃虚火,非实火也,若作火盛治之,多不能胜,即作虚火治之,亦时而效时而不效。盖火盛当作火衰,有余当认作不足,乃下虚寒,而上现假热也。人身肾中不寒,则龙雷之火下安于肾宫,惟其下寒之甚,而水又无多,于是上冲于咽喉,而齿牙受之。正如龙雷之火,至冬则地下温暖而龙雷皆蛰,春气发动,则地底寒冷而不可蛰,乃随阳气上升矣。至于夜分,尤肾水主事,水不能养火,而火自游行于外,仍至齿而作祟。

譬如家寒难以栖处,必居子舍而作威,而子又贫乏,自然触动其怒气矣。治法急大补其肾中之水,而益以补火之味,引火归源,则火有水以养之,自然快乐,而不至于上越矣。方用八味地黄汤加骨碎补治之,一剂而痛止,再剂而痛不发也。

盖六味地黄汤补其肾水,桂附引火以归于命门,但补水引火之药,不先入齿中,则痛之根不能除,所以必用骨碎补以透入齿骨之中,而后直达于命门之内,此拔本塞源之妙法耳。

此症亦可用制火汤∶

熟地(二两) 生地(一两) 玄参(五钱) 肉桂(三分) 骨碎补(一钱) 车前子(二钱)水煎服。二剂即止痛。

人有上下齿牙疼痛难忍,闭口少轻,开口更重,人以为阳明之胃火也,谁知是风闭于阳明、太阳二经之间乎。此病得之饮酒之后,开口向风而卧,风入于齿牙之中,留而不出,初小疼而后大痛也。论理去其风宜愈,而风药必耗人元气,因虚以入风,又耗其气,则气愈虚,风邪即欺正气之怯而不肯出,疼终难止也。古人有用灸法甚神,灸其肩尖微近骨后缝中,小举臂取之,当骨解陷中,灸五壮即瘥。但灸后,项必大痛,良久乃定,而齿疼永不发也。然而人往往有畏灸者,可用散风定痛汤治之。

白芷(三分) 石膏(二钱) 升麻(三分) 胡桐泪(一钱) 当归(三钱) 生地(五钱)麦冬(五钱) 干葛(一钱) 天花粉(二钱) 细辛(一钱)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即愈,不必三剂也。此方补药重于风药,正以风得补而易散也。

此症可用宣扬散∶

柴胡(五分) 白芍(五钱) 甘草 白芷 干葛 细辛(各一钱) 青蒿(三钱) 天花粉(三钱)石膏(二钱) 水煎服。二剂愈。

人有上下齿痛甚,口吸凉风则暂止,闭口则复作,人以为阳明之火盛也,谁知是湿热壅于上下之齿而不散乎。夫湿在下易散,而湿在上难祛,盖治湿不外利小便也。水湿下行其势顺,水湿上散其势逆,且湿从下受易于行,湿从上感难于散,故湿热感于齿牙之间,散之尤难。以饮食之水,皆从口入,必经齿牙,不已湿而重湿乎。湿重不散,而火且更重矣,所以经年累月而痛,不能止也。治法必须上祛其湿热,又不可单利小便,当佐之以风药,则湿得风而燥,热得风而凉,湿热一解,而齿痛自愈矣。方用上下两疏汤∶

茯苓(五钱) 白术(三钱) 泽泻(二钱) 薏仁(五钱) 防风(五分) 白芷(三分) 升麻(三分)荆芥(二钱) 胡桐泪(五分) 甘草(一钱) 水煎服。四剂而湿热尽解,而风亦尽散也。

盖茯苓、白术、泽泻、薏仁原是上下分水之神药,又得防风、白芷、升麻、荆芥风药以祛风。夫风能散湿,兼能散火,风火既散,则湿邪无党,安能独留于牙齿之间耶,仍恐邪难竟去,故加入甘草、胡桐泪引入齿缝之中,使湿无些须之留,又何痛之不止耶。况甘草缓以和之,自不至相杂而相犯也。





〔绍兴续添方〕

安肾丸

治肾经久积阴寒,膀胱虚冷,下元衰惫,耳重唇焦,腰腿肿疼,脐腹撮痛,两 小腹坚疼,下部湿痒,夜梦遗精,恍惚多惊,皮肤干燥,面无光泽,口淡无味,不 大便溏泄,小便滑数,精神不爽,事多健忘。常服补元阳,益肾气。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川乌(炮,去皮、脐,各十六两) 桃仁(麸炒) 白蒺藜 (炒,炙) 萆 白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食前。小肠气,炒茴香,盐酒下。

麝香鹿茸丸

益真气,补虚惫。治下焦伤竭,脐腹绞痛,两胁胀满,饮食减少,肢节烦 腰腿沉重,行步艰难,目视茫茫,夜梦鬼交,遗泄失精,神情不爽,阳事不 气虚肠鸣,大便自利,虚烦盗汗,津液内燥,并宜服。

鹿茸(火燎去毛,酒浸,炙,七十两) 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十斤) 附 子( 皮,炒去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一斤丸子,用麝香末一钱为衣。每服二十粒,温酒 下,盐汤亦得,食前服。(嘉定十年十二月申明改正)

妙香散

治男子、妇人心气不足,志意不定,惊悸恐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盗汗,饮食无味,头目昏眩。常服补益气血,安神镇心。

麝香(别研,一钱) 木香(煨,二两半) 山药(姜汁炙) 茯神(去皮、木) 茯 苓(去皮 砂(别研,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宝庆新增方〕

养气丹

治诸虚百损,脾元耗惫,真阳不固,三焦不和,上实下虚,中脘痰饮上攻,头 八风五痹,或猝暴中风,痰潮上膈,言语謇涩,神昏气乱,状若瘫痪;及奔豚肾气 腹连两胁,膨胀刺痛不可忍者。阴阳上下,气不升降,饮食不进,面无精光,肢体 种水气,香港脚上冲,腰背倦痛,夜梦鬼交,觉来盗汗,胃冷心疼,小便滑数,牵引 膝缓弱,步履艰难。妇人血海久冷,赤白带下,岁久无子,及阴毒伤寒,面青舌卷 言,四肢厥冷,不省人事者,急服百丸,用生姜、大枣煎汤灌之,即便回阳,命无 触冒寒邪,霍乱吐泻,手足逆冷,六脉沉伏,唇口青黑,腹胁攻刺,及男子阳事痿 酸疼,腹脐虚鸣,大便自滑,兼疗膈胃烦壅,痰饮虚鸣,百药不愈者。常服助养真 逐阴,温平不僭,消磨冷滞,克化饮食,使五脏安宁,六腑调畅,百病不侵。出入 将此药随行,缓急服饵,大有功效。

禹余粮石(火炼七次,醋淬七次,为末) 紫石英(火 一次) 赤石脂(火 一次,各半 斤)

以上五石各贮之,各研为细末,又以水研之。挹其清者,置之纸上,纸用筲箕盛,欲使 细末在纸上,而水滴在下,挹尽而止。既干,各用藏瓶盛贮,以盐水纸筋和泥固济,阴干。

以好硬炭五十斤分为五处,每一处用炭十斤,烧红作一炉子, 此五药,以纸灰盖之。两日 后,火尽灰冷,则再,如此三次,埋地坑内两日,出火毒,再研,入后药。

附子(炮,去皮、脐,二两) 肉苁蓉(净洗,酒浸一宿,焙干,一两半) 当归(酒 浸一 戟(盐汤浸,皮) 沉香 远志(去

以上各如法修制,同研为末,却入︰ 乳香(别研) 五灵脂(去砂,别研) 没药(去砂石,研,各一两)

以上三味,入众药同研,却入︰ 朱砂(或 或蒸) 阳起石(略,或只用酒煮) 钟乳粉(各一两)

以上三味别研,临时入。

上同入研,过罗为细末,用糯米粉煮糊为丸,每两作五十丸,阴干,入布袋内,擦令光 莹。每服五丸至十丸,空心,用温酒吞下,或姜盐汤,或枣汤下亦可,妇人用艾醋汤吞下。

朴附丸

治脾元虚弱,饮食迟化,食必多伤,腹痛肠鸣,脏腑滑泄,昼夜无度,胃气虚 饮食,呕哕恶涎。此药性温,兼治翻胃恶心,及久患脾泄冷泻之人,最宜服此。

浓朴(去粗皮,姜汁制) 附子(炮,去皮,各一斤) 神曲(炒,八两) 干姜(炮,三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或盐汤下亦得。

川楝散

治膀胱小肠气痛,脐下撮疼,上冲心腹,面色萎黄,脚下隐痛,四肢倦怠,不 夜多旋溺,外肾瘙痒。

川楝子(蒸,去皮、核) 破故纸(炒) 茴香(炒,各四两) 干姜(炮,一两) 葫 芦巴(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食前,热酒调下。

双和汤

治男子、妇人五劳、六极、七伤,心肾俱虚,精血气少,遂成虚劳。百骸枯瘁 怠,寒热往来,咳嗽咽干,行动喘乏,面色痿黄,略有所触,易成他疾。或伤于冷 不消,脾疼腹痛,泻痢吐逆;或伤于热,则头旋眼晕,痰涎气促,五心烦热;或因 喜怒惊恐,病随而至,或虚胀而不思食,或多食而不生肌肉,心烦则虚汗盗汗,敢服燥药者,并宜服之。常服调中养气,益血育神,和胃进食,补虚损。

白芍药(七两半) 当归(洗,酒浸) 黄耆(蜜炙) 川芎 熟地黄(净洗,酒蒸,各三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六分,空心,食前服。忌 生冷、果子等物。

平补镇心丹

治丈夫、妇人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异梦,忪悸烦郁,及 少气多,四肢倦怠,足胫酸疼,睡卧不隐,梦寐遗精,时有白浊,渐至羸瘦。(又方见后)

酸枣仁(去皮、隔纸炒,二钱半) 车前子(去土,碾破) 白茯苓(去皮) 五味子 (去枝 门冬(去心 两) 朱砂(细研为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饭饮下,温酒亦得,加至五十丸。

常服益精髓,养气血,悦色驻颜。

翰林刘活庵云︰平补镇心丹方有二,此方有五味子、白茯苓、车前子、肉桂、人参、酸 枣仁,非惟可以治心气不足,而白浊消渴尤为切要之药。《局方》无此六味,却有生地黄、 苦梗、柏子仁、石菖蒲、当归,只宜治心气不足,肾气伤败,血少气多耳。

十四味建中汤

治荣卫不足,腑脏俱伤,积劳虚损,形体羸瘠,短气嗜卧,寒热头痛,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脱色,小腹拘急,百节尽疼,夜卧汗多,梦寐惊悸,频数,失血虚极,心忪面黑,脾肾久虚,饮食失亏。

当归(去芦,酒浸,焙干) 白芍药(锉) 白朮(锉,洗) 甘草(炙) 人参(去 芦) 麦门 (酒浸一宿) 半夏( 宿,焙干,各等分)

上 咀,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一盏,去滓,食前 温服。

思仙续断丸

治脾肾风虚,毒瓦斯流注,腿膝酸疼,艰于步履,小便遗沥,大便后重。此 调中益精凉血,坚强筋骨,益智轻身耐老。

木瓜(去瓤,三两) 续断 萆 (各六两) 牛膝(洗,去芦,酒浸一宿,焙) 薏 苡仁( 各二两)

上为末,醋糊丸。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食前,温酒盐汤任下。

黄六一汤

大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肢体劳倦,胸中烦悸,时常焦渴,唇口干燥,能饮食。或先渴而欲发疮疖,或病痈疽而后渴者,尤宜服此。常服平补气血,黄 (去芦,蜜炙,六两) 甘草(炙,一两)

上 咀。每二钱,水一盏,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木瓜丸

治肾经虚弱,腰膝沉重,腿脚肿痒,注破生疮,脚心隐痛,筋脉拘挛,或腰膝 履艰难,举动喘促,面色黧黑,大小便秘涩,饮食减少,无问新久,并宜服之。

狗脊(去毛,六两) 大艾(去梗,四两,糯米糊调成饼,焙干,为末) 木瓜(去瓤,四两) 酒浸一宿,各二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空心,食前温酒吞下盐汤亦可。

茱萸内消丸

治肾与膀胱经虚,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伏留不去,脐腹 刺,小肠气 疼不可忍,阴核偏大,肤囊痈肿,结硬牵急,重大滋长,瘙痒疼痛,时出黄 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难,累经治疗,不见减瘥,服之渐渐内消,不动大 补虚消疝,温养肾经。此药不热,无毒,若志心服饵,其效如神。

吴茱萸(汤洗七次,焙) 陈皮(去白) 川楝(蒸,去皮、核) 肉桂(去粗皮,不 见火) 两) 木香(不见火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吞下。

青娥丸

治肾气虚弱,风冷乘之,或血气相搏,腰痛如折,起坐艰难,俯仰不利,转侧 因劳役过度,伤于肾经,或处卑湿,地气伤腰,或坠堕伤损,或风寒客搏,或气滞 令腰痛,或腰间似有物重坠,起坐艰辛者,悉能治之。(又方见后)

胡桃(去皮、膜二十个) 蒜(熬膏,四两) 破故纸(酒浸,炒,八两) 杜仲(去 皮,姜

上为细末,蒜膏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妇人淡醋汤下。常服壮筋骨,活血脉 乌髭须,益颜色。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