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400年》课程导赏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赏析 导赏:歌剧是融合了声与乐、舞蹈与文学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常通过咏叹调、序曲、合唱、重唱、舞蹈、间奏曲、独唱等组成,大多数歌剧还配有旁白和朗诵。歌剧赏析需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首先是对歌剧的整体结构把握,然后是对歌剧戏剧情节的把握,歌剧既然称为歌剧,那么咏叹调(瓦格纳歌剧或许可以除外,不过虽然他弱化咏叹调与宣叙调的区别,但也还是有咏叹调存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把握歌剧中比较有名的唱段,在对上述内容有了基本的掌握之后最后便需要用心去感受歌剧传达给我们的灵魂内容,这是歌剧赏析的最关键部分也是其中的至深部分。《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作为上个世纪著名歌剧作品,在歌剧的创作和表现力上都是经典的代表作。以下部分,就是对《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这一经典歌剧的导赏。 一、《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整体概述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罗西尼创作的第17部歌剧,当时罗西尼年仅23岁,只用短短的13天就完成该剧音乐的创作!1816年2月20日,该剧在罗马雅典剧场举行首演时,场内竟然嘘声四起,叫骂声、口哨声、跺地板声更是此起彼伏,甚至有人跳上舞台,把男主角的吉他摔断,将死猫扔到台上。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剧本由斯泰尔比尼根据博马舍的喜剧剧本而写,以同名讽刺喜剧为蓝本,《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这一歌剧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它戏剧本身的出色,更为重要的是其谱曲的经典,该剧由罗西尼谱曲,虽然在首演中《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失败了,原因是观众对该剧创作者的不信任,在首演中喝倒彩、扔东西的大有人在,首演之后的第二天情况有所好转,直至后来,《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凭借它精妙的剧情和不朽的配曲,征服了观众,成为当时人们心中普遍认为的优秀巨作,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罗西尼的创作技法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的音乐天赋及艺术灵感都让人叹为观止,是不可多得的音乐人才。在整个歌剧中罗西尼运用活泼的管弦乐以及流畅轻快的旋律,在欢乐的气氛中,将戏剧所讽刺的情节展现出来,又不显得突兀,不显得张扬,在畅快的节奏中再现整个剧本情节。 从整体情节来看,《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主要讲述了十七世纪发生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的一段故事,它以爱情为整幕剧的背景,在情节发展中揭露和讽刺人性的贪婪部分。在塞利维亚,有一位年轻的伯爵阿玛维尔爱上了美丽富有的少女罗西那,而在他们相爱的过程中出现了贪婪的巴尔托洛,他一路上阻止破坏阿玛维尔与罗西那的交往,最终在理发师费加罗的帮助下,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整幕剧在比较欢乐的音乐中展开,在较为轻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所反映出人性本质,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
二、《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剧情简介 只有细致把握剧情,才能深入理解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两幕剧,简介如下: 第一幕第一场 18世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 著名的序曲掀开了惟幕,舞台上是黎明的塞维利亚街头,左边是医师巴尔托洛家,望得见他家的阳台。这时,手提煤油灯的阿尔马维瓦伯爵带领仆人费奥雷洛和几名乐师登场。他为了让巴尔托洛医生监护下的罗西娜听到他的歌声,在她的窗下喝起爱情歌曲“天空在微笑”。但是,窗子依然紧闭,罗西娜小姐并没出现。一会儿,传来欢快的“啦啦啦”的歌声,理发师费加罗出场。他唱起有名的卡瓦蒂纳《我是街头万金油》,伯爵请求足智多谋的费加罗促成他和罗西娜的爱情。 罗西挪是一位贵族小姐,父母双亡,老医生巴尔托洛是她的监护人。巴尔托洛也在寻找机会和罗西娜结婚,以便鲸吞她的全部家产。所以,他采取一切手段,以免罗西娜被年轻人得去,他在她的身边严密监视着。 伯爵正在和费加罗交谈,罗西娜和巴尔托洛忽然出现在阳台上,他俩藏在阴影里。罗西娜佯装手中的情书被风刮去,把情书掷下。趁着深怀嫉妒的巴尔托洛前去寻找的当儿,伯爵将情书拾起,了解了罗西娜的心意,在巴尔托洛下场之后,唱出“假如你想知道我的名字”,他谎称是“穷学生林多罗”。 越来越思念罗西娜的伯爵,央求费加罗务必设法使他今天走进那个家门,费加罗说恰好今天军队来到这个城镇,住宿民宅,让他化装军官混入。伯爵大喜。 第二场 在巴尔托洛家中。罗西娜手执书信,闷闷不乐。这时,她唱起思念林多罗,也就是伯爵的著名的爱情之歌“这时的歌声……”。歌毕,费加罗上场,巴尔托洛也紧跟着回来。 一会儿,音乐教师巴吉里奥上场,因为他警告说阿尔马维瓦伯爵已来到这个城镇,请他多加小心。所以,巴尔托洛暗下决心,必须尽快和罗西娜结婚。 两人退场,费加罗告诉罗西娜说:“今早在窗下的人是我的堂兄,他爱你。”罗西娜大喜,交给费加罗一封信。后来,巴尔托洛上场,向罗西娜絮絮叨叨地大发牢骚。过了一会儿,乔装军官的伯爵佯做酒醉的样子上场,缠住巴尔托洛,趁机向罗西娜表明他是“林多罗”,罗西娜知道了这位“军官”的真面目。 这时,警卫队员们要来抓捕伯爵,伯爵向队长说明身份,摆脱了困境。舞台上只剩下巴尔托洛和佣人们,他们像中了魔似地呆然若失,第一幕结束。 第二幕第一场 在巴尔托洛的居室里。巴尔托洛闷闷不乐,乔装乐师的伯爵走进来,佯称乐师唐·巴西里奥患了急病,替他前来教唱。罗西娜一眼就看穿来者是林多罗,兴冲冲地开始学唱。巴尔托洛看他俩的样子很不放心,在一旁严加监视。费加罗携带理发用具登场,他把巴尔托洛按在理发椅上,用肥皂沫刷他的面颊,为他刮脸,使他不能行动。 这时,伯爵和罗西娜谈情。不料,本应因病卧床的巴西里奥突然出现,伯爵急忙塞给他钱,把他赶走。然后,两人又情话绵绵,不料巴尔托洛发现异常,伯爵、费加罗和罗西娜慌忙退下。 第二场 与第一幕第二场相同,仍然在巴尔托洛家的一室。巴尔托洛带领巴西里奥走进来。两个商议的结果,决定今晚巴尔托洛与罗西娜结婚,派巴西里奥去请公证人。然后,巴尔托洛把罗西娜写给林多罗的信摆在她面前,告诉她被骗了,罗西娜也以为林多罗出卖了她,说出“我们本来打算今夜私奔”的真情。巴尔托洛听了这话,决心趁今晚掐住林多罗的脖颈。他跑到外边去叫巡逻兵。 外边是猛烈的暴风雨。当暴风雨稍稍平息时,阳台窗子打开,伯爵和费加罗溜了进去。伯爵在这时才公开了他的身份,罗西娜在爱的喜悦之下颤抖着。 这时,巴西里奥带来公证人,费加罗花言巧语地说服公证人写出罗西娜和伯爵的结婚证书,并且收买了巴西里奥,在证书上签了字。一会儿,巴尔托洛率巡逻兵赶来时,已经为时过迟,罗西娜和伯爵已经合法地结为夫妇,无可奈何了。巴尔托洛灰心丧气,巴西里奥对他劝慰。伯爵和罗西娜唱起爱的赞歌。伯爵宣布把罗西娜的全部财产赏给巴尔托洛,巴尔托洛大为喜悦,全体唱“爱情天长地久”,祝福伯爵和罗西娜的婚姻,幕落。 二、如何评价《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18世纪末,意大利正、喜歌剧开始衰退,是罗西尼树立了喜歌剧与正歌剧新的标准。1816年罗西尼创作了与帕伊谢洛同名的《塞尔维亚理发师》,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前者肆意活泼,任灵感自由奔跑,不受局限的选择所有的可用元素。后者是当时的歌剧泰斗,曲风沉稳端庄,循规蹈矩,这与帕伊谢洛一直为宫廷创作有关。《塞尔维亚的理发师》的另一个名字叫做《防不胜防》,它几乎预言了罗西尼用“防不胜防”创作了《防不胜防》。由于帕伊谢洛的信徒与捣乱分子的攻击,《塞尔维亚的理发师》的首演失败了。第二场演出却出人意料的完成了“防不胜防”的效果。在罗西尼的笔下,人物性格迥异,个性鲜明,重要的是整部剧始终充满源源不断的“快乐动力”。费加罗那首脍炙人口的《快给城里的大能人让路》以伯爵的救世主身份登场,在“啦啦啦嘞啦”快乐无忧的歌声之后紧随着绕口令般的歌词,激发出挡不住的畅快情绪,以近乎取之不尽的能量高调宣告――“快给快乐让路”。罗西娜虽幽禁深闺,但内心不灭的美好盼望让快乐依然进行。即使是反面角色的巴尔托罗医生和音乐教师巴西里奥也都充当着快乐的负面价值。巴尔托罗那首包含急口令的著名咏叹调“别想把我当傻瓜”,在自以为是的表达愤怒情绪的同时,却让人们为其固执与愚蠢下的执念暗自发笑。作为整部歌剧的“不安定因素”,“墙头草”巴西里奥的表现更是以负面价值引人发笑的重要因素,他著名的咏叹调“造谣像微风般”是给巴尔托洛出的一条诡计,但他慢吞吞的笨拙招数,连实战的机会都未获得。而他的狭隘、阴险、愚蠢、自以为是,憨傻淋漓的表现引得人们暗自发笑甚而达到对其心生怜悯的程度。 最后,从剧本角度看,《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在剧情上,先于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所以建议大家先看《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再看《费加罗的婚礼》。关于这两部剧的关系,请大家阅读:1、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欣赏指南;2、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美学特征丨以《费加罗的婚礼》为例 「音乐之光」大师课系列之 《西方音乐400年》 已经正式上线 每周二、五 18:00 小程序搜索“音乐之光” 让音乐回归历史 从历史理解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