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声称在常温下获得了超导体

 无限时空使者 2018-08-17

当一种材料能够传递电流且基本为零阻力时,它就具有超导性。因此,超导体完全不同于通常使用的材料,例如铜和钢,它可以在不损失任何能量的情况下传递电流。

到目前为止,超导体被用于某些应用,如硬件、列车悬浮、粒子加速器和超导线圈。

无论如何,它们应该冷却到低温,这限制了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现在,印度科学研究所(IISc)的科学家们首次能够在常温常压下获得超导性。大量的材料被发现经历正常到超导跃迁。但是这样的转变需要极低的温度和/或极高的压力。因此,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实现这种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观察到纳米薄膜和纳米颗粒中的超导性。超导性被观察到在零下37摄氏度。观察到的电阻很低——10-4欧姆——但不是零。作者声称,测量更低电阻的限制来自于仪器的灵敏度。

尽管目前还不清楚金和银是否能独立表现出超导状态,但通过将1纳米大小的银粒子嵌入金基体中,研究小组已经能够在纳米结构中获得超导性。纳米银颗粒被单独制备成金基体。

孟买塔塔基础研究所(TIFR)超导实验室的Pratap Raychaudhuri教授说:“研究结果看起来很有说服力,也很有趣。同时,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因为两种金属——银和金——的混合物显示出了超导性。

来自钦奈数学科学研究所的Ganapathy Baskaran博士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我很兴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惊喜,但不是冲击。他们没有观察到零电阻,但观察到的电阻非常低,比任何金属都低得多。

科学家们也观察到了Meissner效应,然而,这种效应是适度低的。梅斯纳效应是指吸引场完全被超导态排出的地方,是超导性的关键证明。

巴斯卡兰博士说,“虽然他们没有观察到完美的麦斯纳效应,但他们确实观察到样品变得强烈的抗磁性,这与超导性是一致的。”

“所观察到的抗磁性远强于大多数普通材料的抗磁性值,也远强于之前关于纳米结构金或银的报道。”因此,所观察到的抗磁性的大小与粒状超导体是一致的。

即使是这种温度下的颗粒状超导电性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现在其他的科学家应该能够复制这个。

Raychaudhuri教授说,“观察抗磁性的温度和当电阻接近零时是一样的。”

科学家在ArXiv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