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说于敏构型氢弹优势大,对此你怎么看?

 漫步之心情 2018-08-18
这是写完了整个答案后加的:文章比较长,请耐心看完。

首先,任何氢弹的结构无论是哪个国家都没有正式公布过,对于中国往往更是一个情报黑洞,更加不会公布这类的绝密信息。

因此在武器圈外讨论氢弹结构就是一个笑话。


其次我们的氢弹技术从本质上是落后于国外各国的。大家不要妄自尊大、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那么现在W君来讲讲对于军事情报分析的过程中遇到了消息来源不准确或者消息根本无法证实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得出相对准确结论的一般方法。通过这个方法我们来倒推中国的氢弹到底在世界上的技术水平是怎样的。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各种武器技术水平的推导。


氢弹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几个大国都承认他们有氢弹,但是具体的氢弹测试信息并不对外完整公布,氢弹的结构材料技术都仅仅存在于几个简单的原理图上(而且这些原理图的误导性很大),各种技术上情报上政治上的壁垒导致氢弹的准确信息成为迷雾。因此氢弹可以说是一个情报黑洞。


在这种情况下W君的数据库就会引入一个决策分析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决策分析(或许有点枯燥啊):

简单的说就是上面的一个公式,通过计算机的迅速迭代分析各种可能性,基本上从几百万遍的数据组合中就可以计算出一个比较接近于真相的结果。


在这个公式里面W、A、S体现了不确定分析的三个要素决策变量、随机自然状态、总价制度。决策变量A是我们可以知道的一些零星的资料信息,不保证正确也不确定完全不正确。随机自然状态S则是目前所发生的决策分析相关事件的随机态。


我们目前能得到的相对比较准确的信息是:

  • 世界上有几个国家氢弹试验成功
  • 氢弹的爆炸当量大部分已知(核试验监控台网数据进行佐证)
  • 各国国家核试验的频次
  • 各国投放核武器的载体资料
  • 各个国家公布的核武器数量
  • 核裁军中销毁核武器的数量/进度/费用
  • 各个权威专家在公开媒体上对核武器所发表的言论

……

依据这些零碎的信息,我们可以带入计算模型勾勒出一个全世界核武器的简单图景。


那么结构优势怎么判断?

很简单了,最终核武器的结构优势无外乎体积、重量、威力三个要素:体积和重量越小越好,威力越大越好。


那么所谓的于敏结构和泰勒乌拉姆结构可以从现在的资料中推导出来。先说下中国的结构于敏构型的氢弹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氢弹原理试验,当量30万吨。1967年6月17日由飞机空投的330万吨当量实战型氢弹试验成功。当时使用的载机是从苏联直接原装进口的图-16轰炸机,这种轰炸机的最大载弹量为9吨,但是其武器舱挂载能力为3吨多一点,因此可以推断第一颗氢弹的重量小于3吨。

在军博里H639-23的等比例模型上可以看到氢弹的基本外形,如果加上当年助降的降落伞等设备这枚氢弹或许是相当巨大的。同时推断美国的第一枚氢弹62吨吨重量,于敏结构在小型化上有了一定的优势。但很多人对氢弹的了解似乎就停止到这些里程碑式的资料上。


为何美国第一颗氢弹重达62吨呢?美国的第一颗氢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很多人都不清楚。

这是美国第一颗氢弹的实验装置,类似于锅炉的金属桶状物体就是氢弹的本体了。由于其聚变燃料使用的是液态氘,因此这种构型的氢弹叫做——湿式氢弹。液态的氘需要极低温度保存,因此大部分外围设施(重达50吨以上)都是冷却设备。

最后这个氢弹爆炸当量为1040万吨TNT当量。

但这样的爆炸装置显然不具备实战特性。但有必要指出的一点——这个65吨重量的核装置就是典型的泰勒乌拉姆模型。泰勒乌拉姆模型处于保密状态。

很有意思的是美国的这个湿式的氢弹模型并没有实战意义,直至1953年苏联另辟蹊径采用氘化锂进行了干式氢弹的实验取得成功,才使氢弹可以投放到战场上。当年的氢弹代号叫做Sloika,是一种蛋糕。

苏联利用分层的核材料进行逐步引爆直至点燃最下层的氘化锂发生聚变反应。这个结构当年并不保密,但由于材料特性爆炸过程中氘的聚变量相当的小,这枚氢弹的爆炸当量仅仅为40万吨。当时苏联认为氢弹实用化很难达到100万吨TNT当量以上。

但Sloika模型中用到的氘化锂固体给了美国人以启发(这是中情局获得的最有价值信息之一),迅速的改进了泰勒乌拉姆模型,将液态氘换成了固态的氘化锂。这样美国的氢弹小型化也就完成了。泰勒乌拉姆结构先天的更加容易利用固态材料。


那么泰勒乌拉姆结构的实质是什么?


氢弹聚变的本质在于氢原子(氘)受到能量激发导致氢原子之间进行聚变。这种能量激发主要来自于三点,烧蚀压、等离子压、辐射压。但是烧蚀压会使材料过早的分崩离析碎成碎片而等离子压则会使核材料等离子化导致反应终止。因此更好用的是辐射压。利用辐射压可以深入到核材料物质内部激发核材料的聚变反应。那么X射线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原子弹爆炸本身就可以产生大量X射线)

泰勒乌拉姆模型本质就是利用弹体内结构汇聚X射线到聚变材料的模型。在典型的泰勒乌拉姆模型中X射线引起的瞬间光辐射压是14亿倍大气压。达到了140太帕。

这个模型就很符合W80这类的核弹头的设计了。


说回于敏结构

于敏结构本质上还是双球起爆的氢弹结构。在回忆录《我的1967》中这样记载:

试验那一天,火箭取样队只留下我一人,火箭发射队留下了郑队长和一名战士,八院留下了3名搞遥测的人,其他人都去了白云岗参观场。零前20分,我们留下的人都进工号隐蔽起来,关严了防护门。
闪光过后,我迫不及待地冲出工号,跑到工号顶上,往东一看,但只见靶心上空低处飘动着一朵小小的蘑菇云。
我心里咯噔一下:糟糕!甲球响了,但没有引爆乙球,此次氢弹试验失败了。我急忙跑进工号,想制止郑队长停止发射遥测火箭,但为时已晚,两枚遥测火箭都已经发射完毕。我懊悔不已。
当然,两枚遥测火箭测量的数据都是零,两枚取样火箭采集的都是本底样品。
这是核试验以来,第一次遭到失败。任何科学试验,失败总是难免的,核试验也不例外。

“甲球响了,但没有引爆乙球”,说明我们的氢弹内部结构是一个双球结构。

这样推断于敏结构可能是这样的

W君认为谁更有优势?

早期研究氢弹的模型过程中于敏结构显然更加简单利于操作。其X射线透镜的设计会在小当量氢弹的构成中取得一定优势。

但当聚变材料装填量需要进一步扩大的时候,于敏结构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这种结构的劣势是无法将X射线汇聚到更大体积的聚变材料上。因此会导致氢弹的当量走到最后会有一个天花板。


其实这种于敏构型在美国的很多氢弹中也有使用,同样泰勒乌拉姆模型的氢弹我们自己国家也有大量的装备。说两种构型的优劣实际上是谈不上的。

其实中国最新的北光之星氢弹,也是采用的泰勒乌拉姆模型。而美国的W88核弹则又是使用了类似于于敏构型的结构。


看完这个回答,大家是不是可以自己判断一下了呢?是不是感觉殊途同归了呢?


再多说一句,现在氢弹里面用的聚变材料是氘,这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没有半衰期。所以不存在过期一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