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说:“非遗”石雕匠人的四种“境界”

 灰二琅 2018-08-18

传承海岱文化丨品鉴齐鲁经典

透视协会业界丨服务工匠大师

指导收藏鉴赏丨满足百姓需求

今天在山东艺术学院听于亮老师授课,加深了对非遗的一些认识和思考。下午讨论课,大家结合自己的境况,老师们分享了很多对“非遗”石雕的观点,确很收益。班长翟大姐让我说两句,由于没有提前准备,中午午休还睡过了觉,去的晚些,自然没有准备。稀里哗啦的说了一通,自己也觉得迷糊,晚上回来还是稍微总结一下,记录于此吧。

我提出的观点是,这些非遗玩“石雕”老师们有四个层次,分别是“石”“事”“史”“市”。这的确比较拗口,听懂也确实不易,哈哈。

所谓的“石”,讲的是手艺人对石材的理解。石匠吗?当然要知道“石”,懂得石材的“性”“质”“纹”“形”“色”,甚至石材产地,储量等等吧!不懂这些,还算什么“石匠”呢?只能呵呵了。


所谓的“事”,当然就是设计雕刻的“事”,让一块石材如何传递出“精,气,神”的内涵。“雕琢巧饰”说来简单,实践起来,何其困难啊!能“巧夺天工”当然最妙,要是“弄巧成拙”可就是坏了“事”了!


所谓的“史”,说的是历史上对石料的记载和认识。我们说文化传承,不懂点历史怎么行呢?古来素有“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文人士大夫对石头的喜爱,那是贯穿古今的,石头的专著更是不少,清代沈心的《怪石录》或许就是当代石雕人,尤其是咱山东人不能不读的吧!

所谓的“市”,自然就是面对市场考验的问题,如何让大家了解并接受您的石雕艺术,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体验,分享,互助”是一个也不算很新的经营思路,大家不妨可以再深耕一下,人家说“互联网+”,我们的“非遗+”什么呢?当然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套路,不必多说了。

 

做好了“市”,那是成功的商人,做好了“史”,那是让人敬佩的学者,做好了“事”,那是了不起的匠人,做好“石”,那也可以称得上本行业专家。都做好了,我觉得就可以称得上大师了!

这四个层面,到底能不能说是四种境界,说实话,我也搞不清楚,因为我也压根都做不到,“本末主次”的划分也更是不敢闲言,工美界同仁还是相信自己的答案吧。但这是或许一个方向,是每一个“非遗”石雕人前进的四路!这或许不错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